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都市现代>重生之全面复兴>第七十六章 邪门的票房走势
》每天排几场,上座率虽然不错,但也无法掩盖总票房不尽如人意的事实。

罗锋没有坐以待毙,急忙又去报纸上加了钱,续了费,于是媒体上的风评立刻就开始回暖。

这下三人只能感叹,这帮媒体还真是拿了钱就办事,而且办事效率真几把高。

但在《半斤八两》的狙击下,等到《追随》上映一周之后,还是有十家独立戏院决定落画。

但让罗峰没想到的是,百老汇戏院只是将排片率减少,依然继续上映这部电影。

这并不是江之强和他的家族看罗峰顺眼,而是《追随》的上座率除了前三天低迷外,随后就开始反弹,这两天包括其它戏院,上座率都开始回升,这个情况就很诡异了。

罗峰再一看那些落画的戏院,基本都是相对落后的地区,但像旺角、尖沙咀、油麻地、西环、上环、中环、湾仔、铜锣湾等富裕的地区,这几日排片量反而在增加,每场也都有不错的上座率。

这种情况不难解释,因为电影的硬素质摆在那里,一些人看不下去只能说是喜好问题。

王家卫在九十年代票房扑街,那是因为其它对手的素质也不差,再加上别人更高的娱乐性,他凭什么不扑街?

但现在不同,娱乐性最高的《半斤八两》,甚至也在很多时候无法做到画面和剪辑的流畅。

这个年代,香港电影在整体素质上与《追随》差距太大,这个差距足以使罗峰只靠着文笔就能吸引一部分观众。

嘉禾再次闻到了威胁,但他们再怎么买通媒体,也无法将一部明明各方面都超越时代的电影黑成垃圾。

他们也没办法一直这么做,先前花大价钱黑《追随》,更多是害怕这部电影真的把《半斤八俩》干掉了。

邹文怀和何冠昌都在《追随》上映后立刻去看了这部电影,他们绝对清楚这个电影有能力冲垮《半斤半两》,这一点连许冠纹自己也不得不承认。

嘉禾也是没了办法,才出此下策,下血本在《追随》上映的头三天疯狂搞事情,目的是想一棒子打倒这部电影,最少也要压它一段时间。

可是金子总会发光,罗峰又不是一块沉默的金子,他同样懂得在媒体上下重注,嘉禾除非用数倍的代价去打压,而这个代价显然太大了。

罗峰的错误主要是把自己摆得太高,他不愿意放下身段去照顾普通人的需求,

这部电影哪怕用彩色来拍,票房可能都会更高一些。

萧炎虽然看得透彻,但骨子里一样瞧不起这些没文化的穷人,根本没打算为这几百万香港人拍一部符合他们口味的电影,顶多是顺带着照顾一下他们的口味,施舍的味道更重。

许冠纹也有这个毛病,但他这部《半斤八两》却是专门为这些底层人士打造的电影,全片没有任何主题,就是为了搞笑而生。

但别看整部电影没有拍出任何有价值的东西,“搞笑”就是它最大的价值。

香港人根本不想从一部电影中得到什么人生感悟,他们就是来求“爽”而已。

这部《追随》即便能先在国外拿奖,最后也未必能增加多少票房,顶多是没有人吐槽了而已,但是观众该不买账,还是不会买账。

罗峰只高兴了一天,随后就发现票房增长还是远低于《半斤八两》,这些戏院也依旧每天只给《追随》排几场。

很快,《追随》的首周票房成绩就统计出来了,第一周只有75万票房。

好吧,这个票房成绩,怎么说也不差了,毕竟排片率不高,如今还有这个成绩,真的可以庆祝一下了。

这也说明先进的电影结构和拍摄技术,还是让这部《追随》有了一个相对体面的票房,赔本肯定是不会了,其实这个年代能有两百万票房,就已经能竞争年度票房前十了。

但是罗峰一直跟《半斤八两》做对比,那这个成绩就和先前预料的相差太远,他还以为第一周至少能有上百万票房呢。

不过一个好消息是,《追随》的票房在第二周没有下滑,这还是在十家戏院落画的情况下。

这种诡异的票房走向与大量正面的影评出路有关,嘉禾那边一旦钱跟不上了,媒体也不会睁着眼睛说话,甚至反而批评起了《半斤八两》,又把《追随》捧了上去,这种手段比吴邪挑拨老金和小古还娴熟。

何冠昌本来想利用媒体再黑一下罗峰的电影,但很快就发现这样做成本太高。

如果要搞《跳灰》这样的电影,那花不了几个钱,因为电影本身的素质也就那么回事。

但这部《追随》是很有可能在国外拿奖的电影,上映以后每天都有大量电影人写下影评往报社寄。

嘉禾在一片赞美声中,如果硬要把白的变成黑的,那也不是不行,只是这钱就得好好计算一下了,最后肯定是不值得,完全是损人损己的下下策。

何冠昌也发现嘉禾出不起这个价钱,而且不是所有报纸都这么没节操,这种事再干下去,他搞不好会把自己弄得一身腥,所以只买起《追随》三天,就不再续费了。

这之后,随着媒体上口碑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年轻观众想要走进电影院一睹究竟,他们想亲自看看这部被众多业内人士,誉为香港史上最烧脑的电影,到底有多烧脑?

罗峰后来也想清楚了,宣传时干脆把“烧脑”当成卖点,这样就过滤掉了那些不愿意动脑子的观众,不会再出现看了开头就退场的情况。


状态提示:第七十六章 邪门的票房走势--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