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穿越重生>钢铁雄心之舰男穿越记>第157章剑拔弩张
国在华利益的问题。

帝国主义国家从来都不是铁板一块,卖队友,坑队友的事都是常做的。由于美国人在上海的租界在上个世纪就和英国人合并成公共租界。红军若要进入租界,要将二者的利益分开很不容易。但对重实利的美国人在说,他们在公共租界的利益再大,比得上和整个南中国做生意的利润大吗?上海租界的那点利益对美国人来说,并不是必须的。

当红军打进上海后的十三日,美国在公共租界的代办处,已经召集公共租界里各处的美国侨民,暂时转移到靠近码头的区域或登上送他们撤离的客轮。可惜现在的美国总统是相对短视的南斯.加纳而不是罗斯福,如果是罗斯福的话,在这事上他会表现得更积极一些。

英国人和日本人私下的龌龊,加纳总统早已留意到,身为门罗主义者的他,在此事上是保持所谓的“喜闻乐见”的观望态度。红军和英日在上海的火并,在他看来是打得越凶越好。无论结局如何,在他看来都符合美利坚合众国的利益。在昨天和红军高层的紧急无线电联系过后,加上英国人别有用心的询问与试探,加纳总统和其幕聊团就已意识到上海租界不可能逃避战火,他已经在今天下午命令要当地的驻军帮助撤侨。

唯一出乎加纳总统意料的是,他原以为红军针对上海租界的攻击会是在数日之后,却没有想到,才刚进上海的第二天下午,红军就要武力解决上海问题。

至于英国人和日租界,针对英、日,红军方面的谈判则提出了要其交出逃入租界里的炮党高官之类的“无理要求”,要求英、日两方首先交出这些人“表示诚意”,才可以讨论红军进不进入租界的话题。

英、日两方为了拖延时间当然死不答应,红军方面也乐得借此一起拖延时间,双方就在谈判桌上打起了嘴炮。

当两方没有任何诚意的虚假谈判在装模作样地进行时,总计六十门的150毫米口径的重型加农榴弹炮已经在这时候悄悄地运进了上海周边的炮兵阵地,布置的地点全部集中在靠近吴松口宝山区的方向。

德军二战中的150毫米系列榴弹炮,在整个二战德军的火炮系统中性能是最差的。甚至在1945年二战进入收宫阶段,德军研制的150毫米系列榴弹炮改进型的性能还赶不上苏联二战前研制的152毫米系列榴弹炮的性能。——二战德国在六英寸级别的火炮制造上,水平可以说是烂和臭到了极点,无论是海军炮还是陆军炮,都有资格竞争二战最烂的名头。

这批重型榴弹炮的型号为sfh13,其实际身份是一战期间德军装备的榴弹炮,是炮龄超过了十七年老炮。哪怕是其后继改良型号,正在开发中的fh18重型榴弹炮,和同级别的六英寸炮相比也可以冠上奇烂无比的头衔。

深知历史的汉娜对德国现役的150毫米榴弹是深恶痛绝,1932年后,无论是她还是小胡子,都拼命地往中国推销以清仓(当时全国约有七百门)。通过贿赂和较低的价格手段,德国人打败了法国的竞争对手,两年内先后向南京国民政府卖出了整整一百门,而红军这边也偷偷地卖了五十门。

身为二战迷且和汉娜共享一切的林汉,当然也很不愿意接收这批“烂货”,但是德国的150毫米炮再烂毕竟也是150毫米,全世界除了德国外再找不到别的卖家愿意卖给红军——苏俄那边,斯大林同样也不愿意轻易销售其优秀的152毫米炮(毛子的152毫米炮在二战时是很优秀的火炮,那款经典的152炮还在开发过程中)。

在林汉的强烈要求下,加上他自己掏钱,无论是卖给炮党还是卖给红军的这批150毫米炮,全部更换了新式的合金炮架,大大减轻了重量,同时那160根炮管也拆下来放在德意号上进行和其主炮类似的“魔改”,大辐度提高其耐膛压强度,使炮管能够承受更高的膛压和更大的发射药包,将射程从最初的九公里提高到12公里,其综合性能总算勉强可以一看。

在林汉看来,这批火炮卖给炮党和卖给红军的区别不大,南京国民政府借外债买来的这批火炮,很快在战争中陆陆续续地丢给红军大量地缴获。

这批一战留下来的老炮,虽然更换了全新的炮架,全重仍然高达五吨,进行机动作战时十分麻烦,也不符合红军运动战的作战要求。

红军买来五十门,有三十门是被安置在福建沿海充当防备日本进攻的岸炮使用。余下的则是分配给长江北岸的红军,在攻打合肥和徐州战役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而炮党这边,宋子文则把这批火炮全部当成宝贝来看待,一小部分安置在江阴炮台用于封锁长江,上海这儿安置了三十门,余下的则分配他的三个宝贝税警师嫡系及陈诚的十八军,六月上旬的战争结束后,这些火炮全变成了红军的战利品。

英、日两国的长江舰队所以匆忙地退出黄浦江,也正是因为他们知道宋子文在上海布置有这么一批可以对内河炮舰造成巨大杀伤的重炮。事实上在得到这批重炮昨夜轻松地落入红军之手后,无论是英国舰队司令梅登司令官还是日本驻中国方面舰队司令长古清川,两人都不约而同骂起娘来——有炮党政权这样的猪队友,任谁都会郁闷骂娘的。

由于sfh13笨重机动不易,加上中国糟糕的路面情况,这批火炮在中国,无论红、白两军大多数时候都是作为固定火炮或打阵地战来使用。上海儿由于是中国


状态提示:第157章剑拔弩张--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