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穿越重生>钢铁雄心之舰男穿越记>第173上海上空的野鸭大屠杀

六月十八日凌晨四点,天还未亮,上海东北方向约一百五十公里的海面上,一只庞大的舰队正在向上海方向靠近。

赤诚号和凤翔号,日本舰队中的两艘空母舰上,灯火通明,甲板上停满了飞机,无数人员在甲板上作业着,加油的加油,挂弹挂弹,正在为出击作准备。

高须四郎的战术很简单,在黎明前出动战机,利用太阳升起的时间差,飞机在四点半放飞,以仪表飞行,待其到达上海上空时,恰好是五点四十分,这是上海天空的能见度,刚好够飞机进行轰炸。

“消灭敌方飞机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其歼击在机场上。”

在高须四郎看来,南方红色中国红军最大弱点就是,工业基础薄弱,所有的飞机全部都要依靠进口,只要海外交通线一被切断,他们的飞机就是打一架少一架。

四点三十点分,赤诚号和凤翔号开始放飞飞机。

首先起飞的是搭载炸弹,速度较慢的8(蟹)9式攻击机和九二式攻击机,这两款飞机最大时速都只有二百公里出头,挂载了炸弹之后速度更慢。最后放飞的,才是速度相对较快的中岛90式舰载机。

由于知道红军的机场较多,此次出击,高须四郎除了在两舰上留下六架战斗机用于防空警戒外,两舰上其余的飞机一次性全部派了出去。

五点整,两舰上整整七十五飞机全部放出,此时,舰队的东方,太阳已从海平面上升起。

在这波偷袭上海机群中,南乡茂章中尉驾驶着中岛90式舰载战斗机飞在最前,为了保证轰炸的效果,就连战斗机的小腹下,也挂着一枚一百公斤重的小炸弹。受地球曲线地形的影响,海平面上还是灰沉沉的天色旱,两千米以上空中,却已天色大亮。

南乡茂章领头,庞大的日本机群背对着阳光向西飞行。

三十分钟后,南乡茂章看到了银带似的长江,他在东边初升的太联的照耀下,正反射着鱼鳞般的光泽,他所在的机群,此时已飞临长江口,目标在望。

此时的他,根本就没有意识到巨大的危险正在迅速逼近。

“所嘎!”

南乡茂章满意点点头,掏出信号枪,正准备发出指令,命令编队护航的战斗机散开为后续的攻击机前进腾出空间,这庞大机群编队的后方突然乱了起来。

整整二十四机头漆成明亮的米黄色的fw90战斗机,突然从编队的后方的四千米高空小角度俯冲下来,一下子咬住了他率领的这支飞行编队的尾部,每架fw90上的四挺7.92机枪都在冲着毫无知觉攻击机群疯狂地开火。

在短短一分钟内,被对手成功“爆菊”成功的日本机群,完全就成了任人宰割的羔羊,二十四架从机群尾群一路射击杀到机群前部,来了一个完美的“通场”。

通场过后,整整二十二架日本飞机就冒着着黑烟燃着大火坠向地面。余下的飞机中也有十余架也带轻重不一的伤势勉强飞行。

在1935年,日本绝大部分的战斗飞机上并都没有安装无线电设备,普通飞行员在空战只能通过手语和信号枪联络。作为队长机的南乡茂章的飞机倒是安装了一台,他通过机载电台里传出的后来自后方攻击机驾驶员的惊叫时,才意识到大事不妙。待他手忙脚乱地将身上的信号子弹的颜色拔弄成预警的红色打出向护航战斗机编队示警时,突袭fw90的“后方通场攻击”已杀过编队的中部。冲得最快的六架fw90甚至已咬住前面毫无防备的中岛战斗机猛烈地射击。

一分钟内,原本齐整壮观的轰炸编队型,就这一波攻击杀得象捅了的马蜂窝似的,二十多架飞机吐着黑烟坠向大地。

“巴嘎!”

南乡茂章咒骂了一声,他回头看了一眼后方,两架冲得最得最急的只有两个翅膀”的中国战机,正一左一右咬着他后方的两架友机不放,他们二百米五十米处就开始射击,一直打到一百米处才停止。那两架倒霉的日机,他们的飞行员的飞行时间最少是对手的两倍,技术更是远在对方之上,可惜不但失了先手,更是对方偷袭,他们刚刚看到南乡茂章的示警,正要拉动操纵杆做出机动,瓢泼的子弹就从后方不断地间断地打来。

比起只有两挺机枪的中岛90式战斗机,fw90年装备的是四挺机枪,火力密度高了整整一倍。由于其是小角度俯冲攻击通场,此时的时速已超过了四百公里。而两架日本此时小腹下还挂着炸弹,还处巡航速度飞行状态,时速连二百公里都不到。

面对以接近两百公里相对速度疾攻而来的中国战机,才刚刚反应过来的两架中岛战斗机才刚刚做出抛弃炸弹,想要规避的姿态,就被疾冲上来的fw90打得全身是洞,身上冒火,几乎是不约而载向对面。

“山村君!”

“河田君!”

南乡茂章瞧得睁眼欲裂,他以最快的速度抛弃作为负担的炸弹,然后加大油门拉,拉起机头,操纵中岛90战机进行爬升。

身为飞行时间超过一千小时的老飞行员,南乡茂章知道双翼机是绝对不能和单翼机比速度,更不能和他们玩俯冲脱离。尤其是对方是处于这种高速通场追击的状态。对付这种情况,最好的处置方式就是操纵飞机进行螺旋爬升或水平盘旋。

由于不知道有多少加敌机从身后杀来,南乡茂章所选择的就是最安全的螺旋爬升方式。

当飞机被拉起时,南乡茂章借着角度的变化,扫了一眼后方,他看到了二十


状态提示:第173上海上空的野鸭大屠杀--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