笔趣阁>军事历史>混血八旗>第四百二十八章 衅端初起

香炉礁事件,本来只是一次事关英国非法商人的偶然事件,北满州和英国对相似情况之前也有过成议,之所以会闹得这么大,完全出于英国人的搅屎棍国策。身为岛国的大英帝国,在欧洲常年搞大陆均势,玩的时间长了,难免形成习惯,所以英国人在全世界都搞起了均势政策。其根本目的就是让世界主流国家全都陷入对立状态,又势力均衡,谁也奈何不得谁,这样英国人才能超然外物并且从中取利。

在远东地区,英国一贯是采取扶持东亚各国对抗沙俄的策略,因为双头鹰沙俄是东方最强的国家。但是果兴阿的发展严重超出了英国人的预期,北满州已经在远东对俄形成了绝对优势,这可是英国人不愿意看到的。中国本来就是东亚的天然霸主,如果给果兴阿解决了俄国,再与大清同流合污,远东就没英国人什么事了,甚至英国在东南亚殖民也会受到影响。所以英国必须适当的打击北满州,削弱北满州的实力,维持中俄均势,这才有了这次的小题大做。当然英国人也不是疯子,不会一上来就搞的这么激烈,他们之前已经用了一套小连招,结果全都弄巧成拙,这才不得不亲自挽袖子下场。

北满州是英国在亚洲第一大政治、经济合作对象,虽然没有签订盟约,但几乎就是战略合作伙伴。刚刚起步的北满州还是对抗沙俄的远东桥头堡,英国一贯是大力扶持的,不过一切都因为中美洲海域的一次海战改变了。美国南方政府,是英国棉花的重要供应地之一,英国自然是支持南方政府的,不过碍于北方政府的正统地位,不得不保持中立。北满州忽然跳出来向南方邦联政府提供先进武器,英国自然是举双手赞成,但是第一快速反应舰队击败美国海军主力舰的一场海战,让英国人发现了一些计划外的东西。

事后各国军事专家对于美满海战的分析,都认为联邦海军一开始是以驱离为目的并没有打算开战,导致双方舰队过于接近,给了第一快速反应舰队发起狼群攻势的机会,才导致了联邦海军的惨败。以双方参战舰船的情况看,如果是正式开战,第一快速反应舰队绝无胜算。而且北满洲海军除了武器系统比较优秀之外,完全没有任何值得称道的地方。

虽然第一快速反应舰队的胜利,被各国专家一致认为是一个意外,但是英国人还是对北满加强了警惕。这个刚刚兴起的小伙伴,似乎成长的过于迅速了,如果放任北满州继续发展,大英帝国在亚洲的利益势必受到威胁。所以在双方经济往来频繁,各大工业项目合作融洽的时候,英国开始了遏制北满州的第一步——阿思本舰队。

大清朝廷买阿思本舰队虽然花了大价钱,但如果没有果兴阿,英国也绝对不会一次性向大清出售如此庞大完整的舰队。英国人之所以这么痛快就弄出了规模宏大的阿思本舰队,就是为了让大清朝廷牵制果兴阿,使果兴阿处于四面受敌的境地,没有精力对外发展。英国政府的态度是能够由英国人控制阿思本舰队最好,如果不能,也要让舰队尽可能多的受英国影响。可惜实际操作的李泰国和阿思本是俩死心眼,完全把阿思本舰队弄成了一支大清出钱的英国舰队,大清当然不会接受这种扯淡的要求,两边还没开始对付北满州,自己就先吵了起来。结果北满州利用朝廷和李泰国的矛盾,直接来了一个奇袭,把整支舰队都给抢走了。原本用以牵制北满州的舰队,结果却成了北满州的家当,真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不能在北满州周边找到强有力的牵制者,英国人就只能想办法利用北满州自己政策失误,所以他们推出了第二招——支持北满州南进。南洋地区地缘政治极为复杂,西班牙、荷兰等老牌殖民帝国也不好惹,北满州贸然一头扎进去,肯定会被缠住。英国则可以借南洋分散北满州的精力,消耗北满州的财力,进而达到削弱北满州的目的。不过谁也没有想到,西班牙、荷兰全都外强中干,实在是怂出了境界,北满州开了几艘军舰过去,他们居然就服软了。英国分散北满州实力的目的没有达到,反而让被满洲在南洋获得了大片的殖民地,因为有兰芳共和国这个大内应,北满很快在南洋站稳了脚跟。英国人又砸脚了,非但没有削弱北满州的实力,反而让北满的发展更加均衡。

连砸了两回脚的英国,撤换了原驻北满州领事阿礼国,准备对北满州采取强硬态度。如今北满州与俄国在北方边界极为紧张,随时都有开战都可能,南方的旅顺军港和大连、营口经济区,仅有一万多日籍佣兵驻防,正是北满州军事上压力最大的时候,所以英国果断的选择了在这个时候动手。

出身保守党的德比内阁,绝对支持利用南北两端压力,迫使北满州就范。不过北满州是英国重要的工业产品出口地,其陆军实力又过于强大,英军没有登陆作战占领某重要城市的可能,所以内阁希望可以控制事态的规模。尽量以威胁为主,能不动武尽量不动武,只要北满州肯提供其武器的秘密就好,削弱北满州的事可以慢慢来。不过很可惜,两个月前刚刚调任驻北满州领事的,正是果兴阿数闻其名未见其面的巴夏礼爵士,他是个绝对的战争狂人。中国是巴夏礼的第二故乡,但是这个人对自己的第二故乡有着刻骨的仇恨,如果不是兵力实在不足,他都有心直接进攻长春了。

巴夏礼向远东舰队司令吉莱特


状态提示:第四百二十八章 衅端初起--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