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红色莫斯科>第2004章 巴格拉季昂行动的开始

进攻的日子到了。

进攻开始前,部队严格按照罗科索夫斯基的规定,完成了观察所的设立工作。

在规定中,师长的观察所离部队冲击出发位置500~1000米,军长的观察所离冲击出发位置2公里,集团军司令员观察所离部队攻击出发位置3公里。

距离进攻开始还有一个小时,索科夫就早早来到了自己的观察所,他准备在这里观察部队是如何通过沼泽的。

和索科夫一同待在观察所的还有别尔金上校,随着进攻时间的临近,他的心情也不免紧张起来,他试探地问索科夫:“米沙,你觉得我们今天的进攻会成功吗?”

“别尔金,我不是曾经告诉过你,”索科夫扭头望着别尔金说道:“方面军的部队早在六月中旬就占领了出发阵地。在两个突破方向上都保证了对敌人的优势——兵力是敌人的3~4倍,大炮和坦克是敌人的4~6倍。除看拥有能合围敌人部队的强大快速集群外,还有2000多架飞机对我们的进攻提供掩护和支援。”

在后世的各种资料里,都把巴格拉季昂发起的时间记录为6月22日,也就是巴巴罗萨行动的三周年纪念日。但身临其境的索科夫,却知道这个时间并不准确。

首先发起攻击的是身处德军后方的游击队,他们从6 月19 日夜至20 日晨,动用了包括150 个游击旅和49个独立游击营在内的十四万三千人。他们在中央集团军群后方地域攻击了各种常见目标:铁路枢纽、桥梁、修理站、仓库和通信设施等。

仅仅在第一个夜晚,他们用简易爆炸装置实施了至少9600 次攻击,瘫痪了从前线到明斯克和其他西方地点,破坏了1000 多个交通节点。

在第二个夜晚他们又以2500 次爆破扩大了战果,使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的后勤交通被切断了24 小时以上。

第二阶段进攻开始于6 月21 日夜至22 日晨,苏军航空兵对德军后方目标实施勐烈轰炸,重点还是其交通和后勤网络中的薄弱环节,同时苏军各侦察营也在精心协调下发起攻击。

正是因为苏军投入航空兵和精锐的侦察部队,才再加上战斗颇为激烈,德国守军就认为这标志着苏军总攻的开始。因此在传统上,德方史料和几乎所有依据德方叙事建构的英语史书都把6 月22 日定为“巴格拉季昂行动”的开端。

实际上,苏军的正式进攻要等到6月23日早晨才开始,因为直到此时,苏军的主力部队才正式加入战斗。

为了化解别尔金在等待时的紧张情绪,索科夫开始和他闲聊起来:“别尔金,要知道,我们这次是用四个方面军的部队,来对付德军的四个集团军,至少从纸面上来看,我们占据着军队的优势。”

“四个方面军对四个集团军?”别尔金有些好奇地问:“哪四个方面军对哪四个集团军?”

“罗科索夫斯基大将指挥的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对瓦尔塔·魏斯将军指挥的德军第2集团军。”

“扎哈罗夫将军指挥的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对汉斯·约尔丹将军指挥的第9集团军。”

“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将军指挥的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对库尔特·冯·蒂佩尔斯基希将军的第4集团军。”

“巴格拉米扬将军指挥的波罗的海第一方面军,对格奥尔格·汉斯·来因哈特将军多的第3装甲集团军。”

“这次的‘巴格拉季昂行动’和以往不同,它将不再是一系列互不相干的正面进攻,而是集中多个方面军攻取特定的重要目标。

例如在北面,巴格拉米扬的部队和切尔尼亚霍夫斯基的部队,将针对德国第3 装甲集团军合作展开向心攻击,与此同时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和扎哈罗夫也将对德国第4 集团军如法炮制。

另一方面,在最南端,我们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将在罗科索夫斯基大将的指挥下,承担多项任务。首先,用两个军牵制住德国第2 集团军,然后在方面军右翼集中力量打击德国第9 集团军,最后还要让左翼做好准备,以便向东加里西亚的北乌克兰集团军群发动第二阶段的突击。”

“米沙,”别尔金等索科夫的话告一段落之后,开口说道:“虽然我觉得罗科索夫斯基大将是一名最有才华的指挥员,但同时要兼顾三个方向,我还是很担心,他是否有能力达成设想的目标。”

索科夫抬手看了看时间,见距离炮火准备还有一段时间,便拿出纸笔,在上面画示意图给别尔金看:“别尔金,为了你对巴格拉季昂行动有更加直观的认识,我给你画个示意图。”

“你瞧瞧,战役打响之后,将是波罗的海沿岸第一方面军和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的右翼,对付德军的第3装甲集团军。”

“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的左翼和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对德军第4集团军。”

“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的右翼,对付德军第9集团军。”

“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的中央集团,对付德军的第2集团军。”

“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的左翼,在后续战役中,与德军的北乌克兰集团交锋。”

“米沙,你说的我都懂。”别尔金有些忐忑地说:“但关键德军的兵力部署情况如何,你们都搞清楚了吗?”

既然巴格拉季昂行动很快就要开始,就也不存在泄不泄密的问题,索科夫索性把自己这段时间所了解的情报,一股脑地说给别尔金听:“在我们的主攻方向上,德军第3 装甲集团军、第4


状态提示:第2004章 巴格拉季昂行动的开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