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那么傻。”
说笑两句,对着奇形怪状的花灯点评几句,眼见着卢云华不提禁令的事,陈佑仔细想了想,还是主动开口了:“修改官员经商律令的事情……”
“今天先不谈政事了,好么?”
卢云华将目光从眼前的灯树上收回,扭头看着陈佑,打断了他的话。
陈佑愣了一下,他回应着卢云华的目光,轻声答道:“好。”
上元节一过,首先是官家敕命宰相宋敏贞知枢密院事,之后焦继勋和李继勋并以本官参知政事、同知枢密院事。
随后,中书颁行《审官符》,设立审官院,吏部尚书、参知政事赵普兼判审官院,主持审定京官官制。
按照规矩,设立新的机构、官职,都得皇帝发敕,不过两府逾矩也不是这一回了,而且还有“审官院为临时差遣,官制定下便会裁撤”作为借口。太后没意见、官家不反对,事情就这么办了下来。
枢密院六司是新设立的,人员职事清楚明晰,本次审定官制先从枢密院开始。
首先是枢密都承旨没了,使、副使、同知往下直接就是六司司正,对标尚书六部,但品级定为从三品。
司正下面是丞,相当于六部侍郎;再往下是诸案主事,干的是六部郎中的活,但品级上和员外郎对等;然后是主簿,最低为录事。
以上这些,都是流内官,至于流外官,太过复杂,元可望等人还没来得及整理。
审官院发出枢密院某司员额职事详定表单,通报给该司及少府监;该司将名册交给审官院,转至吏部书写告身等;少府根据员额职事铸造官印和符契等物,送往吏部;吏部把新的官印、告身、符契交给该司,同时收回旧的官印等物销毁。
这一套流程走完,大约需要两到三天时间。
照理说六品以上职事都需要官家下敕,不过现在只不过是换一个名称罢了,直接就宋敏贞和陈佑签署命令,转都堂下发吏部。
等枢密六司梳理完,就没陈佑什么事了,他做得最多的就是去书院讲课。
当初讲课的时候他还喜欢留题目让听课的学生写,现在早就把这个爱好抛弃了。
主要原因是现在听课写作业想给他留下印象的人太多,留一次作业要花费大量时间来批改,不值当。
这天陈佑讲完课没有在书院多留,直接坐着马车返回洛阳城。
穿过一片荒地,道路两旁出现了在田野里忙碌的农夫。
看过去一片茫茫,叫人心生渺小之感。
周山书院旁边已经慢慢有了一个小村落,但书院到洛阳城之间的这段路程还是太凄清了些。
要想热闹也容易,修一条官道经过这里,然后再在离城半天路程的地方建一个驿馆,就能变得热闹起来。
不过现有的官道都好些年没整修过了,有些闲钱大多拿去疏浚河道。
去年秋天,汴河、五丈河、蔡河等水运之路沿途各州相继上报治下河道需要疏浚。两府考虑到今年可能要对定难军用兵,当时税赋还没收齐,还不知道能有多少结余,就暂且压了下来。
一月底,户部、太府寺、税务监合计之后,认为疏浚河流没什么问题。
两府讨论了好几次,终于下定决心疏通河道。
于是在二月初二令丹、鄜、延、坊、同等州发丁夫疏浚洛河、清河,发徐、宿、宋、单等州丁夫数万浚汴河。
修汴河是为了南方粮草能顺利从水路运输,修洛河、清河是为了方便之后对定难军的战争——以疏浚河道的名义征发民夫,等战争打起来需要转运粮草的时候可以直接用上。
至于五丈河、蔡河之类的,先等等吧,国家统一更重要。
对两府来说,这次征讨定难军尤为重要,如果能取得大胜,都不需要彻底平定定难军,两府就能像改变文官官制一样改变武官官制。
其实不打这一仗也能改,但之后几年两府的最好选择是消极避战,免得出了败仗导致两府权威尽失。
考虑来考虑去,五位宰相商讨良久,王朴又多次去信询问巴宁泰,还是决定按照既定计划,趁着征岭南大胜而归的余威征讨定难军。
一路上想着有的没的,马车就这么轱辘轱辘地进了洛阳城。
不等他朝家里去,一个牵着马一路小跑的中年汉子拦住了队伍。
这人穿着的是宰相亲随统一服饰,马车前方护卫只是拦住这人询问,倒没太过警惕。
那人松开缰绳,在护卫的注视下来到马车旁,迅速道:“王相公请陈相公速速赶往政事堂,延州急报!”
静了一瞬,马车内传出陈佑的声音:“去皇宫。”
来人连忙牵着自己的马在前头带路。
当陈佑抵达政事堂小议事厅时,其余四人都坐在里面了。
他一进门,书令史立刻关上门出去。
坐下之后直接开口询问:“延州出了什么事?”
“白于山党项部族劫掠延州。”宋敏贞一边说着,一边把奏报递给陈佑。
这是今天延州刚刚送来的。
陈佑翻开奏报。
怪不得这么急着喊他回来议事。
党项喜玉部千余人袭击临羌寨,破城劫掠而去。
临羌寨是张锡等人用新式筑城法筑城的三处寨子之一,也是离白于山最近的一处。
张锡首先修的是土门寨,修好后石守信专门去瞅了瞅。
凭借多年的行伍经验,他能看出来,这种歪歪扭扭的奇特城墙,如果守军兵力物资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