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鸿贵及一帮同僚们如今自然留的都是短发了,而这也是宁波公务员和军人阶层共同的特征,而民间的剃发习惯也是在他们这群人的带动下,自然而然地形成的。这可比起清廷当初强制所有人剃光头发,只留头正中心那一撮毛要温和多了,也更容易让人接受。
当然了,年轻人愿意剃发,除了上述这些上行下效的原因之外,当然也少不了东岸人二十年来对宁波府卓有成效的治理。随着对外贸易的不断深入,大量白银流入了宁波府(九个县,加上新得的新昌是十个县),地方经济受到刺激,开始逐渐发展了起来,再加上东岸制度带来的红利,使得宁波府过去二十年间取得了相当程度的发展,人民百姓成了最大的受益对象。而既然他们得到了好处,那么东岸人推行的各种东西,才会有那么一点吸引力。
不过即便如此,如今习惯剃发、喜欢穿东岸服饰、愿意写简体字、说普通话的人,仍然多集中在定海港和鄞县这两个最繁华和富裕的城市,至于其他县份和广大的农村地区,则依然是保守人群占了大多数,由此可见移风易俗之艰难,在大笔金钱砸下、大批干部投入、二十年苦功之下,仍然效果极其有限,这使得东岸人进一步认清了改造中国的困难!他们的这点力量,即便南美二百万人全数来到,估计不出两代人,就会被中国强大的传统惯性给同化得渣都不剩,最后再度一切恢复原样。
“溪口镇作为一个重要的交通节点,现在人口也是非常之多了,工商业也还可以。曾几何时,这里还是我军与清军的拉锯前线呢,现在却成了一个繁华的镇子,由此可见,天命确实在我大东岸,鞑子奈何我不得。”闵鸿贵拈起店家端上来的一盘糕点,一边吃一边大发感慨:“这次我等去了新昌县,也要外修兵事、内练苦功,争取将那里建设成一个抵抗清军的桥头堡。咱们南方开拓队的地盘多少年没扩大了,绍兴府就是现成的突破点,现在得了新昌,日后难道就不能兵进嵊县吗?而既然夺了嵊县,难道就不能北上夺了上虞,威胁与我军对峙的清军主力的侧翼吗?到了那时候,我们大可以在海军的配合下展开行动,清军应对起来可就相当被动了。溪口镇到了那时候,大概也会成为一个后方的物资生产基地吧,真是前途无量呢……”
事实上确如闵鸿贵所说,如今溪口镇在大力建设之后,确实有着和其他地方不一样的样子了,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这里的手工业者非常多。就闵鸿贵他们一路上看来,箍桶的、冶铁的、锻造的、制皮的,三百六十行那是应有尽有。将来万一前方有事,军需品自然是从定海港一带运来了,但一些其他方面的物资,倒是可以委托溪口镇本地的手工业者们生产了。
毋庸置疑,手工业者在东岸人的统治下从来都是较为富裕的群体,因此面向这些手工业者、商人的娱乐行业在溪口镇近些年也渐渐发展了起来,尤其是一些明显是从本土学来的东西,还颇受本地人的喜爱呢。
比如,溪口镇内就有一个来自黑水的马戏团,该团不知道从哪捉了诸如熊、豹、大蟒蛇之类的野兽,然后整天展览,收取门票钱,非常受当地人的欢迎。甚至于,最近听说他们正打算花钱从海外购买一些宁波人没见过的“珍禽异兽”,然后过来展览,以牟取利润。这些人乐观地预计,在手工业者扎堆的溪口镇、商业极为繁华的定海县以及公务员聚集的鄞县,他们的马戏团应该能够大赚特赚,因为这三地都不缺有消费能力的人。
再比如,有人用光滑的木板拼接了一条长达60米的滑梯(两侧有挡板保护用户的安全),被经营者称做“滑大山”。这个娱乐项目不但很多孩童极为喜欢,就连不少大人有时也去过一把瘾,让人惊讶无比,同时也可看出工商业发达地区的风气之开放程度。
闵鸿贵这些年也读过不少有关东岸的书籍里,心里面对中国的落后是极为惋惜的,同时也明白要想进步,那么就必须革新旧的传统和文化,即必须在文化层面掀起一场被东国人称之为“革命”的东西,否则一切都无从谈起。而若要革新文化,在不想造成社会剧烈动荡、思想混乱的情况下,就只能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方式来影响了。
过去二十年间的宁波府,无疑就是在经历着这种潜移默化。闵鸿贵作为宁波府的中上层干部,曾经有幸在鄞县参加过一次舞会。该舞会的参与者多为出身自东岸本土的干部,很多人甚至是兵团堡的学生,另外还少量邀请了诸如闵鸿贵、吕方、胡驰等有头有脸的的本地干部。在那场被称做“交际舞会”的活动中,闵鸿贵真是大开眼界,并很快接受了这种新颖的交际方式,虽然宁波当地也有很多人痛斥这种舞会是“骄奢淫逸”、“颓废放荡”的象征,但作为一个思想开明的干部,老闵可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并且隐隐希望东岸人带来的新鲜事物能够尽快涤荡中国大地上原本已经逐渐僵化的思想、文化,让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能够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