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新宋英烈>第一百零五章 攻克固安
与地道本身关系不大,而是有关地道出口附近的固安城西面城门的守卫情况。周三郎、徐勇等人在探查完地道后,顺带着也大致了解了一下固安城西门的辽军设防情况。他们发现,由于在白天的进攻中,周军将固安城南门及附近的城墙当作了主攻方向,因此曹继筠在固安城的其他方向上布置的兵力不多。按他们粗略点数的结果看,守卫固安城西门的守军不足三百人。如果周军能派三两百精锐步卒通过地道潜入的话,完全可以杀退西城门的守军,并沿着城墙杀向南面城墙守军的背后,给其以致使一击。

有了这三条好消息,攻破固安城自然也就指日可待了——按照徐绍安的话说,占有如此优势,周军再攻不下固安城,那可就真的没有天理了。因此,在听完周三郎等人的汇报后,徐绍安没有丝毫的耽搁,也不顾这会儿已经过了子时,当即就去求见张藏英,将有关地道的消息告之对方——若非如此,只怕被从睡梦中吵醒的张藏英一定会和徐绍安好好“理论”一番。

当然,在地道的建造者以及以前的用途等方面,徐绍安做了一定的修改。他告诉张藏英,城里的这座宅院是“清园”兄弟暗中购置的,是预备其与契丹人闹翻时,作为南下大周的一个秘密落脚点来用的。而这条地道则是诸多防范措施中的一项,是在宅院被契丹人围困时最有效、同时也是“清园”兄弟最后的一条生路。

至于宅院被毁的原因,解释起来其实更简单,徐绍安只需将当时的实际情况稍加改动就可以了。他表示,在周军兵临城下前,“清园”兄弟曾经派人到固安与固安县令及该县一众官吏、军将进行接洽,意欲说服对方开城投降、弃暗投明。不逞想事情不密,被来该县督战的幽州参将曹继筠发现。对方在扣押了固安县一众官员后,还派人来宅院中围捕“清园”兄弟派来的说客。幸好契丹人的行动被及时发现,说客及原来留守宅院中的一干人等得以通过地道逃生——众人在撤离前放火烧毁了宅院,以免契丹人发现任何可以追查到宅院主人身份的证据。

不管徐绍安的这番说辞张藏英信了多少,反正最终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求胜心切的张藏英同意派出一支精锐小分队通过地道潜入固安城,在城外周军攻城时乘势杀出、里应外合,一举拿下固安城。

经过与被他们二人召集来的众将领的一番商议,最终张藏英、徐绍安决定从刀盾兵和燧发枪兵最精锐的两个营中选出三百人——刀盾兵二百、燧发枪兵一百,今晚便趁着夜暗的掩护沿地道潜入固安城做内应——这个规模基本上是城内那座被毁宅院所能潜伏下的最高人数了,再多的话在那片废墟当中很可能就藏不住了。

计划定下,周军立即行动起来。被选中的三百人一个个穿好适于在夜暗中隐匿行踪的衣服,带好短刀、短铳——短铳是此次北伐之前,徐绍安与后周朝廷的军器监合作开发出来的一种短身管燧发枪,用于在地方比较狭窄或者需要隐藏武器的场合使用,总数不过一百来支,刚够入城的燧发枪兵使用——悄悄出了周军大营,来到固安城的西面,在刚才进城探查的那个六人小组的引领下,顺着那条地道潜入固安城,并在那座已经成为一片废墟的宅院中隐蔽下来,只等着天亮之后城外周军攻城的炮声、以及作为他们出击命令的战鼓声。

显德六年(应历九年)阴历三月二十,志在必得的后周北伐大军先锋部队再次于固安城下列阵。上午寅时,随着徐绍安的一声令下,“神机军”已经布设到位的所有火炮和弩炮一齐开火,固安城南城墙顷刻间便被巨大的爆炸声和冲天而起的滚滚浓烟所笼罩。

持续了近一个半时辰的炮击不但将昨日那道守军好不容易才用沙包土袋填补好的缺口再次炸塌,而且还在南城门东侧的城墙上炸开了一道新的缺口。此外,与前一日周军只攻一点,不涉及其他的进攻方式不同,今日攻城的周军步卒兵分多路,在集中兵力冲击被炸开的那两个缺口的同时,还有相当数量的步卒扛着云梯,在楼车上及地面上燧发枪兵和弓弩兵的掩护下,在多个地点开始攀爬城墙,以分散守军的兵力,减轻攻击缺口处周军的压力。

看着城下蜂拥而来且多路齐攻的周军,站在城头上指挥部下守御的曹继筠知道胜败在此一举。因此,他一面督促军兵拼命阻击攻城的周军,一面率亲兵在城头往来穿梭,充当“救火队员”,填补一处又一处防守缺口。

尽管今日周军的战术远比前一日要妥当得多,但昨日张藏英下令炮击敌我混杂区域、造成己方较大伤亡的弊端此时却显露了出来。由于担心自己再像前一天一样,成为己方炮火的牺牲品,许多攻城的周军士兵在进攻的同时经常会分神观看身后二百余步外弩炮阵地的情形。如此一来,不但令其不能专心进攻,还使得整个攻城部队士气低落,战斗力比之前一天下降许多。此消彼长之下,竟使得处于劣势的守军与攻城的周军杀了个势均力敌,双方僵持在城墙上下,一时谁也占不到上风。

眼见正面强攻一时难以得手,再也没有多余时间耗费下去的张藏英终于向身旁的徐绍安点头示意,后者随即向身后临时望楼上的传令兵打出了手势。随着传令兵手中的令旗摆动,早已在攻城步卒方阵背后准备多时的鼓手们立即敲响上百面战鼓。隆隆的鼓声在激励攻城周军士气


状态提示:第一百零五章 攻克固安--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