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混血八旗>第八百二十三章 黄海对持

杨玉科阵亡之后,所部也全部溃散,一代英雄悍将惨死疆场不说,连尸身也无人收敛,竟在沙场荒野弃置。法军趁着清军溃散,一举拿下了镇南关,打开了通往中国的大门。驻防海村的潘鼎新,这下可是彻底慌了神,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代悍将杨玉科居然就丧身于边关。

步兵驰援已经是来不及了,潘鼎新只能亲自统帅身边全部的骑兵,急冲向镇南关,希望可以趁着法军立足未稳,再次把雄关给夺回来。然而情势却远比潘鼎新想象的要糟糕得多,教民开关非常突然,四处作乱更是搞得军心大乱,杨玉科阵亡之后,清军已经彻底溃散,法军全面的控制了镇南关城防。匆匆赶来的潘鼎新,不但没有任何的机会,反而从防守的一方,成为了攻城的一方。镇南关的位置至关重要,潘鼎新虽然知艰难,却也只能挥军攻城。

两军激战一日,清军伤亡非常惨重,就连亲临一线指挥的潘鼎新,也被击中了手臂坠马。虽然潘鼎新被及时救起,简单救治之后,也能继续指挥战斗,但是战局依旧十分不利。潘鼎新即将不支的时候,广西提督苏元春统带的防军及时赶了过来,总算是稳住了局面,没让法军趁势反攻。

所谓防军是指驻防地方的绿营练军,他们多是在定额兵内挑选的士兵,提高了饷银,采用新式武器加以训练,所以战斗力颇为不俗。苏元春所部均为防军,全部是满洲式装备,更是得了留学满洲的教官亲训。而且因为他们是国家的正规军,所以编制上也不同于湘军、淮军,完全是按照满洲式军制编排。同时因为朝廷对八旗、绿营这样的嫡系武装比较舍得花钱,所以防军不仅枪械好,也配发了大量火炮。

苏元春所部顶替潘鼎新成为主攻之后,法军一下子就吃不消了,虽然还能压制着清军,但是投入的兵力和火力激增。战至午夜,法军就彻底扛不住了,到不是因为法军伤亡有多大,而是他们的补给跟不上了。法军一路从文渊急进而来,补给线路和兵站并不完善,如此大战他们的弹药补给严重不足,打到天明他们就得拼刺刀了。

面对源源不断赶来增援的清军,法军不得不选择暂时退去。不过法国人也不能便宜了潘鼎新,所以他们临走时集中了一批z药,一下子把镇南关的关城给炸上了天。法国人搞破坏,一是为了避免清军追击,二是为了他们下次进攻镇南关提供便利,他们坚信自己还会再打回来的。同时为了恶心潘鼎新,法军还在关城的废墟上留下了一个木牌,上面用汉字写着“广西的门户已不再存在了“。

好容易收复了镇南关,又被法国人恶心了一把的潘鼎新,一面稳定关防,一面派苏元春继续追击,把法军赶回到了文渊。随即法军又由艽封绕道攻龙州,潘鼎新令赶回来救援的淮、鄂两军迎击,法军暂退之后,他又令冯子材、苏元春二军驻防扣坡,以防法军发起新的攻势。镇南关的局势稳定住了之后,潘鼎新的广西巡抚也就当到头了,几乎丢失镇南关这么大的罪过,李鸿章也救不了他。没几天朝廷的谕旨便到了,潘鼎新革职回籍,也算是顾念了他苦战不易。

潘鼎新的下台,似乎是一个阶段的结束,随着他的离去中法战事也停了下来,越南的法军不再发起新的攻势,东南沿海的法军也龟缩到了澎湖列岛。法军不折腾了,清军也只是在原地整理防务,并没有在海陆发起进攻,就连已经整装准备南下的北洋舰队也停了下来。两边突然这么克制,可不是又要准备议和了,而是附近突然出现了强大的第三方势力,他们都得停下来看看风向,英国的远东舰队开进黄海了。

“英舰队主力为五艘君权级战列舰,四艘不屈级战列舰,十二艘百夫长级二级战列舰,纳尔逊级、蛮横级、奥兰多级装甲巡洋舰也足有三十余艘,其余皆为轻巡洋舰和驱逐舰!”长春的满洲帝国参谋本部又忙碌了起来,海军司令博敦向参谋本部和果兴阿汇报着英国新组建的这个远东舰队的情况。会议室里的气愤非常的凝重,大家都知道英国人回来找麻烦,可是谁也没想到英国人会拿出这么奢华的阵容。

“一水的新锐战舰啊!舰龄就几乎没有超过五年的,英国佬这次还真舍得下本!”果兴阿说的很轻松,不过他抽烟的频率明显加快了。

果兴阿心里也是恨啊!百项工程近年来成果不少,就连零号项目都取得了重大突破,但是飞机上船的课题却一直没能攻克。穿越二十五年来孜孜以求的航空母舰,依旧是影都没有,若是现在满洲海军能有两艘航母,英国人的舰队再庞大,也不过是一个肉包子而已。同时果兴阿也很后悔,这些年为了省钱建航母,他一直没有扩大满洲海军战列舰的投入。博敦叫嚷了十来年,满洲海军的主力战舰也不过是七艘战列巡洋舰而已。而且这七艘战列巡洋舰,有五艘在南洋舰队,只有两艘留在黄海舰队撑场面。这次英国人大马金刀的杀过来,满洲海军能够迎敌的大部分还是轻巡洋舰和驱逐舰。

“大将军,虽然海狼级驱逐舰已经全面更新了动力系统、鱼lei系统,但是毕竟吨位较小,我军以海狼级驱逐舰为主力迎敌,必然要吃大亏的。”博敦报仇的时候可算是到了,果兴阿若是早肯听他的,搞上十几二十艘战列舰放在家镇宅,英国人派来多少舰队都不用愁。

“海狼级驱逐舰是有些吃力,不过我们不是还有海狮吗?而且十二


状态提示:第八百二十三章 黄海对持--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