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穿越重生>钢铁雄心之舰男穿越记>第319章狗女养的丘吉尔

1940年六月,法国投降时,法国海军拥有六艘战列舰,两艘战列巡洋舰。不考虑航母的因素,就战列舰和战巡舰数量而言,都已经超过刚刚被德国海军全歼的英国皇家海军。不考虑单舰性能和夜战的因素,其纸面上的实力,甚至可以和过去半年里风光无限的德国海军一较高下——当然,现在已是航母的时代,法国海军最大的弱点是缺少航母,“特斯特司令官”号航空母舰和“贝亚恩”号 航空母舰都处于“正在建造”中。

现役战舰中,“布列塔尼”级战列舰三艘,分别为“布列塔尼”、“普罗旺斯”、“洛林”。(历史上原本是洛林号战列舰在英国被扣押,但这个位面因为历史变动太多,变成了敦刻尔克号战巡)

“库尔贝”级战列舰三艘,“库尔贝”、“巴黎”、“海洋”,另有第四舰“让.巴尔”已退役,将舰名腾给了新建的“黎赛留”级二号舰。该级舰舯部的主炮塔在两舷分列,因此单舷最大祝炮齐射火力是五座双联主炮塔,这是舰龄比较老的老舰,本来正准备退入二线部队转为预备役,却因为二战爆发被重新拉上战场。法国战役爆发时,由于在先前的挪威海海战的教训暴露出航空兵对战列舰巨大的威胁性,法国海军也不敢冒然将战列舰驶入危机重重的英吉利海峡作战,所以这些战列舰大都无所作为。

此外还有两艘敦刻尔克级战列巡洋舰,二十余艘巡洋舰,数十艘驱逐舰,以及多达101艘潜艇(其中很大一部分是老式潜艇)。而这还没有把在建中的两艘航母,接近完工的黎塞留号战列舰(完成度超过百分九十,已安装好所有的主炮),舰体工程基本完成,已安装好第一座四联装炮塔的让.巴尔号战列舰,这些在建中的战舰计算在内。

就手中的本钱家底而言,1940年六月。法国战败投降时,法国海军的状况反而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状态。

和现在只能靠一票从美国人那儿买来的一战古董撑门面的英国海军不同,法国海军的家当要好看得多。

历史上英国人在法国签定投降书后不久就发动了“抛石机”行动,仗着皇家海军巨大的数量优势。袭击了法国舰队,几乎将法国海军全歼。

但是这个位面,法国海军除了缺少航母这个弱点外,主力舰的数量远远地超过了英国海军,丘吉尔手中的那点本钱根本不够正面挑战法国海军。

1940年6月。当法国军队在本土的抵抗土崩瓦解之时,海军的地位突然变得空前重要起来。与陆军不同,法国海军没有吃过任何败仗。陆军战败后,达尔朗便成为法军中资历最深的指挥官,而海军则成为法国唯一残存的有组织的力量。达尔朗毕生致力于重建法国海军的工作,他对于海军舰队的统帅权实际上在各个方面都是绝对的,海军官兵个个都效忠于他。所以在这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关键时刻,达尔朗的行动骤然变得举足轻重。

达尔朗这个法国的海军上将,他是个极复杂的人物。他野心勃勃、自私自利而又非常能干,二战爆发前的法国海军。正处于这五十年来最佳的状态,在过程中达尔朗的作用功不可没。

只是此人道德上却是一个投机者,他一直在窥视着法国政局的变化,以便见风使舵,把手中的赌注押到对自己最有利的一方。

德军进入巴黎后,法国本土彻底战败已近在眼前,当时法国国内分裂为两派,主张继续作战的雷诺政府和主张现在就和德国和谈的贝当政权。随着战局越来越恶劣,法国国内的主和派的声音逐渐压倒了主战派,达尔朗也在关键时刻转向投向了贝当这个主和派。

当法军节节败退、法国政府开始考虑停战。并和德国代表进行秘密接触时。英美两国为了防止法国海军舰队落入德国手中也展开了紧张的外交斡旋。

美国总统总统仙人掌加纳在巴黎沦陷前,就直接电报雷诺,敦促雷诺要确保法国舰队的安全,希望法国政府拒绝德国人提出的任何以法国舰队投降为条件的诱惑性建议。把整个舰队转移到安全地方去,并指出,“从法国的前途来说,保存舰队是生死攸关的”。

接下来的几天里,他不断地收到雷诺的求救电报。对于脖子已被德国人套上绞索,就差抽掉脚下木板的法国陆军。仙人掌加纳连伸手拉他们一把的想法都没有,他最关心的,依旧是法国舰队在法国战败后的命运。

比起远在大西洋另一侧的美国总统,丘吉尔在这事上比他更着急。当法国政府正和德国人进行秘密和谈时,丘吉尔甚至亲自上门找到达尔朗,几乎是以哀求的语气对他说:千万不能让德国人拿到法国舰队。

在过去的一个多月里,无论是英国人还是美国人都在争取达尔朗,希望他能够把舰队带走投到英国人这边。对于海军被德国人打得全灭需要重建的英国人来说,如果能得到法国海军的加盟,他们在大西洋上被动挨打的局面就可以得到扭转。

但是,英法之间的仇恨其实并不比德法间的仇恨淡多少。达乐朗极讨厌德国人,但讨厌程度和其讨厌英国人相比,也是半斤对八两。三次挪威海海战,英国人每次都被德国海军打得屁滚尿流,多次向法国海军求援时,法国除了口头表示了一下慰问外,实际意义上的支援几乎都没有。

法国战败投降时,法国海军的主力舰大都逃往北非摩洛哥港口。甚至连还未建好的黎塞留号战列舰和让巴尔号


状态提示:第319章狗女养的丘吉尔--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