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网络游戏>农业中华>第八十三章 基因与进化

微生物研究所,他们一直在观察一些微生物在繁殖时的变异情况。

最早是水稻研究所在水稻选育的时候,发现水稻并不是把水稻种类区分开就行了的。因为一些水稻会在第二年发生变异,即便是水肥条件都很好的情况下,也会如此。开始他们以为是杂交而导致的,所以杂交水稻现在成为了水稻所最重要的培育和种植方式。

但是也有死心眼的,水稻所的孔伊宏非要弄出纯种的水稻。他在实验室里对水稻的生长环境做了严格的控制。

但是在一代两代后,水稻还是出现了分化,也就是出现了变异品种。

所以孔伊宏认为控制繁殖的染色体绝大多数可能会自动复制,但是在少数点上会出现一些突变,这是导致植物变异的原因。不过水稻是一种高等的生物,它太复杂了,不好观察。

孔伊宏就转到了微生物研究所,主要研究水稻白枯叶病的黄单胞菌,结果他发现这种单细胞生物就在极快速的变异,但是只有少数几种才会致病。

这种病菌越是长势好,叶面越是肥硕的水稻,越容易致病,给水稻病虫害防治和高产水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后来他和同事们一起分离出了两种不同的治病病菌种群,一种是白枯叶病菌就是黄单胞菌,一种是条斑病菌被命名为黄黄单胞菌。他们发现这两大种群不管怎样变异,其中的一种化合物是不变的。他们研制出了检测的试剂,用以区分两种不同病菌。进而推断出,有些导致变异的化合物可以通过遗传而传给下一代,这就是基因。

但是另外一组研究人员发现,导致水稻的黑条矮缩病的竟然能够通过细菌筛选,也就是说,致病物可能不仅有细胞,而是介乎细菌和化合物之间的致病病毒。

这和医学院对于麻疹和疱疹的致病病毒研究算是殊途同归。

于是,微生物所试图分离出这些更为简单的病毒核素,而在一次用x射线进行照射观察中,他们发现是一种呈螺旋结构的化合物,只是这种螺旋结构的核素非常长,由许多核苷酸经与磷酸基团的联结串联在一起。他们认为这就是导致生命的核素,称为螺旋核素。

他们用最新的电子显微镜和拍摄技术拍摄螺旋核素的彩色照片。

然后他们发现对黄单胞菌和黄黄单胞菌的螺旋核素中,绝大多数都是相同的,而被试剂染色的分子的分布点几乎是固定的。之后他们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拍摄分析工作。

张春听到他们的报告中认为,绝大多数的生命体的基本核素都是这种螺旋核素,区别就是长短不同。最简单的病毒只有两三百对。就能够形成基本生命形态,也就是稳定的复制繁殖。但是比如复杂的比如水稻,他们认为最少有八种以上的螺旋核素。每种都有四百多对。

他们正在研究每一种水稻的这些螺旋核素到底有什么不同。并试图绘制他们的分子图谱。

当然他们要从最简单的病毒图谱来进行绘制。

孔伊宏认为,这些螺旋核素在复制过程中,并不能完美复制。而是因为各种原因配对磷酸基团会发生变异,哪怕只是极微小的变异,就会让病毒的特性发生重大的改变。黄单胞菌和黄黄单胞菌的基因变异就非常微小。但是导致的病害区别却非常大。而如果找出了这些变异点,用人工干扰的办法,就能够使这种病菌去毒。

但是也有研究员认为,人工干扰并不能解决问题,因为这种变异无时无刻都存在,你干扰了一种,就难免会产生另外一种。你根本不知道下一个变异是什么。所以观察这些病毒在高等生物体内引起的变化才是研究的关键,因为高等生物的这种螺旋核素同样具有自我修复性的特性,同时也会发生一些变异,分泌一些物质抵御,或者消灭这种低级病毒。

而这种入侵和带来的生物进化才是整个世界进化的秘密。

后一种说法得到了医学院的认可。

医学院认为天花等疫苗就是利用安全剂量的病菌侵入激活人体免疫系统。让天花病菌不能够对人体产生危害。或者干脆消灭这种病菌。

实际上人体内寄生着各种病菌甚至病毒,就是因为人体的基因中可能进化出了抵御或者免毒的基因部分。这就是为什么越高级的动物,基因对越多的原因。我们要做的是促进人类的进化,而不是去想要杀死病毒。因为病毒是杀不死的。越是干扰越是进化。

张秀说:“这就像赛跑,我们不需要打死那个落后的人,只需要比落后的人跑得快就行了。这就是中医和西医的区别。”

医学院的这个理论其实很早就在运用,并得到了环境所的支持。这就是多物种环境。

从最开始的花粉过敏,到有意识地用各种花粉来让孩子们和人们适应。

不适应就用中药强基固本,逼迫人体抵抗这些不良反应。直到彻底适应为止。基本的理论就是你要变得强壮,你要不变强壮,那么与病毒的战争就是失败的。

“我们治病的原理从来都不是防御,只有两种模式,一种是进攻,不停地进攻,用整个免疫系统进行围攻。一种就是在进攻的过程中适应。我们以前不知道起根本的原因是什么。但是我想今天应该有一个推断,那就是基因进化。中医的所有理论都是围绕着两点。同时衍生除了养生,国术等等方面的理论。”

张春插嘴道:“其实军事理论也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这是认识观的问题


状态提示:第八十三章 基因与进化--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