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大秦将魂歌>第二百五十二章 最后的武卒(一)

“呜呜呜······”

凄厉的牛角声,划破天际,回荡在大梁北城外的天空。

“警戒,警戒,魏军出城了!”

魏军城门刚刚打开的时候,隐藏在修渠队伍中的精锐士卒,听闻报警的牛角声后,立即指挥挖渠的秦军收好铁锸,开始寻找有利地形。

正在前方修渠的士兵,初始的时候,显得有些慌乱。基层带兵的屯长们,久经战事,很好的镇住了场面。

“将军,君子不立危墙之下。魏军来势汹汹,要不退往大营再做安排?”

大梁北城门大开后,魏军汹涌而出,宛如一片火红色的洪流,滚滚而来。蒙虎心里有些诧异,他没有与魏军作战的经历,不清楚魏军的真实战斗力。

“军人不是君子,这个时候一步也不能退。”

蒙恬没有理会蒙恬的担心,而是登上一处地势较高的小坡:“来人,把我的将旗竖起来!”

蒙恬现在独领一军,按说没有冲锋陷阵的必要,只是他这个时候为了安全,独自撤回大营,势必影响修渠部队的军心士气。

蒙虎无奈,只得安排亲兵们竖起蒙恬的大旗,他则带人守住了小土坡的四周。

“蒙豹,你率领剩下的人马,随时支援。”

末了,蒙虎不忘叮嘱蒙豹,别只顾自己杀得兴起。

黑色的蒙字大旗,迎风飘扬,带给魏人、秦人不同的感受。

秦军士兵回头一瞧,只见大旗之下,矗立着蒙恬熟悉的身影,心里不由得大为安定。

大梁城头,公叔崇的目光,落在大旗之下的年轻将领身上,眼神莫名的复杂。

他没有想到,秦国来的援军,竟然扎营在北城方向。如此一来,出城作战的魏军,正好碰上了能征善战的上郡长城兵团。

大梁的北面,面向大河,魏军的计划,正是要破坏秦军引大河之水的计划。

东边有王贲坐镇,西边有辛胜领军,南边地势不利,一直以来,默默无闻的北边,却等来了蒙氏一族的将领。

公叔崇痛苦的闭上了眼睛。

骰子已经抛出去,就没有收回来的可能。所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这个时候突然撤军,指挥增加士兵的混乱。

率领魏军的校尉,名为周市,长得十分剽悍。

蒙恬的将旗,落在周市眼里,反而激起了周市心中的悍勇。

运气还真是不错,秦军大将刚好在这里,勇往直前的话,不是没有杀死这名秦将的可能。

蒙恬的身边,只有七八百人,剩下的修渠部队,手里有武器,身上却没有铠甲,不利于久战。

修渠的时候,还穿着一身笨重的铠甲,没有这样的道理。

秦人好战,死不惜命,追杀敌军,争夺首级的时候,一个个脱去铠甲,轻装急行。

阵地战的时候,没有铠甲的轻步兵,却抵挡不住有重甲保护的魏军武卒。

“弩箭,放!”

蒙恬冷冷的注视着远处逼近的魏军,右手一挥,早已放好弩箭的亲兵们,手托秦弩,斜向半空,眯着一只眼睛,看向望山的刻度,手指一扣,锋利的弩箭,齐刷刷的向魏军飞去。

一轮弩箭飞出后,不过一个呼吸左右,又一轮弩箭刷刷的飞出。

秦军排成三列,一队在前放箭,第二队快速补上,第三队再度放好弩箭。长久的训练下来,这种名为三段击的射击战术,秦军运用得无比娴熟。

“蒙豹,你率领骑兵,从侧翼袭扰魏军。”

蒙恬没有简单的等候魏军来攻,而是认同最好的防守,乃是进攻的道理。

出城的魏军,仅仅凭借身上的甲衣,就能看出这支魏军称得上大梁城里的精锐。

带兵这么多年,蒙恬一眼扫过去,估摸着魏军差不多有八千人左右。

战国时期,一次大会战,少说至少十万人以上。八千人的魏军,似乎微不住道。但落在大梁城下这片狭窄的战场,八千人已经称得上密密麻麻,摩肩接踵。

“举盾!”

周市不愧是魏军里有战斗经验的领兵将领,他没有理会秦军不断飞来的弩箭,举着魏军特制的大盾,向着秦军大旗竖起的方向,不断向前。

已经开始结阵的秦军挖渠部队,周市则交给了自己的副手。

周市现在的眼里,只有对面的秦国将军。

大旗一倒,秦军失去了指挥,战斗的胜利,自然手到擒来。

“哗啦啦——”

魏军方阵的前十牌,整齐划一,举起了手里的方形大盾。远远望去,如同水面上的一块大木板,正向着秦军漂流而来。

不时有弩箭落在大盾上方,却没有给魏军造成严重的伤亡。

秦弩强劲,为了对付秦军弩箭,魏军特的制作了这样的方形大盾。大盾外面,蒙着的不是牛皮,而是镶上了一层厚厚的铁皮。

这样的盾牌,只有精锐的魏军士卒,才能举得起来,进而正常行军。

“将军,这支魏军战斗力非常强!”

蒙虎抽出手里的环首刀,命令亲兵们立盾,取下背上的长戟,配合盾牌,结成了一个密密麻麻的圆阵。

“哈哈,对面的这支魏军,总算有些魏武卒的遗风。”

吴起在魏国缔造的那支魏武卒,打遍天下无敌手,从无败绩,耀眼于过去的史书中,令蒙恬心折不已。

魏国衰落后,魏国的武卒虽然还是叫武卒,组织形式沿袭了吴起的练兵方法,不过,重建的武卒,只有吴起手里的那支武卒的影子,却没有纵横无敌的气韵。


状态提示:第二百五十二章 最后的武卒(一)--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