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仙侠修真>万世血仇>940 舰队投降

企业号航母遭到攻击的同时,前锋集群的雷达终于反应过来,大黄蜂号航空母舰的舰长,马克·米切尔上校赶紧命令自己的舰载战斗机,也就是27架f6f地狱猫紧急起飞,增援自己的主将。

可是,他面临的情况更加严重。结果第一架飞机刚刚离开甲板,云层里面突然冲出三架战机,一阵密集的30航炮横铲过来,这架飞机凌空被打成了碎片。

原来,白书杰为了一战定胜负,同时命令三个机场的战斗机、轰炸机全部出动。现在过来的就是另外两个机场的48架歼九战机、48架怒龙轰炸机。

不过,飞行员们谨记白书杰的命令:“炸沉航母就行了,尽量减少美军的伤亡,让他们留点种子今后和小鬼子作战。所以在战斗过程中,其它的战舰只要不太过分,暂时不用管它。”

比企业号晚了三分钟,大黄蜂号航空母舰几乎是变成了碎片,然后沉入班达海。水面上除了一大片油污和甲板碎片、不断翻滚的巨大漩涡、还有一些落水的官兵在拼命向外游动以外,啥也看不见了。

不拼命向外游是不行的。

巨大的船体沉入大海,会造成一个直径超过300米的巨大漩涡。一旦被卷进去了,神仙也救不回来。

海战和空战就是这么残酷,双方准备了三天时间,结果前后加起来的战斗过程,还不到十分钟。

可以说,真正的海战和空战,一出手就已经见了分晓,真是“石破天惊”、“血肉横飞”、“你死我活”,没有丝毫投机取巧的余地。

当然,这是建立在白书杰没有准备吃掉整个17艘战舰,然后全部送进海底的基础上的。

因此,对于白书杰这一方来说,兑现了自己的诺言,让别人不会再把自己的警告当放屁,就已经结束了战斗。

什么是威慑力?白书杰今天含怒一击,就是向全世界宣告:“老子说到做到,谁敢当放屁,两艘眼下最先进的航空母舰的下场,就是最好的解释!”

歼九战机的滞空时间只有三个小时,现在敌人的航空母舰已经被击沉,轰炸机编队就已经没有丝毫威胁,所以战斗机全部返航。留下72架怒龙轰炸机在空中盘旋,监视敌人舰队的动向。

怒龙轰炸机采用经济时速,也就是720公里小时,可以在空中飞行20小时。当然,今天不可能飞行那么长的时间。一方面,炸弹仅仅扔下去一半;另一方面,今天携带的燃油减少了三分之一。

美军剩下的6搜重巡洋舰、9艘驱逐舰,看见敌人的轰炸机在3000多米高盘旋,并没有继续扔炸弹,他们自然不会没事找事开炮打枪,现在都在开始全力搭救落兵的官兵。

6个小时以后,15艘战舰想原路返回,离开这个伤心之地。

晚了!

班达海正南方突然出现一支舰队,全都是拉成一横排围了上来,距离40公里就已经开始开炮。而且炮弹又细又长,一枚接着一枚飞过来,中间几乎没有丝毫间隙,在美军舰队前面3公里的海域炸起一道水雾!

火箭弹!

头顶上有要命的巨大轰炸机,返回去的道路上有密密麻麻的炮弹雨。什么叫进退维谷?看看美军残存的第16特混舰队,那就什么都明白了。

很快,大概全世界都能够收到一条明码电报:“第16特混舰队指挥官,雷蒙德·斯普鲁恩斯少将,正式命令所有战舰停止抵抗,向南华统一阵线投降!”

其实所有的战舰都没有抵抗,因为敌人的战舰还在40公里以外。6艘重巡洋舰的前甲板主炮,都是55倍口径203的主炮,最大射程只有27公里,根本够不上。

司令官没有死,这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15艘战舰几乎在同一时间升起了白旗,然后把所有的大炮穿上炮衣,接着分别打出投降的旗语。

一个半小时以后,正南方的舰队终于靠了上来,经过简单交涉,这批战舰按照白书杰的意思驶向达尔文港口。

直到这个时候,这些美军官兵才明白过来:“难怪没有主力轰炸机对付敌人的战舰,原来北面最大的军事基地已经落入敌手。”

回头再说32艘战船准备在莫尔斯比港抢滩登陆,舰队指挥官就是第17特混舰队司令,弗莱彻少将。

1942年5月31日上午十点,同样收到了“南华统一阵线,司令官张翔”的最后警告。弗莱彻少将经过发电报请示布里斯班盟军司令部,结果得到的是“继续前进”的命令。

中午12:00分左右,舰队向北行驶到夏洛特公主港东面50公里的海域,距离目的地莫尔斯比港还有500公里。

弗莱彻少将下达命令:约克顿号航母立即投入战斗,vb-3—sbd无畏式俯冲轰炸机中队18架战机立即起飞,作为第一波次的打击力量对莫尔斯比港进行空袭。vs-3—19架sbd无畏式俯冲轰炸机,同时做好战斗准备。

事情的发展轨迹,远远没有按照弗莱彻少将的预定方案行走。

第一波次的18架俯冲轰炸机起飞以后,刚刚在约克城号航空母舰上空完成编队,一万多米高的云层里面,突然出现一片白点,带着耀眼的光芒俯冲下来。

敌机!美军官兵一直到清楚飞机的模样以后,才听到巨大的轰鸣声传入耳中!

所有的美军官兵一下子就明白了:“超音速战斗机,买糕的,这难道是上帝下凡来惩罚我们的吗?”

超音速战斗机的概念,现在已经不陌生了。

德国、苏联都已经宣称掌握了超音速战斗机的技术,


状态提示:940 舰队投降--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