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风起北方>第二卷 一战风波 第二〇〇章 改变的历史

第二卷  一战风波  第二〇〇章  改变的历史

十月二十五日,结婚后的第三天,张学良突然不辞而别,等到新媳妇于凤至知道张学良离开,再向公公张作霖报告时,张学良已经坐上南下的火车经过山海关了。还好张学良走的时候留下了一封信,告诉妻子和父亲他准备出去求学,如果有什么事找他的话可以通过冯庸来找他。在给张作霖的信中,张学良写到:“儿年未及二十,故无心在家侍妻嬉狗,父亲不是一直盼望儿子能够成为一个有用的英雄吗?请给儿子几年时间,父亲一定会看到一个不一样的汉卿”。

前几天的婚礼宴席上,把兄弟冯庸和张学良谈了很多,告诉他京城这两天流行一首很有名的词,叫做《沁园春·雪》,并把词的内容读给他听。听完之后的张学良也感觉一阵莫名的激动,“是什么样的人写出如此豪迈和大气概的词,真想见见他”。谁知冯庸却神秘地一笑:“想见他,那就南下,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你一定会和我一样喜欢”!

张学良小的时候并不在张作霖跟前,只到稍微大了一些、张作霖有了固定的地方之后才准备将他们母子接过来住。可等到张作霖有了身份地位以后,对原配夫人赵春桂、也就是张学良的母亲不怎么关心了,直到她病死张作霖也没有看到一面,这让当时的张学良对父亲很是生气,所以父子两个人的关系并不是特别的好。这次见大儿子如此不辞而别,张作霖心里面也有些惶惶不安,但随后又开始生气:走就走了吧!这个不听话的家伙,长尿性了,看你在外面能待多久!丢开儿子这件事,张作霖又马上去找杨永泰等人,商议着怎么样让段芝贵这个家伙早日离开奉天,自己好来当这个奉天将军。

就在段芝贵到奉天上任、这个欧洲远征军出发前往欧洲(波斯湾地区)、中日两国谈判小组就中国政府提出的八项条款进行谈判的时候,十月二十三日晚上,一艘日籍三百吨小货船偷偷的靠近广州珠江的一个渔村小码头,将船上携带的三千多支步枪、十六门75野炮和一批弹药卸在小码头之后又悄悄的离去。这是孙大炮和日本人经过协商,以出卖海南岛等地主权换来的资助中的一部分,前来迎取这批武器装备的人正是蒋志清。

蒋志清原本是想去给各省的都督将军们送孙大炮的信件的,但孙大炮没有让他去,认为这种跑腿小事不值得这位学生亲自去,让蒋志清想再见赵天一的想法成了泡影。赵天一军队在奉天海城和旅顺轰炸日本人的消息经全国报纸报道后,蒋志清心中自上次济南大明湖和赵天一见面时留下的感觉越发的强烈和高涨,他就是想再问问那位年轻的将军,中国是不是可以真的像他说的那样不经过暗杀、不经过破坏就能够变得强大。可惜,他的想法因孙大炮的决定而破灭,只能来到珠江边上来接取武器。

看着眼前这些由日本人提供的武器,蒋志清就想起之前看报纸时有评论说孙文在考出卖国家利益来换取外国人的支持,在中国以暴动这种形式破坏国家,破坏国计民生。袁世凯政府和日本人谈二十一条时他也感到很愤慨,认为跟着孙先生一起反对袁世凯是正确的,因为这个政府在出卖国家,没有尊严。但是当先生和日本代表谈出卖海南岛等利益时却是那么的大方和爽快,让年轻的蒋志清非常疑惑,这种革命的方法到底对还是不对?

这确实也不能怪蒋志清疑惑或者说立场开始不稳,历史上其实从一九一三年到后面的一九二〇年这一段时间,孙大炮及其党人的政治思想及行为一直处于这样一种变动游移、模糊混沌甚至自相矛盾的状态。在很多场合和时间,孙大炮自相矛盾、反复无常的两种态度和两套话语,让同样是革命党的许多人都搞不清大炮到底是什么想法。在这种情况下,不仅社会各阶层人士难以对其政治诉求作出准确的判断取舍,就是其追随者也往往感到无所适从;蒋志清现在就是这样,所以他很迫切的需要进行一次和赵天一在大明湖蔚蓝轩那里直面的对话,不加任何掩饰和拐弯的对话。“我一定要找机会北上找你”!蒋志清握紧拳头对自己说到。

远在北京的赵天一这个时候打了一个喷嚏,“是谁这么晚了还在念叨我”?捏捏鼻子,赵天一无奈的说到。这几天他也不是很闲,今天白天在怀仁堂商议和日本人谈判的情况时,赵天一反复对陆征祥和曹汝霖二位主要谈判人员交代,日本驻军全部撤走这一条必须得做到;《辛丑条约》里面有关对日赔款一事也必须停止。其次南满铁路归属问题以及旅顺港口的归还问题可以慢慢谈,还有日本朝鲜驻军撤走的问题也可以慢慢商议。提议的最后众人全部说完之后,袁世凯就说到:“各位,健行和小女的婚事已经拖了很久了,我已与交通赵次长(赵天一父亲)商量好了,就在下个月初一为他们举行婚礼。人们不是常说‘十一二十一不算一,初一才是大吉利吗,十月初一(农历)就是一个好日子,今天我在这里宣布给他们举办婚礼,大家到时候好好乐一乐”!

听完袁世凯的话,满堂众人立即喝彩叫好起来,纷纷走到赵天一父子和袁世凯跟前道贺。郁闷不已的赵天一眼看逃避不了,于是只能硬着头皮应付众人。不是他不想结婚,只是时间方面有些不能接受,他可是答应了袁复帧在春暖花开的日子娶她,但现在袁世凯一句话


状态提示:第二卷 一战风波 第二〇〇章 改变的历史--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