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谋明天下>第五百九十一章 大散关之战(2)

离开京城之前,杨嗣昌很想到刑部的大牢去看看熊文灿,详细询问中原一带流寇的情形,以及五省总督府能够直接掌控的兵力,同时安慰熊文灿,权衡之后,最终还是作罢了,皇上对于中原的局势很不满意,曾经勃然大怒,熊文灿必须承担一切的责任。

三司会审表明熊文灿必定是重罪,没有翻身的机会。

杨嗣昌从京城出发的时候,没有声张,默默离开。

抵达河南洛阳的时候,时间已经到了三月底。

一路上看到的情形,让杨嗣昌骤然醒悟,京畿一带到处都是饿殍满地,很多的村落看不见人,整个村子都是空荡荡的,后金鞑子入关作战造成的惨状还在延续,百姓和农户根本没有复原,河南境内的情形也好不到哪里去,沿途都能够看见衣裳不振、神情麻木的百姓。

杨嗣昌有了为熊文灿鸣不平的冲动,看样子流寇的肆掠,并非是熊文灿一个人的原因。

不过杨嗣昌无法为熊文灿鸣不平,中原各地饿殍满地,究其原因还是官府出现问题,正是因为百姓没有了活路,才会主动投奔流寇,或者成为流寇的眼线,禀报官军的动静,导致大军剿灭流寇的战斗屡屡失败,或者占山为王,成为名副其实的土匪。

抵达洛阳府城,杨嗣昌详细了解情况,吃惊的发现,不仅仅是守卫洛阳府城的辽东边军军心不稳,包括守卫西安府城的一万多秦军,以及陕西、山西、河南、湖广各镇的军队,军心同样不稳,朝廷没有及时的拨付军饷粮草,军士饭都吃不饱,哪里有心思去剿灭流寇。

军队骚扰百姓的情形比比皆是,军士已经不是杀良冒功,而是直接抢夺钱粮,各地官府也假装看不见,压根不关心百姓的疾苦。

杨嗣昌做出的第一个决定,就是给驻守洛阳府城和西安府城的辽东边军军士、秦军军士分发一部分的军饷,且在请旨之后,动用了地方府库的存粮,保证大军短时间的粮草开销,至于说左良玉与贺人龙,杨嗣昌给他们写去了信函,要求他们服从调遣,齐心协力剿灭流寇。

杨嗣昌的身份不同于熊文灿,还是有一定的震慑力,不长时间,左良玉与贺人龙都回信了,表示服从皇上和朝廷的调遣,只是两人在信函之中,都提到了军饷和粮草的问题,要求朝廷拨付一定数量的粮草和军饷,以保证大军的开销。

杨嗣昌没有给左良玉与贺人龙回信,他已经从熊文灿的奏折之中知晓,左良玉与贺人龙都有了拥兵自重的迹象,两人在信函里面提到钱粮的事宜,无非是想着推脱。

做完这一切,已经是四月中旬,杨嗣昌决定要出征了。

杨嗣昌首选的目标是盘踞在陕西汉中、凤翔一带的李自成。

这是杨嗣昌认真思考、全面筹谋之后做出的决定。

驻扎洛阳府城的近一万辽东边军,驻守西安府城的一万多秦军军士,以及驻扎在延绥一带的总兵贺人龙麾下的一万多军士,这是杨嗣昌能够调遣的全部兵力,至于说左良玉,没有必要长途奔袭进入陕西作战,除非是杨嗣昌手中无兵可调了。

兵不在多,贵在精,杨嗣昌明白其中道理,有三万多骁勇善战的军士,足够打败李自成。

其实杨嗣昌还有一张底牌,那就是三边总督洪承畴,按照皇上的圣旨,杨嗣昌可以调遣三边总督洪承畴,以及洪承畴麾下的军士,包括宣府大同一带的兵力,不过做出调遣宣府、大同、榆林和宁夏一带的兵力之决定,那是要承担重大责任的,毕竟这一带是边关。

至于说辽东驻扎的登莱新军和辽东边军,杨嗣昌没有资格调遣,驻扎南直隶以及南方的大军,杨嗣昌也没有资格调遣。

四月下旬,杨嗣昌秘密抵达陕西西安府城。

新任陕西巡抚宋贤,早就接到消息,在巡抚衙门等候杨嗣昌。

宋贤原来是山西巡抚,熊文灿被押解到京城之后,因为陕西的局势恶劣,宋贤被紧急调到陕西出任巡抚,稳定地方的局势。

举荐宋贤出任陕西巡抚,与杨嗣昌有很大的关系,宋贤担任山西巡抚期间,公正廉明,竭尽全力稳定山西的局势,得到了府州县官吏的一致拥戴,而且宋贤在剿灭流寇方面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让这样的官员去稳定陕西的局势,皇上和朝廷放心。

宋贤是天启二年的进士,为官快二十年,不过和杨嗣昌比较起来,不管是资历方面,还是为官的经历,都有不小的差距。

进入巡抚衙门的厢房,杨嗣昌迫不及待的开口询问了。

“宋大人,陕西总兵官贺人龙近来表现如何。”

宋贤楞了一下,没有马上开口,杨嗣昌如此询问贺人龙的情况,一定不简单。

眼见宋贤没有马上开口回答,杨嗣昌接着开口了。

“宋大人,我受皇上和朝廷的重托,负责剿灭流寇的事宜,你也是关键时刻,出任陕西巡抚,维持陕西的稳定,陕西一地,流寇最为猖獗,你我肩负同样的使命,若是不能够彻底剿灭陕西的流寇,你我都无法向皇上和朝廷交差,我初来乍到,不熟悉陕西的情况,不过贼首李自成过于的猖獗,没有时间等候了,我已经决定,首先剿灭陕西的李自成,接着转战湖广,剿灭张献忠。”

“李自成占据了陕西的汉中和凤翔,企图进攻西安府城,此番剿灭李自成及其麾下的流寇,贺人龙所部为先锋和主力,所以我才会询问宋大人,贺人龙的情形究竟如何。”


状态提示:第五百九十一章 大散关之战(2)--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