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欺世盗国>第五百九十一章 骤起争端余韵响(三)

赵德昭放下看了个开头的奏章,直接就问道:“陈师的意思是想法子叫这些人只认中枢,不认主贰官?”

“正是。”陈佑点头,“如今天下承平未久,一些个猛将名将也都还在,我以为可以趁此机会轮番调动各地将帅,不使一人久任一地积累人望。且国朝四境未安,正可以之练兵,培养下一批将领逐渐顶替老将。”

猛将发于行伍,既然不能让将领同部下培养感情培养默契,就得想法子让这些不时轮换的将领得到军士们的认可。上级的任命只能叫人在平时听话,真到了拼死之时,只有战场上拼杀出来的名声才能叫人愿意效死。

“再有就是伤残战死的抚恤,必须是中枢主导,让所有军汉都明白,他们能没有后顾之忧去拼命,是因为有朝廷在,而不是因为带着他们打仗的将帅。”

赵德昭连连点头,其实他无法深入思考陈佑话中的意思,但是乍听上去,陈佑所说的很有道理,他自然就能听进去。

既然说到将士抚恤,陈佑顺口就说了一句:“这件事最好是安在兵部,叫兵部来负责此事。”

果然,听他这么说,赵德昭愣了一下:“这事不应该是枢密院来负责么?”

陈佑闻言,嘴角微微上翘,随即解释道:“枢密院的话,不太适合负责此事。日后那些被顶替的老将,若是无名无功也就罢了,若是功名俱在,枢密院是最好的去处。再主持抚恤将士,岂不是给了他们收揽人心的机会?”

说到这里,他若有深意地加了一句:“要是真有一位名帅能威压其余将领,可不是一件好事。”

如果真有这么一个人,别说皇帝了,普通的文官也不会放心。

所以狄青才会那么难过,不仅仅是文官要针对他,更是皇帝要找人制衡他。既然没有武将能与他相匹敌,就只能通过明制度和潜规则来限制他的权力,消磨他的威望。

巧的是,周国现在的枢密使马青也就是军功有些薄弱,但资历和威望渐渐有了军中第一人的气象。

赵德昭有些茫然地点头,他现在想不到陈佑话中隐含的意思,不过只要能把这句话印在脑海中,总会有发芽的时候。

“陈师且去做。”赵德昭语气真诚,“此等为国为民之事,我定当支持!”

陈佑拱手道:“官家有如此见地,不愁天下不安。”

只一声夸赞,就叫赵德昭面露欣喜之色。

不过他随即响起一件事,稍稍犹豫,开口问道:“武德司查到王彦川相公涉及春闱舞弊,我想罢免他,陈师以为如何?”

陈佑眸光微动。

他本来都做好了王彦川继续留在枢密院的准备,没想到赵德昭竟然自己动了心思。

意外之喜,着实是意外之喜。

陈佑稍作思忖之色,沉声答道:“回禀官家,臣以为现时不宜罢免王彦川。”

“这是为何?”赵德昭急切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满。

陈佑敏锐地察觉到赵德昭态度的变化,嘴唇微抿,等了一瞬才不急不缓地开口:“一则才罢免一位宰相,如若短时间内再次罢免一人,恐令群臣不安。”

如果有正当理由,别说接连罢免两位宰相,就算两府这么多人一次性都换了,只要没死人,就不会导致群臣不安。

只不过陈佑和王朴在之前罢免温仁福的时候起了比较明显的作用,再罢免一个王彦川,怕是会惹得其他人一起配合来对付他们。

“再则常言道‘使功不如使过’,官家可令中官将罪证送到王彦川府上,想来王彦川必当小心谨慎不敢不听官家之令。”

这句话说出口,陈佑看到赵德昭面露沉思之色,又加了一句:“如今政事堂相公出缺,正可叫王彦川到政事堂紧抓兵部抚恤事宜。想来他不敢不尽心,亦不至于办砸了此事。”

赵德昭恍然:“陈师所言有理!”

初八,政事堂建议罢免治安卿宁强和殿前司都虞候卢孟达。

卢仲彦得到消息立马寻到陈佑,直言太后要求卢氏不能不在京城没有兵权。

这基本上是强压着陈佑用自己的利益去同王朴等人交换。

这等损己利人的事情,陈佑当然不能直接答应,卢仲彦好话歹话都说尽了,陈佑才答应去找其他相公说项。

王朴那边只是做个样子,两人一边喝茶一边探讨茶叶怎么喝才好。

陈佑力挺整茶泡煮,喝得就是原滋原味。而王朴却喜爱加调味料冲泡的茶粉,配比稍微变化就是不同的滋味,千滋百味才是好茶。

争论的时候难免声音大了点,倒叫关注此事的卢仲彦颇为安心。

再之后找到马青,才开始说正事。

他借着王朴的名义说出对外戚掌京都兵权的担忧,随后又说了卢家的要求,以及王朴的建议:卢氏兄弟二人只能留一个在洛阳。

马青没什么好反对的,按他的想法,卢家有一个外地节度使就够了,京中还有两个掌兵权的实在是过于危险。

从马青那里出来,陈佑又去了宋敏贞府上,同样的说辞,只不过多谈了一些整军事宜。

宋敏贞是纯粹的文官,对陈佑把抚恤事宜划拨到兵部十分赞许,唯一的问题就是财政能否支撑。

他看过不少书院的文章,因此希望陈佑给出一个合理的计划,如果财政允许,他会全力支持。

陈佑满口答应下来,告辞离开。

撇去同他不对付的王彦川,他最后拜访的是窦少华。

坐下之后,他先说


状态提示:第五百九十一章 骤起争端余韵响(三)--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