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仙侠修真>抗日之我为战神>第二百八十五章 西原贯治不一样的感觉

这个感觉,还是西原贯治在调任关东军之后第一次产生。上次在海拉尔撤往南兴安的路上,即便是被对手航空兵撵成兔子一样,但在他心中却也并没有这样的感觉。当时只是感觉到抗联对航空兵的使用,远在关东军航空兵之上。其整个战术部署,没有一向是没有的,都是相当有针对性的。

不过当时的感觉仅此而已,当然就连师团参谋长都在空袭中阵亡的狼狈像就不用说了。狼狈归狼狈,他还没有太往深里面去想。但是在林西县城这一战之后,这种感觉却是一直在他心中缠绕着。这种不太好的感觉,让西原贯治感觉到很是不舒服。

眼前的对手无论战术还是战略,都远在关内支那政府军之上。其装备和战斗意志,更是支那政府军远远无法相比的。尤其是战斗意志,让还是第一次与抗联在地面上交手的西原贯治,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林西县城外那场攸关整个林西战场走势的关键战斗之中,处在整个合围圈收口位置的仅有一个营的兵力,面对配属了部分武装侨民,以及集中了大部分炮兵支援的二十三师团两个大队的内外轮番冲击,依托简易工事死死的钉在那里一步没有后退。

一个营硬是打成了一个排,到最后全部军官几乎全部战死,只在一名排长指挥之下也没有后退一步。而且战术上的反突击,在这场规模不大,而且可谓整个林西战场上的生死之战中几乎从未停止过。

甚至就只剩下一个排,还打了解围部队一个漂亮的反突击,造成一名大队长重伤,打垮了解围部队最后一点信心。如果说在整个林西战场上二十三师团一直处于被动的原因,但是在这场战斗之中,无论是兵力还是火力,二十三师团可谓都占据绝对的上风。

两个大队前后夹击,在绝对优势的炮火支援之下却没有能拿下一个营的阵地,这在关内战场上几乎是不可能想象的。以日军一向自豪的攻击力来说,这种失败到极点情况几乎是史无前例的。

当时就在林西县城内亲眼目睹了这场攸关被合围二十三师团部队生死之战的西原贯治,放下望远镜之后长时间的默然不语。一向以战斗意志坚强著称的日军,在这个作风凶悍而又意志顽强的对手面前,却是显得相差不止一筹。

关东军既然已经错失了歼灭他们的最佳时间,那么已经错失的时机,将再也不会找回面对这样一支强悍的对手,一个时机错过就是永远的失去。西原贯治在林西县城丢失之后,考虑的已经不再是怎么扭转战局和守住现有的阵地不在丢失,而是如何保住二十三师团最后的残兵败将。

只是尽管眼下二十三师团战局已经可以说是恶化到了极点,实际上已经没有反击的能力。但是在关东军看来,虽说二十三师团目前损失惨重,甚至连林西县城都已经丢失。全师团几乎在林西境内,几乎已经被扫地出门。

但是以目前二十三师团不算在大板以及林东境内的部队,剩余的兵力虽说无法对敌军实施全面的反击。但是以一部兵力强攻孙家营子一线,将目前当面之敌分割开来,并坚持到关东军主力全线反攻的能力还是有的。

所以对于这次二十三师团的反击,关东军寄托了很大的希望。并严令西原贯治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抢占孙家营子一线,完成对抗联迂回部队的分割。而且在关东军反击目的达成之前,务必要坚守孙家营子一线。

至于二十三师团目前的困境,不是关东军去考虑的。而二十三师团申请的不少于两个速射炮中队的兵力,作为反坦克预备队的要求,关东军司令部直接给了干净利落的两个字答复没有。空中配合的要求,还是两个字没有。加强高射炮兵的要求,还是那两个字没有。

在这次可谓是决定二十三师团命运的反击战之中,关东军给二十三师团唯一的支持,就是从彰武给二十三师团调拨了两千发炮弹和五十万子弹的补充。就连最基本的油料补充,经西原贯治与松田岩再三请求,连同汽油和柴油一共才给了五吨。

即便是这五吨最后到二十三师团手中的,也只有一吨半。剩余的那些连同补充给二十三师团的炮弹一起,在半路上被抗联的飞机,连同运输卡车一起全部被炸上了天。而抵达的这一吨半油料,还不够第三战车联队发起一次攻势的。

也正是基于关东军的命令,尽管知道自己已经没有太多实力去完成关东军这个命令。但一向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地道军人自居的西原贯治中将,还是根据师团自身目前的实力,以及整个战场的态势。

制定了以之前损失最轻,也是目前整个二十三师团建制内以及配属部队之中最完整的第三战车联队,为主全力向十二吐方向突击,吸引敌军在林西境内的预备队。从而为师团主力突破孙家营子一线,将敌军分割开来为关东军全面反击创造至少是相当的条件。

他知道如果他当面的敌军预备队不动,以二十三师团在林西境内的实力,根本就没有能力突破孙家营子一线。所以他在将手头最后可以动用的最大资本,也就是目前全师团建制最完整的第三战车联队全部放到了十二吐一线,就是指望这帮家伙能够将敌军的预备队吸引过来。

这个计划是西原贯治与松田岩两个人,没有假手任何作战参谋亲自拟定的。而这个第三战车联队,在这个计划之中的位置可谓是相当的重要。这个作战计划,两个人


状态提示:第二百八十五章 西原贯治不一样的感觉--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