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大明之崛起1646>第7章 奇门遁甲之术

“苏公子,”工匠鲁宁拿着图样走过来,“这铳管便确定三尺五寸长?我这就去取熟铁来打制了。”

苏承羽忙拦住他,“铳管不必造新的,用现成的鸟铳铳管就好。”

燧枪是从火绳枪改良枪机而来,二者的枪管完全相同。而铳管加工最为费时,若直接用现成的能节省大量时间。

苏承羽当下便去找徐桐买了两根噜密铳的铳管,账上又多欠了十两。

这几名工匠原以为能讨到工钱的可能性甚小,不料苏公子非但为他们垫付了工钱,甚至连损毁工棚顶的罚银也替他们出了,是以几人都憋着股劲要报答苏公子一番。

他们俱是制铳的老手,私铸火器就是他们的饭碗,技艺比军器局里吃官粮的军匠高出甚多,真要卯足了力气出活那度真是极为惊人。

刚过了晚饭点,铳床便已基本制好,铳机上大部分形状简单的零件也打造完毕。

而形状最复杂的击锤和枪机底座只能用铸造工艺。铸造需要先制泥范,也就是模具,这道工序极为费时。

眼下泥范才刚刚烧好,还得等浇筑出来之后,再用锤、锉、钻等精加工才算是完成。

众人正忙碌着,乔千取了银子回到军器局,又禀报苏承羽说白天有人来拜访世子。

苏承羽见天色已晚,便嘱咐几位工匠休息,自己也匆匆赶回了王府。

进了王府,引礼官忙向他汇报,说有个名叫余新的把总下午来过。

苏承羽很快在记忆中找到此人信息:余新,其父曾做过朱琳渼父亲的侍卫。朱琳渼自幼就认得他们父子。小时候精通武艺的余新还帮他打过架,两人一起受朱聿锐的罚。

只是余新两年前已从军,限于这个时代的通讯条件,他和朱琳渼许久未联系过,原来如今已经做了军官。

苏承羽不知道这个小所来何事,不过至少可以跟他了解一下前线的战况。他告诉引礼官,如果余新再来,就去军器局通知他。

次日一早,苏承羽给陈王妃请了安,又转回寝宫让婵依给他找了身便装换上,便驱车赶往军器局。

军器局门房得了徐桐招呼,得知是“苏公子”便放他进入。

工坊内,七名工匠已经上工,拿着刚浇筑出来的枪机部件锉磨修整。

苏承羽看着他们简陋的加工工具心里直摇头,不过眼下没时间管这些,以后有机会得给他们好好改良一番。

经过反复加工、试装,直到下午,所有部件才算准备妥当。

由于是次试制,枪机装好后极为滞涩,简直无法使用。

工匠们凑在一起琢磨一番,拆开枪机,将感觉不合适的部件磨一磨锉一锉,装上再试,不行再拆个部件下来搞几下,再装……

苏承羽在旁边看得大为郁闷。其实也不能怪工匠,这个时代没有成熟的工业制图法,图纸上只能画个大概,很多关键参数都得靠看图的人自己估。

比如一段弧线,什么弧长、切线角度、外距等等全都没有,加上绘图用的是毛笔,那线条……准确性根本无从谈起。

明代的工匠制作器物就是靠经验。一个熟练工通过口手相传交给徒弟,徒弟再教徒弟。没有熟练工手把手地教,就只能靠撞大运般地反复修改、调试,最终“试出”满意的物件,让自己变成熟练工。

苏承羽干脆从炉膛里找了根硬炭块,削成炭笔。他又取出自生火铳的图纸,对照实际制出的枪机零件,拿纸笔自己绘制了一遍所有部件的标准三视图。期间他还得让木匠师傅帮忙做一副三角板和圆规。

待新图纸画好,他根据各部件之间的运行方式——主要是击锤部分——推测明者的想法,再用函数计算合适的力矩、角度、弧度等参数。

虽然只是很简单的机械构造,但对于苏承羽这个习惯了用电脑计算的现代人,还是有点挑战的,好歹他还没把大学课程都还给老师。作为*方车辆研究所干了三四年的工程师,他足用了一个半小时才将这寥寥六七个零件搞定。

他按照自己的计算结果,指挥工匠们重新打磨、修改了枪机部件。

一直忙到天色渐暗,整铳终于可以顺畅地运转了。

苏承羽亲自将打磨好的燧石片装在击锤上,旋紧丝扣,放下火镰,用力拉起击锤,虚瞄远处扣下了扳机。

嗒的一声,击锤夹着燧石敲在火镰上,昏暗的光线之下,隐约能看到几点火星迸出。

几名工匠看到那微弱的火星,脸上充满了兴奋与惊讶。

一支他们从没接触过的新铳,从图样到可以正常使用,仅用了不到两天时间!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高效率,他们原本打算用个五六天能搞好就算极快的了。

这一切似乎都源自苏公子那堆天书般的奇怪符号,不知怎的,他画完那些“天书”之后,所有部件的规范便都在他心中了一般。按他所说重新处理了部件,枪机立刻便能用了。

难不成这苏公子学过奇门遁甲之术?几人在心中对苏承羽不禁大为叹服。

工棚中只有苏承羽一人微微摇头。在击时药锅盖似乎打开得有些晚,他拉开击锤又试了几次,果然,火星大多被药锅盖挡住,很难落入药锅。

本来打出的火星就少,可以肯定,现在这支铳的击率不会高。

当他把这一问题指给几位工匠时,他们却面面相觑,毕竟他们也是头一次接触这东西。

苏承羽先让工匠们收工,自己将枪机从铳床上拆了下来,带回王府研究


状态提示:第7章 奇门遁甲之术--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