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外头已是风声鹤唳,但到底仗还没打起来,杨明与杨大娘都老了,故土难离,况且家中还有那几亩地要耕,实在不愿意迁去汾城,去了那里,虽然安全些,可他们在那边能做什么,等着杨荣与陆元畅养活么?还有洛溪村的村民,也让得杨明放心不下,今冬遭了灾,明春春播异常重要,他怎么也得留下陪着村民熬过这个难关。
可是杨荣与珍娘却是想去汾城的,汾城人口多,各业都兴旺,他们又是年轻力壮,去了怎么也能讨口饭吃,更不要说陆元畅已是王将军的亲军,出来随便喊一声都有不少人会照顾他们。而且蛋蛋已五岁了,正到启蒙的时候,去了汾城,也能进私塾认几个字,若是有悟性,好好栽培,说不定还能考取功名。
杨明是秀才,算是有功民在身,可杨荣却不是读书的料,虽然认了几个字,但在文章诗词上却没有建树,功名已是无望,杨荣将这深深的遗憾,都投到了蛋蛋身上,期盼着蛋蛋能考取功名,给他们杨家长脸。
几番商议,杨明让杨荣与珍娘带着蛋蛋随陆元畅一起去汾城,自己则带着杨大娘与杨芸留在洛溪村,若是到时局势有变,再迁也不迟。
杨荣与陆元畅苦劝不已,他们哪里能扔下两老自己去享福,可杨家二老是铁了心要留在村里,陆元畅两人无法,只得应了。
事情决定了,一家人便开始说着提亲的事,陆元畅已为顾小芙准备了全套嫁妆,现下就想着彩礼该怎么出。
杨大娘现下极喜欢顾小芙,她见一群大老爷儿们都商量不出个究竟,便去寻了赵媒婆,给了厚厚的谢媒礼,让她今日就去祝家问个明白。
赵媒婆先前为刘家的事在陆元畅这里吃了鳖,打心眼里不想接这桩生意,杨大娘好说歹说,才让得她答应。
第二天一大早,赵媒婆便来回话,祝家啥都不要,就算陆家给了彩礼,到时也是随着顾小芙陪嫁过来的,不过祝保长是举人,非常重视礼节,虽然他知道陆家急着成亲,可一应礼节一样都不能落下。
还有,便是让陆家准备好,今日送顾小芙去祝家,便让顾小芙留在那里,不回陆家了。
杨家人觉得祝家厚道,要求也合理,便满口答应。可是陆元畅听了,心中憋着一口闷气,怎么都出不来,这媳妇还没娶上,便要送到别人家去,她哪里愿意。
过惯了顾小芙给她的好日子,要她自己一个人清冷度日,陆元畅想想就觉得不乐意。
不仅陆元畅不乐意,顾小芙也是不乐意的。两人这才团圆了一天,相思都未解呢,便要分开了?再说,陆元畅受伤了,放她一人在陆家,顾小芙心中极不踏实。
不过婚事一向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小两口就算心里再不乐意,两家长辈已点头同意,她们根本没有反对的权利。
初二一早,杨家人便都来了陆家,杨大娘与珍娘帮着顾小芙收拾衣物,杨明杨荣则是来帮忙送嫁妆,忙活了一早上,大家浩浩荡荡去了祝家,一时间,陆家像是搬空了一般。
嫁妆出村的时候,洛溪村的村民全来看热闹,不说顾小芙如何貌美如花,陆元畅如何意气风发,单是那整整三车的嫁妆,便让处于灾荒穷苦生活的村民咋舌了。
祝家位于洛溪村的邻村——上水村,几人紧赶慢赶,在晚饭前到了祝家。
祝保长携了祝大娘,与两个儿子,一个儿媳,两个孙子,在大门口迎接,礼数颇周道。进了祝家,待众人行礼问好,便是大开宴席,外头一桌男客,里面一桌女客。
外头男客中,除了祝保长陆元畅杨明与杨荣,祝保长还请了他兄弟及侄子作陪,满满一桌人,喝得极热闹。
里头女客,祝大娘也携了亲眷陪着杨大娘与顾小芙。祝大娘见顾小芙举止从容优雅,待人接物颇懂礼数,这通体气派,她是极喜欢的。
原本祝大娘知晓祝保长收了一个贱籍农妇作义女,心中便是不喜。她虽不是出身名门,但阿爹也是有举人功名在身,她自幼读书识字,文人的小清高是刻进了骨子里的,虽不能说她看不起泥腿子,但到底和他们这种书香门第有不小距离。
谁想见了顾小芙,却是大大的出乎意料。相貌那是没得说的,白白净净,面容清丽娴静,身段窈窕诱人,那一身的富贵打扮,一点都不庸俗,比她出嫁的闺女都长得好。
顾小芙给她的见面礼,是一双做工极为精致的绣花鞋,不提用料的讲究,单是那针线手艺,那复杂的精致图案,就不是一般人能绣出来的。
当然,最让祝大娘看重的,便是顾小芙识文段字,一番考究之下,让得祝大娘刮目相看,诗词歌赋顾小芙是不通的,可是她居然读史!一个女子喜欢读史,这可是了不得的事,想到与顾小芙极为登对的陆元畅,祝大娘心潮澎湃了。
她是有见识的人,陆元畅入了将军府做王超的亲军,这本就是一条捷径,再加上有顾小芙这样一个贤内助,长得好,善交际,居然还明事懂史,陆元畅的前途可见一斑。
祝家里外两桌,一时吃得极热闹,如多年未见的好友一般,端得是亲热非凡。
当然了,陆元畅却是很忧伤,酒喝不得,顾小芙不许的,人见不得,他现在装着男子之身,再然后,她要一月见不到顾小芙,这种复杂憋屈的心情,一直萦绕着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