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青春校园>华夏海权>第六百三十八章 余波

爪哇海战即使算上随后的港口攻防战也不过数天而已,但是这场算不上波澜壮阔的海战却包含了当今世界海军所关注的所有要素!快速无畏舰之间的对决,次级主力舰和主力舰之间的差距,以及轻型战舰的交战,对了还有潜艇的巨大威力,如果单纯论击沉的吨位的话,三艘潜艇的战绩也就比龙泰战斗群稍微查了一些,当然了一个打的是民船一个打的是军舰,难度等级是不一样的。

伴随着爪哇海战的结束,各国海军部也通过各自的渠道掌握了这场海战的部分细节。而让各国海军高层最为关注的则是龙旭级战列巡洋舰和俄荷两支无畏舰队之间交手的情报。而进过一番分析后,各国海军之间可谓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在英国海军部的会议上,费舍尔爵士可谓是意气风发。“爪哇海海战证明了我们的思路是正确的,足够的火力和航速将成为决定战争胜负对方关键,龙旭号的侧弦主装甲只有8寸,但是凭借比对方多了2门的重炮,以及优秀的官兵和射控技术,龙旭号成功了击退了埃森的舰队,随后又打退了荷兰人。我想这场海战为我们将来的海军规划指明了方向,我们有必要继续沿着这条胜利的道路走下去。”

而就在费舍尔爵士还没有回味完自己刚才的讲话的时候,杰里科,这个英国皇家海军中新升起的新星第一次对费舍尔发动了正面的挑战!“华夏海军的战舰从来就没有轻视过防御,这也是为何华夏海军的主力舰可以在一次次激烈的海战中生还的重要原因。龙旭级的侧弦装甲虽然薄弱,但是它有厚重的穹甲可以为战舰核心舱提供足够的防护,而即使这样,在面对荷兰战舰的27450l主炮的时候,也一度打的险象环生,如果不是最后林将军孤注一掷,恐怕龙旭号会因为进水过多而战沉,穹甲虽然可以保护核心舱,但是在激烈的交战中。一艘战舰即使核心舱完成,依然会因为侧弦或者非重点防护区破损严重而战沉,这个结论在托马斯上校的报告中被重点标注出来了,所以我认为。我们必须重视防护。”

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斗在英国海军部中展开,以费舍尔为首的战巡派和以杰里科为首的均衡派之间的争执终于明面化了。双方为每一艘计划舰不断的争吵。为是增加一门火炮呢,还是增加侧弦主装甲的高度和厚度争吵不休,整个造舰计划也因为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而延迟不少,一时间谁都说服不了谁。

而与英国隔着一个北海的德意志帝国对此却并没有太过介意。当爪哇海海战的情报被送到提尔皮茨的办公桌上的时候,这位德意志帝国海军的首脑最为遗憾的就是龙泰级快速战列舰并没有能够和荷兰人的七省级快速战列舰交手。龙泰级代表了德意志帝国造舰的最高水平,而七省级则是法国人的杰作,作为世仇,提尔皮茨很想看看双方交战的结果。

从结果上来看,华夏海军的龙旭级战列巡洋舰在此次战斗中大显神威。 其堪比正规主力舰的火力,还算合格的防护,以及超高的航速让这级在英国建造的战舰一时间名扬四海!就连威廉二世都曾经在御前会议上问提尔皮茨:“我们是否也需要这样的战舰,而不仅仅是龙泰级快速战列舰和龙兴级战列舰这样的重装骑士?”

对于这个问题,提尔皮茨心中不由的有一丝动容。龙旭级堪称世界上最快的主力舰,而且拥有犀利的火力,即使在打不过的情况下也能迅速抽身,而在占优的情况下可以追击敌舰。而龙泰级虽然披坚执锐,但是速度优势并不是很大,所以为了消灭2艘装甲巡洋舰都需要几经筹划。浪费了大量的时间。

在提尔皮茨心目中,德国舰队不能仅仅是一支守成舰队,为了消灭对手,在情况有利的时候必须可以追上并且摧毁,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德国舰队在拥有了龙泰级和龙兴级这样的战舰组成的钢铁长城之后。是不是也应该有一支类似枪骑兵这种动作迅速,火力凶猛可以追杀逃敌的存在呢?

这场战争高速德国人,主力舰只见的交战是相当漫长和激烈的。如果对方防护优良的话,在不利的情况下撤退。航速相近的战舰根本无法在对方撤出战场之前将对手消灭掉。只有冲上去然后依靠持续不断的打击才能最终摧毁对手!可是很显然,龙泰级快速战列舰的航速稍微差了一些,而龙兴级就更不用说了。除非先把对手打减速了否则的话对手想走一点办法都没有。但是同时德国主力舰的稀缺性还是让提尔皮茨下不了决心。毕竟德国不是英国,在陆地上还要应对法俄这两个陆军大国的夹击。

除了主力战舰之外,另外让提尔皮茨茅塞顿开的就是潜艇了,“三艘加在一起造价连一艘轻巡洋舰都不如的潜艇居然可以在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中就把数千人送进海底。这种高效性让人赞叹不已,我们需要大力发展这种兵器,我们要让对手知道,即使公海舰队没能打破对手的封锁,我们依然可以勒紧他们的生命线并且迫使对方屈服!”提尔皮茨在给海军造船部的训令中这样写道。

于是德国海军开始正式展开大型远洋潜艇的研制工作,德国海军将这种新式潜艇的吨位订到了500吨以上,并且要求至少可以装载10发以上的鱼雷。同时对续航力也有了新的要求,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是德国海军潜艇部队走入深海的开始!同时德国海军也在寻求和盟友的合作,在德国海军的计划中,德国潜艇


状态提示:第六百三十八章 余波--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