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混血八旗>第四百三十三章 英国人的一贯风格

德比内阁原本的计划中,对北满州的战事,将是一场发生在北满州境内的中等规模战争,大英帝国计划投入的兵力除了远东舰队,最多也就是一支万余人的远征军。但是仗一打起来,一切就都不一样了,战斗不但打到了英国的势力范围内,而且投入的总兵力已经超过了十万。

德比内阁现在无比懊悔当初支持北满州南进,如果北满州没有婆罗洲的根据地,绝不可能万里远征打到英国的势力范围内。可惜现在再后悔也来不及了,北满州已经控制整个婆罗洲,并进兵马来半岛,陆战虽然还在新山一线胶着,但是北满州的南洋舰队兵锋已直指印度。东印度舰队损兵折将基本丧失了战斗力,西印度舰队则畏缩不前,大英帝国的根本重地印度隐隐有被孤立的危险。

出击满洲的远东舰队更是把人丢到姥姥家,躲在日本不敢出来了。日本虽然好像在偏向英国,保护着远东舰队,但是如果北满州真的对日采取强硬态度,日本人能不能扛得住根本就是个未知数。再说远东舰队的任务是进攻满洲本土,现在跑到了日本本土算是哪一道。一整支舰队加上随舰的陆战队,蜗居在日本,也是一笔不小的花销,日本人在坐地起价这方面做的可是相当到位。如果战事真的迁延几年,搞不好英军就得饿死在日本,当然也有可能会现在日本和武士们来一场粮食战争。

伦敦简单的分析了一下,便干脆利索的判定,远东舰队基本也就那样了,根本指望不上,他们能照顾好自己就不错了。马来半岛上正以八万大军围攻七千强敌的科尔中将,也大概是玩砸了,眼下马来半岛该考虑的不是如何收复新加坡,而是满洲军如果反攻,他们该怎么安排马来半岛的防务。眼下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在于海战,只要英军能够歼灭北满州南洋舰队,大英帝国将再次掌握战争的主动权。让西印度舰队汇合东印度舰队的残部,再次出战南洋舰队绝对是一个不理智的决定,如同科尔在马来半岛做的一样,添油战术不会有任何效果,反而会给敌人分批歼灭英军舰队的机会。

大英帝国名义上有十大舰队,分散部署在世界各主要地区,但绝大部分精锐主力都集中在大西洋舰队和地中海舰队,其他各舰队规模就要小的多。排名后五位的东印度舰队、西印度舰队、太平洋舰队、北美舰队、远东舰队,其实力也就和当初博敦从英国带回来到买赠舰队差不多,远不如奢华的阿思本舰队。远东舰队更是从东印度舰队里分裂出来的,带走了东印度舰队的大部分家当,东印度舰队又从西印度舰队补充,西印度舰队又找太平洋舰队借船,总之是水平都很一般。面对拥有十一艘铁甲战列舰的南洋舰队,这些后五名的小兄弟肯定是不行,德比内阁准备调动地中海舰队,去找东方小朋友试试水。

正是基于这种观点,德比首相在国会作了关于增兵东南亚,全面向北满州开战的报告。在德比的想象中,远东舰队损兵折将,马来半岛丧城失地,国会应该是群情激奋叫战不休的,但实际上根本没有几个人响应他。美满海战之后,英国政府采取削弱北满州的态度,大家是都知道也支持的,但是这次对北满州动兵却太过突然,许多议员都没有充分的准备。战争的起因的英国鸦片商人事件,也并没有像二十年前一样引起英国国内的共鸣。随着工业的发展,鸦片贸易的辉煌早就一去不返,大家都是正经商人当然不会同情毒贩。北满州与英国之间又早有禁烟协定,这些走访贩毒的混蛋自己撞在了枪口上,为什么要整个国家背信弃义为他们战斗。而且鸦片战争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商人们有利可图,现在满洲的生意做的好好的,突然开战就很影响生意了。在中国混太久的巴夏礼,挑错了战争的借口,让许多议员都觉得对满洲的战争,根本是一场莫名其妙的闹剧。

“首相先生,远东舰队和远征军目前被围困在日本狭小的海港内,在依靠着一个弱小的东方岛国的救济和庇护生存。我们实在不能理解,如此恶劣的情况下,您所说的攻入满洲本土,占领长春城的计划,如何才能够实现!”自由党的巨头威廉·尤尔特·格莱斯顿等人早就看保守党的德比不爽了,这次德比内阁捅出了这么大的篓子,他们当然要好好的痛打落水狗。

“我保证这个计划一定会实现,但占领长春只是这个计划的最后一环。在此之前,我们要做的是派遣地中海舰队进入印度洋,汇合东印度舰队、西印度舰队和太平洋舰队,通过主力舰队决战,歼灭北满州南洋舰队,重新夺回马来半岛,并占领婆罗洲。再粉碎了北满州在东南亚海域的全部力量之后,舰队将进军远东,解决被围困的远东舰队,并进一步攻入满洲本土,让骄傲的将军为他的愚蠢付出代价!”德比膈应死了威廉,如果国会里没有这个混蛋,德比的日子会好过不少。

“首相先生,您凭什么坚定的认为一定可以歼灭北满州南洋舰队呢?另外提醒一句,北满州还有一支强大的北海舰队,也正是他们把远东舰队困在日本!”威廉的很多朋友都与北满州有贸易往来,所以威廉一直认为对满洲战争是一件非常愚蠢的事。

“北满州的战列舰全部集中在南洋舰队,如果南洋舰队被歼灭,北海舰队不足为虑。至于我们以地中海舰队为主力的联合舰队能够歼灭南洋舰队的问题,还需要我来回答吗?我们在主


状态提示:第四百三十三章 英国人的一贯风格--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