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不知道陈墨是一个长弓爱好者,而在他的记忆中,这就是一种无敌两百年的杀人利器。
这种弓手驰骋两百年可不是吹的,可以说,在火器大量使用之前,这种弓从无败绩。
长弓射出的箭可达三百多米,甚至更远,一旦这种弓手有足够的数量,就可以达到远程的弹幕效果,要比复合弓的射程远上一倍不止。
至于威力,当自方的士兵冲锋在前时,後方的长弓手仍然可以放出高抛物线的箭攻击敌人的上部。而战场上,战马的弱点正是来自上方的袭击,大部分战马没有或者是使用一般的护甲,根本防不住这种威力十足的攻击。所以一旦马匹受伤,就会变的难以控制。而即使在三百米的极限距离,锥形箭仍旧可以穿透普通的锁甲。可以说,这是某些时代无坚不摧的最佳屠杀武器,陈墨焉能放弃。
制作长弓最好的材料是紫衫,紫衫也就是红豆杉。陈墨知道红豆杉,可惜,他暂时不知道哪里有,也没条件去寻找。而长弓最好的替代品无疑就是柘木,这种木材不会比紫衫差多少,恰好,陈墨知道哪里有柘木。柘木也称作贞柘、柘桑、刺桑、文章树、黄桑、山荔枝,这种木材质细密而坚韧,无疑是陈墨手中最好的替代材料。
长弓在战场上绝对胜过强劲的弩弓,主要凭的是射速快。从火力密度上说,一名长弓手的作战效能起码抵得上三名弩手。合格的弓手一分钟可以精准瞄射十二支箭,如果是乱箭齐发的时候,射速可以提高到十五支,个别**的弓手甚至能射出二十支。这样的平均射速就是无敌的存在。陈墨记得,在传说中,英雄的罗宾汉射出五支箭时,和他比试的弩手弦还没拉上。
想象下,一千名长弓手同时发射,一分钟就能射出上万支箭,绝对形成不折不扣的巨大羽箭风暴。
陈墨不崇拜英格兰人,但他崇拜英格兰长弓手。拥有长弓的英军几乎是不败的,战死的可能性很小。这样低风险、高收益的职业在一段时间内一直风靡全国。陈墨清楚记得,半个世纪后的阿琴科特战役;当时的英军和法军的兵力对比,英国五千九百人,包括九百位徒步骑士和五千位长弓手;法*三万六千人,七千位弓弩手,剩余大多数为骑士。
最后的结果是;英军伤亡大致是二百来人,包括十三位骑士。而法军的伤亡大致是一万两千到一万八千人,其中还有五千名贵族。英军利用长弓手漂亮的完成了一次屠杀,兵力的总对比是一比六。
两百年中,长弓的地位无可替代。它使来自偏僻海岛、经常处于数量劣势的英军成了中世纪晚期欧洲一支令人生畏的力量。
这是长弓手战胜全重甲骑兵的典型战例,陈墨不认为唐代的盔甲和半个世纪后的欧洲全甲骑兵有太大区别。一旦自己给左睿组成一个长弓手组成的军队,这支军队只要训练出来,陈墨相信它会成为华夏大地最强的一股军事力量。
在二百米距离的冲锋,重装步兵大约需要九十秒,而重骑兵只要十五秒。对付这样的移动目标,缓慢而精准的射击显然已没有意义。关键是发射的密度,多射出一箭就多一分生与胜的希望。
不是华夏的复合弓不先进,复合弓在一定的距离威力强劲,比西方的普通弓箭强的太多。这是射程和威力的问题,复合弓超过一定的距离,弓的威力会锐减,也就有了骁勇武将身披刺猬样的箭支仍旧勇猛作战的场景。而长弓在射程和威力上完胜复合弓,这是历史证明的事实。陈墨不需要复合弓,他的理想是建立一个由长弓手组成的强大超时代军队。而这个军队,说白了,陈墨就是为了在将来自保,而左睿无疑值得他下一次赌注。
长弓的制作要求严谨,但并不复杂,技艺高超的制弓匠人两个小时之内就能做好一张弓。
当然,陈墨和李忠等人做不到,可是,半天时间制作一张弓毫无问题。当第一张古朴的长弓经过简单打磨出现在众人面前,看着漂亮的流线和木纹,这个小扁担让众人无不惊呼。
“我的弓,上弦,我要试一试!”李三斤等不及了,他一把抓过超长的弓就要上弦。
“三斤不可,此弓尚未完成,需要烤制方可使用。否则,上弦一拉可就废掉了!”李忠伸手抓过李三斤手中漂亮的长弓。
陈墨自然也知道长弓的全套制作过程,而那种传统的曲向火烤方式会严重降低弓的拉力,最正确的方法就在陈墨的脑海中:“不用烤了,校弓由我来,保证是一张最好的弓!”
“还是我来,大郎哪里会烤制弓,不烤制,弓怎么用?上弦一拉这张弓就废了!”李忠认为自己才是最专业的,这么漂亮珍贵的大弓他可不想被毁在陈墨手里。
“阿叔,还是我来吧,阿叔只管一旁看着学一下如何校弓,以后就按我的方法制弓。”李忠不知道,长弓的制作最关键的其实就是驯弓,陈墨自然不会让李忠毁掉自己的长弓。
不在理会众人的疑惑,陈墨让李忠给自己用普通木材打制了一个带有很多凹槽的木托架。长长的弓被拴上托架,弓背的正中架在托架的凹槽上,弓弦则是被一根结实的麻绳替代,一在李忠的帮助下套上麻绳,均匀用力,慢慢拉弦。这是挂到第一弦槽里,弓背只是被略略弯曲了。这时,陈墨再次仔细检查弓背的曲线是否流畅均匀,如果有强直的地方,还要把弓背放松后进行修整微调。
“这个过程叫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