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青春校园>华夏海权>第四百七十六章 如何收场

战争进行到现在,是个人都知道远东的战争已经大局已定了,剩下的就是看北洋能否赚的更多一些,俄国人能否少损失一些的区别了,伴随着远东舰队被彻底打成室兰港存在舰队,俄国已经失去了任何可以牵制北洋强大舰队的力量从库页岛到南中国海的广大区域彻底成为了北洋舰队的后花园!而陆军呢,俄国陆军的南下军团在内蒙古被北洋直隶驻军堵住,空耗补给徒增伤亡。东北战区的北部军团的数万部队在野战中被北洋东北武卫军主力部队打的找不着北,最后一支成建制的力量被包围在海兰泡附近。唯一成建制保留的军队就是在海参崴要塞附近的陆军和海军要塞守备部队,但是这支部队也已经成了孤子只能困守要塞,不能指望有更多的作为了。

面对已经是必输的结局,无论是沙皇尼古拉二世还是库罗帕特金亦或者在室兰港的马卡诺夫都已经承认了这个结局,但是输多和输少还是不一样的,所以激进的一派以沙皇尼古拉二世为首,决定在打了几个胜仗后再进行和谈。根据这位徐大人的过去表现,尼古拉二世知道,如果此时停战的话,对方的条件绝对相当苛刻,不仅现在北洋占领的俄国领土要不回来,恐怕没占领的地方也会丢掉,因为在利益达到最大之前, 即使俄国人想谈,徐杰也不会和他谈!尼古拉二世虽然比较差劲,俄国政府也和高效廉洁不沾边,但是比清政府还是有良心多了!至少割地的事情俄国人会极力避免。

同时还有一个原因让尼古拉二世决定继续打下去,那就是根据俄国人的估计,北洋的战争潜力已经被压榨干净了,剩余的力量和资金物资已经不足以支持下一阶段的战斗,北洋已经达到了这场战争中的巅峰状态,在随后的战斗中,北洋必然会随着物资和军力的消耗而走下坡路,而尼古拉二世决定再给南下直隶的部队增加一个骑兵师的兵力。看能否打开局面!而在东北,俄国已经没有力量继续派出更多的部队去增援远东的孤军了。但是尼古拉并不像让远东的俄军碌碌无为的渡过战争的剩下时间。

“虽然发动进攻已经不可能,但是依托符拉迪沃斯托克的防御工事应该还是没问题的。”在听了陆军部对于海参崴的防御介绍后,尼古拉二世这样说道。然后他就和一票主战派官僚制定了一个引诱北洋军队主动攻击海参崴的计划。殊不知,这正中北洋下怀,徐杰正准备拿海参崴开刀呢!

“陛下,绝对不能让北洋进攻海参崴,那将是一场灾难。我们在北海道的局面已经十分危急了,如果海参崴再丢掉的话,我们在远东就没有一个出海口了!”虽然身为陆军,但是库罗帕特金还是站出来阻止尼古拉二世的计划。

“海参崴的内部核心要塞都是用钢筋混凝土构筑的,配备有大量的机枪和8寸、10寸要塞炮,而北洋陆军最为强大的火炮也只有8寸炮,那些笨重的11寸和19寸重炮根本无法从要塞中运走,我们占据绝对火力优势!而且我还有数万英勇的士兵,难道你认为北洋可以攻破海参崴的防御吗?”尼古拉二世怒目而视!

“陛下,别忘了。北洋那位实际的掌控者可是海军出身,现在北洋海军已经彻底击败了远东舰队,他们可是有近50门8寸以上舰炮的,这些火炮提高仰角后攻击要塞可是相当有威胁的!马卡诺夫将军建议尽早停战就是考虑到北洋很有可能对海参崴下手。”库罗帕特金有些焦急的说道。

“我们只要守住符拉迪沃斯托克就可以了,明白吗?我们要让这座要塞成为一个血肉磨盘,让北洋陆军尽可能的出更多的血!我会在合适的时间段和北洋进行谈判的。我们今天削弱北洋,那么在明天才可以获得更大的优势。好了,这个计划我已经签署了,你们准备去吧!”尼古拉二世粗暴了打断了库罗帕特金的话语,直接下达了命令。

而就在尼古拉二世想拼死一搏然后来个咸鱼翻身的时候。清国内部也悄然发生了变化,在北京城附近打死打活的战了几个多月的帝后两党早就没有力量在去攻击对方了,实际上没有打那么长时间,在开始的数周时间里看。双方竭尽全力攻击对方,但是因为实力相当,后党的军队多,而袁世凯的部队训练有素,所有打来打去谁都没有占到太大的便宜,而在数周苦战没有获得任何实质性突破后。战前囤积的大量物资被消耗的七七八八,军队损失惨重,在这种情况下,双方理智的选择以防御为主,静观其变。

慈禧太后等待是有原因的,卖国条款可不是白签的!俄国人已经派大军增员过来了,好吧,信道已经被控制的光绪根本不知道俄国人的骑兵已经被挡在了内蒙古。而北洋也会选择性的让一些情报送达到北京,比如说,让慈禧太后知道北洋已经和俄国开始了全面的战争,误让慈禧太后以为北洋在这次政变中是站在他们一边的!

就这样,帝后双方都为了一个虚无飘渺的支援而坚持着,光绪依靠俄国人,而慈禧则幻想着北洋可能会支援他们,直到2个月后,双方的支援依然没有丝毫的音讯,这个时候,无论是慈禧太后还是光绪皇帝才发现其中的蹊跷,而在稳定了内蒙古战场后,李鸿章也终于开始进行扫尾工作了!

首先对慈禧的部队展开清剿,因为慈禧的大量物资原先都是通过北洋的渠道提供的,对于现在荣禄手下的部队,李鸿章自然知道虚实,经过长时间的消耗而无法


状态提示:第四百七十六章 如何收场--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