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卡捷琳堡以西以及西南地区,是沙俄自东向西的第一个密集的城市群落,西北的城市不多,东欧平原上的城市,大多聚集在叶卡捷琳堡正西、西南地区,以叶卡捷琳堡为依托,进军西南屠戮沙俄也是杨猛的既定策略。
三百多万人的军队,看似不少,但真正对上沙俄这个庞然大物,还是不足够的,但杨猛这边胜在进军的速度快,三个月之内,打下千里地盘,屠戮个几千万人,在杨猛看来并不是什么难事儿,三个月之后,整个沙俄怕是会群起反抗,那个时候,才是真正的苦战。
苦战之中,将八旗军队投入,五十万人,怕是一个月就能打的干干净净。
杨猛敢如此进军,也是有所依仗的,他的依仗就是如今的兵器水平,步枪、火炮,如今的世界虽说大多数国家都普及了火器,但冷热兵器的交换,仍旧在继续,没有速射炮、机枪、飞机、坦克,这些现代兵器,单靠步枪与前装火炮,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都受到了很大的制约,军队的人数,才是胜败的关键。
进入叶卡捷琳堡以西的三百万军队,蒙古的人马占了百万之数,西亚的人马占了百万之数,真正属于大清的青壮,不过六十余万,这还是历次增兵的结果。
与真正的西北军相比* ,蒙古军与西亚军队的年龄层次,要复杂的多,但无论老少,这些人都是经过军事训练的,都是可以开枪射击的。纸壳德莱赛。虽说不是世界最先进的步枪。但与沙俄的制式武器相比,优越性还是极大的。
不说以骑兵为主的蒙古军团,单单是杂牌的西亚军团,两倍的数量,就能挡住沙俄的精锐军团,军队的人数太少或是太多,都不好使用什么战术的,面对汹汹百万人的大军。一切战术都不是立竿见影的,沙俄想要应对步步为营的几百万的大军,短期看来是根本不可能的。
没有英法等欧洲国家的支持,沙俄想要组织一支,可以对抗侵略的军队,也是根本不可能的,若是沙俄不想亡国,如今最好的选择,就是保持军力,后撤。一旦与杨猛的百万大军对上,沙俄的灾难就要真正降临了。
打消耗战。第一个打不起的怕就是沙俄了!
进入东欧平原的大军,以几十万西亚步兵为先锋,几十万蒙古骑兵为后盾,以势不可挡之势,扑入沙俄的腹地。
迎面而来的几支沙俄军队,根本挡不住这样的攻势,除了溃败就是全军覆没,依靠着缴获的沙俄地图,真正的屠杀,以城市为点辐射乡村,在沙俄的土地上掀起了浓厚的血浪。
沙俄早大清一步,进入了冷热兵器交换的时代,热兵器的引入,也在改变着城市的布局,与大清的城市不同,沙俄的城市,多半是没有城池的,城市无坚可守,面对数量庞大的军队,就只有被屠戮的份儿。
城市失守之后,下面的小镇、乡村更是不堪一击,大军夺得几个城市之后,就会回头慢慢的屠杀沙俄的百姓,以步兵为封锁线,以骑兵为屠杀主力,这样的作战方式,手无寸铁的百姓,根本没有能力阻挡。
一个月的时间,左季高尚在回京的路上,鬼子六的大军刚刚走了三分之一的路程,曾涤生这边却已经攻陷了近二十座城市,千余里方圆的地盘,已经到手,屠杀只是战争的第一步,对于沙俄腹地,杨猛并没有占领的意思,这里的土地,即使占领了将来也是蒙古诸王的地盘,他在乎的是如今这些土地上的财富。
千里为官只为财,千里征战也是为财,西伯利亚足够满足杨猛的胃口了,东欧不是杨猛的盘中餐,东欧的财富才是。
沙俄是强国,即使失去了西伯利亚地区,沙俄依旧是强国,灭掉沙俄,如今的大清有一定的条件,但也只是有一定的条件而已,真要这么做了,只怕沙俄灭不了,四分五裂的却是杨猛身后的国家,欧洲世界是不会允许沙俄被灭掉的,一旦挑起了大清与欧洲世界的冲突,以如今的条件,只能是大清被四分五裂。
面对整个欧洲,海上没有任何的优势,陆战人多的优势也会被整个欧洲的军队吞没,几百万上千万陆军,沙俄拿不出来,但欧洲拿的出来,整体的军事水平,大清依旧落后于欧洲世界,死磕,最终死的只能是大清。
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沙俄,欧洲世界,无论是英法奥德,都是喜闻乐见的,只要杨猛这边不过分的占领沙俄的领土,只要沙俄还有喘息的能力,欧洲世界,就不会直接参与到战争中来,见好就收,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国家级的劫掠,本该修一条铁路的,但时间上不允许,好在叶卡捷琳堡距离哈萨克不远,陆路运输也算是能支撑大规模劫掠物资的运送,哈萨克的人口也不少,而且他们对沙俄并不待见,付出一定的劫掠物资,完全可以动员起绝大多数的哈萨克百姓来参与物资的运输。
哈萨克多游牧族群,无论是牛马都能参与物资的运输,只要组织得当,再多的斩获,都可以运出沙俄境内。
近三百万大军,一个月之中,创造了第一个千里无人区,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或许军队还有再战的气力,但身在京师的杨猛,却下了停战,收拢物资的命令,千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乌拉尔山脉以西的地盘,占得再多也不是自己的,还是能实际到手的物资更重要一些。
曾左突破叶卡捷琳堡的时机很不错,正是沙俄的农作物青黄不接的时候,这意味着,几个月之后,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