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混血八旗>第七百零一章 国朝根本

同治小皇帝近年来一直在准备亲政,不过一直是准备,具体哪天大婚,哪天亲政,可还都是没影的事。请百度搜索(品書網)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说!两宫和奕欣的小圈子会议之所以让他来,主要是让他熟悉政务,培养他做决断的能力,可没有谁想听取他的意见。但是同治张了嘴,大伙儿还不能不重视他的意见,毕竟他是大清名义的统治者,而且这位小皇帝也不简单。

这次是同治登基十一年以来第二次开口,一次开口是同治八年的事情,那次的事远没有这么大,不过是杀了一个太监而已,但是那次的事却给大家都带来了很深的震撼,这位帘子前面的小家伙可不简单。多年前果兴阿在承德避暑山庄吃过一顿御宴,那次曾经有一个叫安德海的太监给果兴阿夹过菜,同治杀的是这个人。

清朝的人结婚都较早,皇帝大婚更早了,毕竟是皇嘛!这发育也肯定平常人早。这事的先例可不少,入关的头一位顺治爷是十四岁大婚,圣祖康熙爷是十三岁大婚。康熙之后,大清便没有未婚登基的君主了,直到了同治这。同治的婚事早早开始张罗,可是具体什么时候却一直没个说法,但是各项的准备却半点也不敢耽搁。无论是西南用兵,还是西北打仗,只要果兴阿没挥军入关,这皇帝的婚事筹备便半点纰漏都不能有。安德海倒霉,便倒霉在这件事,他操了不该操的心,更享受了不该享受的风光。

辛酉年间的事虽然没成,但是安德海为两宫奔走的功劳还是得算的,所以朝局稳定下来之后,安德海便得了总管大太监的位置,在宫里也算是红的发紫。安德海虽然混的不错,但是却得罪了一个死也不该得罪的人,那是同治皇帝,其实也不能说他错,他只是忠心太过了。安德海的这个毛病,明朝的前辈冯保也曾犯过,可惜安德海没能从冯保身吸取教训。

安德海作为慈禧的亲信,宫里的大事小情,他都会为慈禧看着,这同治小皇帝的一举一动,更是他的重之重了。作为全世界最尊贵的小学生,同治皇帝也不能免俗,小学生常见的毛病他身全都有。安德海虽然不是老师,但是向家长传递小报告的事,他可是真心没少干。同治的慈父咸丰已经驾崩了,但是他的严母慈禧还在,安德海只要一打小报告,同治得挨骂。小皇帝可恨了这个忠心耿耿的狗腿子,安德海对慈禧多么忠心,并不是同治能想到的,反正这个狗奴才欺负自己,同治皇帝可是记下了。被皇帝记恨,哪怕是尚未亲政的皇帝,也别想有好下场,有张居正撑腰,自身能力又极强的冯保都不行,本身是个碎催的安德海更不行了。

有鉴于明朝太监专权祸国的历史教训,清朝对内廷太监的管理一直异常严格,坚决防止太监干预朝政。开国之初,顺治爷于顺治十年颁布谕,对太监管理做出了规定:一、非经差遣,不许擅出皇城;二、职司之外,不许干涉一事;三、不许招引外人;四、不许交接外官;五、不许使弟侄亲戚暗相交接;六、不许假弟侄名色置买田产,从而把持官府,扰害民人。两年后,顺治帝又命工部将严禁太监干政的谕铸成铁牌立于宫内交泰殿门前,以示警戒。

这道谕后来成为清朝皇室的祖宗家法,但凡有太监触犯,多会被处以极刑。同时《钦定宫现行则例》还规定:太监级不过四品,非奉差遣,不许擅自出皇城,违者杀无赦。安德海只是六品蓝翎太监,但是仗着慈禧太后的宠爱,他干了一件不要命的事。在未知会任何官方衙门的情况下,便违反祖制、擅出宫禁,这可让小皇帝找到了报仇的机会。当然了安德海也不是傻子,他是打着给同治皇帝采购大婚用品的名义出京的,可惜他没有证件批。

大清朝廷的规矩还是在的,安德海在北京胡来没人管他,出了北京可不是他的天下了。刚到山东便因为未携带任何公被山东巡抚丁宝桢给扣了,不带证件出门,不扣你扣谁。不知死的安德海还想和名厨丁丞嚣张一下,却不知道同治皇帝已经磨刀霍霍了。正直的丁丞奏折一到北京,同治皇帝便趁着慈禧生病,联合了嫡母慈安和六叔奕欣,让自己的铁杆肃顺下了一道将安德海地正法的谕。为了保险起见,同治还调动了粘杆处的拜唐阿侍卫,以八百里加急把谕发给了丁宝桢。

丁丞接旨之后,迷茫了好半天,杀个太监不至于用这么大阵仗吧!苦思了许久之后,政绩斐然还会做菜的丁宝桢想多了,他还以为同治大帝是因为安德海擅违祖制天颜震怒呢!不仅立即正法了安德海,还来了个暴尸三日,要严肃一下子国家纲纪。他哪里知道,同治皇帝只是想除掉一个打小报告的二五仔,根本不关心什么国家纲纪。若是安德海能天天带着小皇帝玩,帮着小皇帝一起糊弄老妈慈禧,同治都能八百里加急来保他的性命。

安德海很得宠,但是说到底不过是个太监而已,死了也死了,慈禧也不会为这个事和自己的儿子怎么样。狮子狗再得宠,也不过是一条狗而已,儿子再讨厌,那也是亲生的。儿子踢死了自己的狗,最多也是骂一顿,反正慈禧也不缺狗,安德海死了,还有李莲英、崔玉贵等一大批人排着队呢!而且通过这件事,两宫和恭亲王都对同治皇帝的印象,都有了极大的改观,这个问题儿童还有救。

同治登基伊始,两宫皇太后和恭亲王便对他寄予厚望,全都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这位小皇帝打造成一


状态提示:第七百零一章 国朝根本--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