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来,曹操因为军事上的需要,暗影卫组织扩张极为迅速,各州县都有成组织的暗影卫存在。情报的传递,也有专门的路线,根本不走官方正规驿站。只有非常紧急的情况下,才会使用驿站发朱红信件。
朝廷的驿站系统,见到朱红信,必须确保其最快最安全的送达曹操手中,否则,就是掉脑袋的大罪。
暗影卫的组织架构,外松内紧。外线人员,根本就是普通老百姓,不过是挂个名,连暗影卫这个名号都未听说过,更不可能像朝廷命官般领什么俸禄。
他们的任务,只是留意当地的情报,只有送出有价值的情报,才会领到暗影卫派发下来的奖励。
如果能够送出几件有价值的情报,当地的暗影卫组织,就开始重视这个点,对其进行考察,如果符合条件,就层层上报,吸收其为暗影卫的正式成员。
正式成员与普通外线比,有薪水可拿,虽然不多,到底是组织的人了,过年过节的,也有福利分发下来。
这些正式成员,还是不知暗影卫的存在,只知自己是为朝廷、为曹氏效力。
一般来说,一个普通的县,只有五六个正式成员的名额,而非正式的情报员,数量则没有限制。全看该县小头目招揽人手的本事。
县一级的小头目,一般是县丞,或者胥吏担任,都是在当地有头有脸的人物。同样的,他们也不知道自己是在为暗影卫服务,只知自己在职责之外,干点收集情况的外务,挣点外快而已。
县一级的组织,都算是暗影卫的外部组织,暗影卫对他们的管控,极为松散。同样的,这些外围被发现,被策反,对暗影卫也造不成丝毫损失。
暗影卫的真正核心,只部署在州一级。像荆州这样的大州,暗影卫也不过安排了两三人负责而已。他们的任务,是掌管全州人事、钱财大权、发布情报收集命令、考核绩效等,最主要的工作,是他们掌控着全州所有的情报,通过分析筛选,去芜存菁,择出有价值的情报,上报邺城。
这些人,都是曹氏绝对的核心,由曹操亲自任命。只要对曹氏足够忠诚,曹氏便保全其全家,衣食无忧,子孙后代,官运亨通。
当初荆州大战前,曹操便提前几年,安排程昱负责荆州方面的情报工作。黄顺初出江湖,出使江东时,指使蒯蔡两家,阻扰黄顺前进的,便是程昱。
后来,曹操起了以襄阳为曹氏保障的想法后,便开始考虑将暗影卫付之曹植,由曹植掌管。曹植接手暗影卫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调查墨氏一事。
初接手这个任务,曹植很是挠头了几天。没头没影的事,没有任何抓手,就让他去查墨氏渗透中原的势力分布。这分明是难为人!这让曹植怎么下达情报命令?
墨氏的人也不是脸上刻字的,更不会主动承认自己是墨氏中人,没有任何把手可以凭依,完全就是老虎啃天,无处下嘴。
但曹植不愧是曹植,没有一味的抱怨曹操为难于他。很快,曹植就有了自己的思路。
根据汉室的绝密记载,墨氏中人,谋生手段上,擅长工艺制作;厮杀打斗上,擅长隐身刺杀。
根据邺城暗影卫的分析,上次黄顺在邺城遇刺,就是墨氏刺客的手笔。既然如此,曹植便能肯定:至少,墨氏已经渗透进邺城。
初始得出这个结论时,曹植很是吃了一惊:没想到墨氏已经渗透的如此之深了。但换位思考下,曹植很快释然:邺城是曹氏的核心,换他做墨氏决策人,也会千方百计派人打进邺城。
曹植把自己想象成墨氏大矩子,一番角色扮演后,还真让他抓住点什么。墨氏不会平白派人打进邺城,一定以某种方式,而最大的可能,就是依托邺城的大族。大族家大业大,需要的人手多,墨氏凭借自己精湛的技艺,极有可能蒙混进去。
如果墨氏能够提前部署,打进邺城的墨氏,很可能已经潜伏十几二十年。这些人,除非他们自己主动暴露,否则,曹植天大的本事,也揪不出他们。
在曹植看来,邺城的墨氏,一直很安分,唯一的两次主动行动,都是针对黄顺。虽然他们的动机,曹植很是费解,至今想不通。但并不妨碍曹植捋着这条线,往下侦查。
此前,由于没有当事人黄顺的配合,曹植的侦查,进展缓慢。现在,黄顺回来了,曹植当然不会放过黄顺,是以接风过后,第一时间拖着黄顺,研究此事。
曹植太了解黄顺了,无缘无故吃这么大亏,他肯定有所行动。说不定,黄顺凭借荆州十姓的力量,已经查出点什么来。两下里一印证,进展就迅速的多。
而黄顺,在曹操面前,还显得藏头藏尾,有些话,能不说就不说,但在曹植这里,他却少了很多顾忌,除了自己河西大计没有透露,其他的,几乎全“交代”了。
曹植听得神往:黄顺这一趟定襄行,发生了这么多故事,人生在世,就该如此精彩的活。像自己,活在高墙深院内,活在女人美酒中,回想起来,一点趣味没有。
曹植一时连正事都顾不上提,一叠声的羡慕黄顺人生的多姿多彩。黄顺现在没有跟他讨论人生的兴致,共同对付墨昆的大事要紧。
曹植到底还是感慨了一会,这才打起精神来说正事。
曹植从黄顺的超长故事中得知,黄顺竟然连对手名叫墨昆都打探了出来,还杀掉对方的绝顶高手墨爱,一下对黄顺崇拜的了不得。
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