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欺世盗国>第三百四十章 战云腾空刀光闪(十五)

?陈佑坐在书桌后,认真翻看董成林递上来的一份文笺。

这里面写的都是近年来,主要是去年下半年到现在这段时间,涉及到兵员调动、粮草兵甲、牧养战马等方面的不妥之处。

内容很详实,好些细节陈佑都没注意到。

最重要的一点,董成林发挥了自己的特长,一件件小事被他联系起来,通过举证、类比、推演等法子,说到最后都是“如若听之任之,国之将亡”。

好在他这一次没把责任全部推到赵元昌头上,最多就是提几句用人不当,可以说是完美的实现了赵元昌把他调入京中的预期目标。

只不过拿着一份文笺去弹劾人,也会伤到同己方有关联的人物,到底该怎么做,还要好好权衡一番。

合上文笺,陈佑朝坐在对面的董成林道:“董承旨这一篇文字,可谓是字字珠玑,切中要害。”【1、2】

董成林面色平静地回了一句:“詹事谬赞。”

现在的他,除了肤色变黑,脸上多了沧桑之外,性子也不像当年那样咄咄逼人了。

这几年他是真正的知行合一,所思所想都在实践中沉淀下来,也算是因祸得福。

陈佑拿起文笺示意道:“这篇文字所涉人事众多,非是一时所能理清的,我认为还需缓一缓,待官家回京之后再行处理,董承旨以为如何?”

沉默一阵,董成林拱手道:“詹事所言有理,正当如此。”

听到这话,陈佑眉头一挑。

若是以前的董成林,估计不会赞同这般言语,没想到现在却改了主意。

陈佑现在心中就一个想法:这人不简单!

正要开口,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抬头看去,庞中和一脸严肃地走了进来,来不及行礼,急切道:“詹事,江陵运粮船沉了!”

四月十八午后,奉节、巫山突降大雨,瞿塘风高浪急,自蜀至江陵的运粮船队在瞿塘峡接连撞船沉江,幸存运粮船上粮食也多有受潮。

虽然紧急从襄阳调粮支援江陵,但是这场战争已经持续不下去了。

四月二十七日,下令固守武平节度三州之地后,周帝赵元昌车驾北归洛阳。

五月初八,就在周军停止进攻十天后,宋国拿下长沙,宋国沈王、楚王沈长河西逃敏州,企图占据敏、衡两州继续抵抗宋军。五月十二沈长河在敏州州治敏政县为县尉所杀,首级献与沈国静江节度使沈涌。

沈勇得敏、衡等州,自称沈王,领兵北上进攻宋军,行至衡山县便顿兵不前。他御守衡山的同时,一面向宋国请和,一面向周国请援。

周国得知消息之时,赵元昌刚刚回到洛阳,直接就册封沈涌为周国楚王、衡、永、全、桂等州,同时下令江陵兵马袭扰宋国武昌节度,据守昌江打断鄂州至长沙府的道路。

至此,沈国国灭,沈国全境三分,北面三州归属周国,中间长沙府归属宋国,南面诸州则以沈勇为主。

洛阳宣政殿,赵元昌召开了新都的第一次小朝会。

政事堂、枢密院,六部尚书、三司副使、御史大夫,二十余人齐聚一堂。

李明卿尚在太原未归,黄世俊现在则在博州,这一次朝会也就少了他们二人。

为显重视,太保冯道和平章军国重事郑志康也坐在殿内。

这一次朝会的一开始,枢密使吴峦直接就定下基调:这次南征拿下武平节度三州之地,阻止宋国全占三湘之地,是一次大胜,参战将校皆需封赏。

赵元昌自然认可这个说法,所以朝会的重点就是何人该封何人该赏,具体尺度该怎么衡量。

这一吵就是一个半时辰,终于把那些六品以上将校封赏方案确定个大概,具体内容和六品以下的就需要两府和兵部、吏部自己讨论商议了。

就在大家以为这次朝会要结束的时候,甚少说话的赵元昌开口了:“有功则赏,有过则罚。lùn_gōng行赏已经论过了,接下来就议一议这次哪些人有过吧!”

听到这话,陈佑看向吴峦。

同他一般的人不少,只见吴峦先是皱起眉头,显然没料到官家会来一个突然袭击。但他紧接着就舒展眉头,拱手道:“启禀官家,某以为此战大胜,便是将校有错,也当功过相抵,实在是不适合在此时议罪。”

黄门侍郎、参知政事周敬思却不赞同他的说法:“吴相公此言大谬,功是功,过是过。官家所言有功则赏、有过则罚,意在功过分明、赏罚分明,岂能行功过相抵之事?”

王朴附和道:“某以为周参政所言有理。”

陈佑当即道:“某亦赞同周参政之言。”

江夏青眯着眼睛看了一阵,转头看了一眼赵元昌的神情,也开口道:“某附议。”

首相和枢密使观点不一致,剩下诸人纷纷开口站队,便是王彦川这等不依附于任何一位相公的人也选择了功过不能相抵的说法。

很快,殿内诸臣久只剩下冯道和郑志康没有出声了,此时双方人数相差不大,不过江夏青一边稍微多那么一两个人。

正当诸人等着两人发表观点的时候,赵元昌开口了:“无须再议,勿论何人,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静了一瞬,众人齐声道:“喏!”

谁都没有先开口。

陈佑的目光一直放在吴峦等老将身上,只见吴峦看向李继勋,李继勋同他对视一阵,深吸一口气,朝赵元昌行礼道:“启禀陛下,臣以为,这次运粮船倾覆瞿塘之事,权知江陵府事


状态提示:第三百四十章 战云腾空刀光闪(十五)--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