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冯恩无比舒爽,只觉这张昨天新铺的床像已经睡了十几年一样令人安心。
前几天他没睡过一次好觉,因为一直有梦缠着他。
——用尽一切办法,开枪、挥拳,自己的拳、希声的拳,都无法击碎的苏格。
——转身离去,渐行渐远的七玉和朱心。
——以及,沉默不语的自己……
不过在一夜安眠之后这些都已经过去了;看着窗外晨光,他下床穿上衣服,走到院里。
王澈昨天已经派人打扫过了这儿,但因时间有限只整理了主屋、厨房和卧室,剩下的房仍然需要打扫。
这是他现在要做的事情,之后,他就需要开始读书学习了。
府院的春试今年定在正月十八,以适应春分开学。不到二十天的准备时间对于没上过学的他来说无疑很紧张,更何况府院的春试颇有难度。
但冯恩自己倒没有因此紧张——王澈已经给他准备了过往考题攒成的册子和考试参考的书目,看一看、背一背,通过应该不是问题。
“就是有点多。”
想到那一沓能堆到他膝盖的书本,冯恩也只能让自己打起精神,赶紧打扫完屋子就去看书,尽量在考试之前把书看完。
“【希声】。”
把扫把撮箕丢给意灵的他打开一扇紧闭的屋门,当即被灰扑了一脸;急忙打开门窗、和希声一起拿扇子扇了半天,屋里弥漫的灰尘才少了下去。
“咳、咳,这都堆了什么……”
冯恩看着眼前这间卧室大小的屋子,发现里面堆的东西其实并不多:一个小架子上十几本书,旁边两个木箱;除此之外就只有一样长逾半丈、高有四尺的东西,被油布盖着。
让希声先扫了地、抹了灰,他走近书架开始翻看起上面的书籍,发现几乎全是墨拓的画册和字帖:按内容分、按技法分、按年代分,十多本画册字帖分门别类、包罗万象。
书架一角,还有两本硬壳封皮的大部头书;打开一看却是陌生的文字,上面的画作都是彩色,和水墨画完全不同。拿起书本,还能从纸页间抖落些许细沙。
回想起来,虽然表现不多,但王澄的画技着实精湛、也写得一手好字。
“等考完试,有空看看这些书也不错。”
把书放回架子,冯恩打开木箱:
两个箱子内部都是金属镶衬,箱里都装着衣服;不过衣服的款式的颜色都非常特别,清一色短衣短袖,面料也不是常见的棉布;拿起它们时,表面同样有细沙抖落。
好奇归好奇,冯恩对这些衣服也没啥兴趣;但当他把两箱子衣服全拿出来之后,却见左边箱子的底部躺着一个布包。
打开一看,是一本薄薄的书;书页老旧,空白的封面明显是事后补缀而成。不过书里的文字冯恩却有些熟悉:
“‘道可道,非常道’,这不是爸小时候给我看的那本画集里写的话吗。”
他小时候,直到八岁前都因为沾染黑潮的后遗症导致身体虚弱、容易气喘;冬天一出门就生病,除非待在火边,所以能做的事差不多只有看书。
小镇里没啥卖书的地方,所以他看的书基本都是王澄编纂:从先贤经典里摘录几段,再配上王澄自己画的画。
“希声”这个名字就是从那些书里来的,这两个字也出现在了他手上这本薄薄的书里;想来这是一部先贤经典,不过,为何它会被特地放在箱底?
疑惑间冯恩目光的布,忽然定住——
“上面画的是……地图?”
他把布铺开,只见上面图样、坐标、各种线条,正是一张极为细致的地图。
“‘天堑’,‘深谷’,‘铁塔群’……‘高塔’!”
最后一个地名让冯恩立刻意识到这张图画的是大明西部边境至净土一带,无疑是王澄的手笔。这样想来,木箱里那套奇装异服大概就是他在净土那边所穿的服装。
想到这,冯恩把布重新包了书,没有放回箱子而是收在怀里。
“接下来就是这个了,”他看向那被油布盖着的一大件东西,“是什么呢。”
希声伸手一揭,只见布下一台狭长的机械,有握把、有座位,还有座位下散发灵光的引擎。
冯恩立刻想起来这东西是一种近似迅车的交通工具,王澄给他提过,叫作“摩托”;其制造技术和名字一样,源于净土。
“之前在应天府城里的路上也见过,没想到这里也有一辆……”
打扫完房间的他把物品都规整原样,留门窗开着通风便离开了屋子。现在已近午时,吃完中午饭就该看书了。
但当冯恩真的翻开第一本书,才发现自己定的计划太过乐观,因为他完全读不下去。
“《策论写作精要》,什么东西……”
换一本,史书;这次倒是看得下去,但看到每章节末尾的习题,冯恩又发现自己完全答不上来;再看下章,连上章的内容一块忘了。
再换,文选;再换,地理;再换,算数……
“得,一本都看不懂。”
他以卷掩面,哭笑不得:
“只有不到二十天时间了啊。”
放下书,他重新端正坐姿。
“【希声】。”
时间紧迫,他必须找一个能让自己背下这些考试内容的办法——
终于到了正月十八,冯恩早早醒来,一本《筑城府院往届春试题集》还放在他的枕边。出了屋子,只见王澈已经站在院里。
“走吧,我送你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