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青春校园>华夏海权>第八百四十二章 调停与阴谋

英国人绝对不相信自己一句话就能让美国人停下来,美国人也许现在确实对这些岛屿没什么想法了,但是美国人绝对会以一种强硬的姿态来面对华夏。而双方都强硬的话,就需要给彼此找一个合适的台阶下。而英国人认为为了避免远东的局势向不可控的方向发展,自己有必要为这两个大国做一个台阶!“当今世界第一强国”调停够给面子了吧。

作为已经延续数百年的殖民帝国,英国人在外交领域的手腕绝对可以用精湛两字来形容。因为华夏和美国之间的底线差距巨大,所以直接让双方罢兵是不可能的。但是却可以采取一个双方都可以认同的办法,即暂时停止对前沿的力量投射,美国人虽然少一艘主力舰,但是辅助战舰占优,拥有几艘装巡,虽然这东西在决战中没啥大用,但是现在不是夺岛吗?对于华夏海军的轻巡洋舰来说应该有优势。这样一来,限定了舰队的规模,闹大的可能性就会小一些。同时也可以让双方冷静下来,想想怎么收场。

英国人的想法不错,而实际效果呢?也确实不错!华夏海军距离前线很近,本来就占了地理上的优势,而且自己前方舰队比对方强上不少。在这种既可以限制冲突程度,同时可以保持优势的情况下就接受了英国人的提议。而对于美国人呢?威尔逊之所以大张旗鼓的选择支援,就是怕前方舰队吃亏,而现在,虽然吃了一点亏,但是至少保证了均势。而且更重要的是美国人需要时间去准备。所以也暂时接受了英国人的建议。就这样,美英两国的主力舰队都没离开现有基地。华夏舰队驻扎在高雄港,而美国舰队依然在西海岸。

虽然双方没有继续派遣舰队,但是已经派出的舰队可是在忙活啊,对于华夏已经占领的岛屿美国人没啥想法,但是为了保住目前依然在美英控制中的岛屿。美国人可是很上心的。双方似乎打成了默契,都不适用可能导致冲突加剧的火器,不过双方会用冷兵器切磋一下,比如说棍子什么的。当然了。这些都是小事,真正考验一国海军的水平的是对岛屿的封锁和反封锁。

有些岛屿还没有被占领,有些岛屿上面没有足够的给养。在这种情况下,双方都需要派遣运输船进行运输。而这时候,这些负责运输和封锁的轻型战舰就要表现一下了。如何将对方驱离航道,如何在情况合适的情况下进行有效的冲撞,双方在地面上用冷兵器进行交流,在海上同样用船首进行交流!

美国人的装甲巡洋舰吨位巨大,而华夏海军的轻巡洋舰则更加灵活。碰上能撞过的就撞,撞不过的就躲。如果有人能在空中俯瞰几个冲突地区的话,就可以发现,双方战舰犹如古代的骑兵一般在海上快速机动,并且时不时的做出撞击的动作。而这种情况如果继续发展下去的话,那结果依然有玩打的可能。美国人的装甲巡洋舰做的更加激进。而华夏海军则把一些吨位够大的民船征调过来作为“冲击巡洋舰”!吨位1万5的装甲巡洋舰面对吨位2万多吨的民船真撞起来也不占什么优势。毕竟这个位面的战舰已经不带冲角了。

虽然双方都在极力克制。但是结果依然有继续恶化的势头,在短短的一周时间里,华夏海军和美国海军就各有3艘战舰被撞的回船坞进行修理了,而双方岸上人员的交手也出现了一批伤者,于是乎,英国人又来了,打着中立的名义救助双方的伤者。

“这样下去不行,虽然双方限制了前线舰队的规模,但是这种冲突已经充满了火药味。如果是平时,大英帝国不在乎两者之间的冲突。但是现在,我们不能让美国的目光从欧洲转向亚洲,更不能让华夏共和国与同盟国结盟,我们必须尽量中止这件事情。如果在明年。我们不能获得美国更为有力的支援,我们在战场上的形势将十分被动。美国人已经把原本给船队护航的力量调往了太平洋,这让德国潜艇的袭击效率高出了两成。”面对双方愈演愈烈的冲突,杰里科在给英国内阁的报告中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英国人也想尽快结束这种危险的局面,因为无论是哪种情况发生,都是大英帝国不愿意看到的。就在英国人向着下一步如何给这两个大国降降温的时候。有一个已经被列强们遗忘的国家又开始蠢蠢欲动了!这个国家就是在数次战争中几乎流尽了血,就连北海道目前还在俄国人控制下的日本!

当华夏共和国和美国人产生冲突后,最高兴的除了同盟国之外,就是日本了!现在终于又有一个庞然大物去挑战华夏共和国了,作为一个被压制的几乎透不过气来的日本来说,还有什么事情比这个更好呢?而且这次来到是美国,美国可比当年的俄荷强大多了,美国拥有超过华夏的工业能力,同时海军总吨位也占优。这在日本看来是一个很好的扳倒华夏的机会啊。

当然了,至于美国人是否会为了万里之外的几个岛屿和华夏展开一场全面战争,在和华夏开战后,如何对待日本?这些问题日本人连想都没有想,亦或者说他们认为他们想的就一定是美国要做的!日本人想事情从来就带有太多的主观了!这个在那个位面上也是这样,比如说九段作战中用鱼雷在超远程上进行夜袭。93酸素鱼雷从射程和速度还有威力上来讲确实不错,而且作为到了终战美国都没有超越日本的唯一方面,日本鱼雷确实有自傲的资本。

但是问题是,就算再先进,也有一个


状态提示:第八百四十二章 调停与阴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