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隋末我为王>488.第488章 出手招降

傍晚时分,疲惫不堪的陈丧良带着报国军回到榆次时,榆次城也早已落入了隋军魔爪,冲动献城的榆次守将刘季真在隋军入城前就已经被定杨军和部将李仲文联手杀害,好在他困刘武周于城内,逼得定杨军破门而入,隋军也乘机跟着进城,所以说陈丧良能够拿下迅速榆次城,刘季真仍然要算首功。此外对老刘家来说也还算好,刘季真之弟刘六儿侥幸保住了性命坚持到隋军进城,老刘家才不至于沦落到在立下大功后无人能到陈丧良面前邀功请赏的悲惨地步。

至此,隋军与定杨军之间的大战也终于告一段落,在不到一天时间里接连展开了三次大规模激战后,陈丧良率领的隋军主力终究还是彻底击败了定杨军,生擒自称定杨天子的刘武周及其麾下大将张万岁,缴获定杨军的所有粮草辎重及战马一千余匹,斩首加俘虏超过两万一千余人,基本上一天时间就打光了定杨小朝廷的立业保家本钱。而宋金刚和寻相等定杨军大将虽然带着一部分残兵败将北逃去了马邑,但也是秋后的蚂蚱,蹦达不了几天,残存那点实力自保对还嫌远远不足,更别说再次威胁干扰隋军主力攻打太原的战事。

当然,隋军主力再是精锐善战,在如此高强度高密度的激烈大战中也付出了不小损失,齐郡宿将熊伟也不幸死于此战,士卒连死带伤将近四千之数,但陈丧良已经顾不得再去装模作样的祭奠阵亡将士收买人心了,回到榆次城后见城内情况已经安定,尉迟敬德和阚棱等将已经率军牢牢把守住了城内各处要害,陈丧良第一件事就是要求睡觉,还连脸上的灰尘都顾不得洗去,直接就趴在了牙床上人事不知,鼾声大作的立即睡去。

美美的睡了一个饱觉,直到第二天日上三竿,不讲卫生的陈丧良这才懒洋洋的爬起来洗漱更衣,处理各种善后事务,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意外的使者却突然来到了陈丧良的面前——涿郡大军阀罗艺派遣部将薛万述为使抄太行山小道前来求见,不仅给陈丧良带来了罗艺答应归降义宁朝廷的好消息,还给陈丧良带来了罗艺已经出兵恒山阻拦窦建德增援李家兄弟的天大喜讯。陈丧良闻讯当然是大喜过望,当即下令召见。

薛万述是前右御卫大将军薛世雄的长子,曾经在雁门大战的后期与陈丧良见过一面,彼此印象也相当不错,故人重逢当然是万分高兴,只可惜薛万述不仅得象上次一样的不断歌颂陈丧良的各种丰功伟绩,还得以臣子身份向陈丧良稽首行礼,自称臣下。好在陈丧良也还算给面子,亲自离席搀起薛万述,又是赐座又是给赏,还当场给薛万述封了一个从五品的轻车将军官职,赐爵武强县公,实封百户食邑。薛万述也是大喜,赶紧再次向陈丧良叩首道谢。

走完了该走的过场,宾主各自落座之后,陈丧良自然是赶紧问起罗艺为何会突然想通接受自己的招降,还主动出兵替自己牵制窦建德。薛万述则如实答道:“禀唐王殿下,实际上燕王他早有归降之意,只不过他当时身处太原李氏与窦建德的两强夹缝之中,过早易帜必然会招来两大强敌围攻,所有才迟迟不敢下定决心。这次闻得殿下你亲自率领王师北伐太原,又势如破竹一路打到太原城下,燕王殿下再无后顾之忧,便……。”

“停,停,打住,打住。”陈丧良赶紧阻止薛万述的滔滔不竭,笑着说道:“万述兄,在朝堂上我是唐王你是臣,是该说些委婉话。但现在我们不是在朝廷上,是在私下里交谈,就用不着再浪费口水说那些场面话了,你说实话,燕王到底是如何下定决心的?这点对我很重要,对燕王而言也同样重要。”

“殿下说话还是和五年前直接了当。”薛万述笑笑,然后才说道:“既然殿下不想听客套话,那臣下也就实话实说了,燕王他是听说殿下你在一天之中飞驰两百里招降王伏宝那件事,这才下定了决心归降易帜,燕王他说殿下你能够如此识才爱才,那么他到了你的麾下,必然不会受到什么委屈,更不用担心什么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说到这,薛万述又赶紧道:“至于出兵恒山牵制窦建德,是末将三弟薛万均的建议,末将三弟认为殿下你亲率主力北伐太原,必然不愿意战事迁延日久,而李家兄弟仰仗有窦建德为援,肯定会全力死守太原坚城等待援军,所以我军与其直接出兵太原参加攻城战事,不如出兵牵制窦建德的援军,让殿下后顾无忧,也直接打击李家兄弟的军心士气,让太原贼军知道没有救援而军心瓦解。燕王也是听了末将三弟的建议,这才派遣末将的三弟、四弟率军八千攻打恒山郡,阻止窦建德增援太原。”

“好,好,好。”陈丧良乐得连话都不怎么会说了,拍着大腿一个劲叫好,喜道:“将来我一定要好好谢谢万均兄弟,他这条围魏救赵之计确实是帮了我大忙了,涿郡军队攻打恒山郡切断窦建德的进兵道路,确实要比直接出兵太原帮我攻城强上百倍。妙计!万均兄弟真乃将才,我不但要重重谢他,还一定会重重的提拔他!”

喜不自胜间,陈丧良干脆又冲着薛万述微笑说道:“万述,可愿替我辛苦一趟,率军两千东进,,顺便夺取井陉关,打通与你两位弟弟的直接联络?”

“殿下差遣,末将那敢不从?”薛万述赶紧拱手,又为难说道:“但末将这次是走山路而来,随行只有两个随从,并没有军队可用啊?”


状态提示:488.第488章 出手招降--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