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颠覆三国记>第1242章 再次出招

这个道理,徐平是心里门清的,但在座的其他人,就未必知道了。看看在座的都是些什么人就知道了,他们经手过家里的经济吗?他们亲手做过一件事情吗?都是高高在上的老爷、少爷,什么事只是动动嘴皮子,办事都是下面干的。这里面的道道,他们可能知道吗?

就是庞尚,以前在襄阳的时候也跟他们一样。直到来到江夏,自己独当一面,经手丐帮的成立和发展,这才与基层有了些接触,对这些事情有了大概的概念,但也只是大概而已。但这个大概,应付此案已经足够。足够庞尚拿起花名册,不过翻一翻,就能找到其中的破绽。而聪明如徐慎等人,却束手无策。实践出真知,就是这个道理。不是聪明还是愚笨就能够解决的。

接下来的验证,结果自然不出意外,严家大获全胜!阚泽面无表情,回到自己的主审位置上,示意双方继续。

严通也没有落井下石,奚落对手一番的意思,得意的宣布己方获胜,花名册不得作为证据使用后,也便闭嘴,把舞台继续留给校事。等待校事的下一轮进攻。

这一回,无论是四族还是东顺阁,都不敢大意。花名册已经让他们出了一身冷汗。若不是庞尚的临战支招,仅花名册一项,就足以打倒严家,绝难翻身。虽然这一关涉险过关,但四族和东顺阁的人心里都在盘算着各自的事情。

为了四处网络兵员,壮大自己的实力,无论是四族还是东顺阁,都是无所不用其极。没办法,大部分的兵源地都掌握在朝廷手中,四族和东顺阁要想常年保持一支稳定的队伍,除了正常的兵源补充外,必须另外想办法。

乱世已经持续了几十年时间,各地的兵源都已经接近枯竭。真正兵户出身的兵源几乎已经绝迹。不但四族和东顺阁这样的小户,就是拥兵大户的朝廷,也不得不另外想办法。办法很简单:有钱能使鬼推磨。你来我这里当兵,我给你发饷。

这样一来,如果不算兵源的制约,可以说谁的财力雄厚,谁就能拥有更多的兵源,从而能够组成规模更大的军队,从而占据优势。

而无论是四族还是东顺阁,都是不差钱的主。所以,他们能给出远超朝廷的价格来招兵。那些有意吃当兵这碗饭的人,也会千方百计躲着朝廷的征兵,投靠四族或者东顺阁的门路。

这个情形,孙氏、四族和东顺阁各自都心中清楚,不过心照不宣罢了。现在徐平搬出严家案来,针对兵源的分配上,显然就是要打破这个默契。如果此案严家真的败下阵来,那就几乎可以确定,江东最基本的稳定因素已经破坏,孙氏与四族和东顺阁之间的矛盾,就无可避免的公开化、尖锐化了。

以孙氏的实力,真要对抗起来,四族和东顺阁当前都是无力抵抗的。所以四族和东顺阁才会如临大敌,一起出现在严家案的庭审现场。

三方围绕着兵源的争端,一直没有涉及到江东另外一个拥兵大户:江东镖局。

论财力,江东镖局背后是襄阳十姓,是夏吟坊,不输他们任何一方。既然他们可以砸钱拼凑军队,江东镖局照样也可以。

而且,江东镖局是一个商事组织,内部治理结构严密,不像四族和东顺阁,甚至也不像孙氏般,以家族为单位,内部制约掣肘重重,有什么事也很难保密。所以,对江东镖局到底拥有多少兵力,无论是孙氏、还是四族和东顺阁,都是在根据他们的判断定一个大约数,没人知道的确切。

江东镖局虽然身在江东,但却归属夏吟坊。动江东镖局,就等于动夏吟坊。孙权不笨,知道这个时候,无论如何不能把夏吟坊牵涉进来。一旦让夏吟坊全力投入江东,江东就没他们孙氏什么事了。得先搞定四族和东顺阁,才能腾出手来对付江东镖局。

可以说,在江东,得以拥有私家武装的这几家,谁的屁股后面都不干净,都怕被揭开了查。现在严家的花名册一出,所有人心中都在胆颤,不知道自己这方有什么把柄捏在人家校事手上。

徐平一阵败退,看不出有什么懊恼的意思,轻轻一摆手,让手下的校事继续。而徐平自己,则干脆闭上了眼睛,轻轻的摇头晃脑,甚是惬意。

这个案子的由来,徐平当然清楚。此案的影响,徐平更是心知。在孙权那边,徐平早就分析过,通过抛出此案来打草惊蛇,看看四族和东顺阁的动作。所以,此案不必急于结案。拖得时间越长,效果越好。

而在夏吟坊这边,可以通过此案的高压,逼迫孙氏和四族、东顺阁之间加快摊牌的节奏,便于夏吟坊从中分化挑唆。

所以,此案的庭审结果不是最重要的,此案本身,才是徐平的目的所在。现在目的已经达到,徐平当然可以选择放松了。

在徐平的授意下,校事们咬咬牙,又拿出另外一份重量级的证据:江东近三十个县城周边的人口情况调查报告。

无论是耕种还是打仗,最可倚仗的资源就是人口。所以,无论是谁当权,都第一时间会选择进行人口普查,登记造册。孙氏在江东已历三世,人口工作早就走上正轨,谁家生了孩子,谁家的孩子夭折,谁家的孩子长大后离开当地,谁家里来了常住亲戚等,各处官员都有记载。

这是各地方官的日常业务,数量庞大,如此规模的案牍摆在任何人面前,都不会有兴趣去翻看几页。

因为数量大,校事也没有选择把这些资料全搬过来,而


状态提示:第1242章 再次出招--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