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穿越重生>钢铁雄心之舰男穿越记>第454章 可怕的美国和恐惧的英国

杜威对尼米兹道:“很快,我们手中海军军舰的数量,就会多到站在那里不动凭由日本打,他们打光了炮弹鱼雷也没法全部击沉的地步了。”

1944年四月为止,美国海军又接收了勇猛号、大黄蜂号、富兰克林号、提康德罗加号四艘埃塞克斯级航母(注:美国海军有将被击沉的战舰的名字用在新航母上的传统,所以有些舰名和先前的重合),加上已经修复的前两艘航母埃塞克斯号和约克城号,光是埃塞克斯级航母的数量就达到了六艘之多。

而另一个型号,航立级轻型航母,目前也有四艘服役,再加上萨拉斯托加号,理论上美国海军能够调动的战斗航母的数量高达十一艘之多。

而这还只是刚刚开始。从1944年五月开始,美国海军差不多每个月都可以接收到一艘埃塞克斯级航母,两个月接收到一艘独立级轻型航母。

而战列舰方面,美国海军在今年四月同样完成了四艘依阿华级战列舰的建造计划,最后一艘服役的密苏里号战列舰,将在这个月底正式加入海军。

在这个位置,美国海军在关岛海战前,原本是制定了建造六艘依阿华级战列舰的预案,但在关岛海战后,面临着大和级战列舰的18英寸主炮的威胁下,当时还未铺设龙骨的五号舰和六号舰直接取消了建造计划,而以蒙大拿级替换。(历史上五号舰和六号舰其实是在1944年八月以后开动工的,不过后来因为战争结束建造被中止),

在1943年十月起,美国国内有已四处船厂完成了改造,开始了蒙大拿级战列舰的建造工作。这是一款同样使用十八英寸巨炮的超级巨舰,为了其能更早的服役,美国造船业不惜工本,制定二十四小时三班倒连续施工的建造计划。

美国这台战争机器,已完成了前期的预热,现在正开足了马力全速运转。海量的军舰正象流水线一般的流出船台。

日本人之所以公开宣布大和抚子的存在,原本是想借此恐吓美国,让其接受日方提出来的和谈要求,原因也日本上层看到了美方恐怖的工业生产能力。

但是日本人的战略恐吓。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虽然让美国产生了信仰危机,但其上层仍然决定将战争一打到底——实际上当美国太平洋舰队在关岛全军覆没后,美国就没有退路了。

就已经完工的军舰的数量和战力来说,现在的美国海军。其纸面上的战力,已经超越了关岛海战之时,重新回到了世界第一海军的王座上。

不过美国这个世界第一,暂时还是有不小的心水分的。

军舰是技术性兵种,大舰队更是技术兵种。美国海军最大的问题就是人材断档,新手成堆。

关岛海战和历史上的偷袭珍港对美国海军的伤害完全不能比。前者是几乎全歼美国海军的精华,令其出现了大面积的人材断裆。

美国可以仗着可怕的工业实力,在两年内重新堆出一支更强大的太平洋舰队。但两年的时间,却不够美国人重新培养出一批合格的舰队水兵。这也是目前美国海军仍然躲在大西洋,拼命地进行训练不肯回到西海岸的主要原因。

有钱的美国人。这两年来是玩命般地拼命水手,烧钱无数。

旧金之战后,加上神圣冲击,现在的美国海军已经铁了心要将乌龟流战术进行底。主力舰全部放在东海岸,而在西海岸仅仅放上“不值钱”和“建造速度”快的护航航母充数。

夺回阿留申群岛后,最难受的不是失去了这里的日本,反而是占领了这里的美国人。

美国海军原本的作战计划,只是在阿拉斯加家门口,以攻击阿留申君岛为诱饵,引诱日本人派出航空兵和美国进行空中血拼。大家一起拼飞行员的培养速度。

然而日本方面根本不上当,直接跑路走人。收复这一大块“遥远”的失地后,美国海军反而生出一股“痛苦难受”的感觉。

被收复的最西端的阿图克到旧金山的直线距离,接近六千公里。而到美国西海岸北方的西雅图,也超过五千公里。虽然沿途有“阿留申岛链”组成的陆基机场提供空中支援,但走岛链路线和沿美洲大陆架航线,这条补给路线就会变得更长。

对于拥有“邪神”开地图挂,要维持如此漫长的补给线安全,对美国海军来说。实在是太痛苦的一件事。

以美国今天的生产能力,根本不怕那些护航航母沉没,心痛的反而是船上的水兵水手。有好船也要有好水手,如今正在大西洋里进行艰苦训练的美国海军,各类事故层出不穷,主要的原因也就是下至水兵水兵,上至军官高层,全是一堆的菜鸟。

但是“土豪”美国人烧得起这钱,他们不怕烧油,不怕零件磨损,不怕出事故,甚至不怕死人,每一艘新入役的军舰,都在玩命地训练着水兵,用疯狂烧钱的方式催化这种新手水兵的成熟。

尼米兹有些担忧地道:“这条补给线实在是太长了,日本人将这里全部放弃,他们的战略意图已经很明朗,那就是故意放弃这些地方,拉长我军的补给线,然后趁机袭击。”

杜威总统知道尼米兹想要什么,他承诺道:“那就用笨办法解决问题,从乌姆纳克到阿图克,这一片的岛链,每一座岛,陆航都会派出足够多的飞机进驻,随时给补给舰队提供空中掩护。如果日本人真地想袭击我们的补给线,那就让他们打吧,趁着这个机会,我们也可以让那些小伙子们增加一


状态提示:第454章 可怕的美国和恐惧的英国--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