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抗日之最强战兵>第1012章 自寻死路的米国装甲师

独立军的作战模式是空地一体化,这种按照后世全方面的信息沟通方式,能够让每一个携带微型电台的部队都能够随时随地的了解战场上发生的任何事情,对于这些这些部队来说,能够随时随地的了解战场上的形式,对于他们来说有着巨大的好处。

在天空之中,以轰炸机改装的长时间在空侦察机,不断的将地面上的情况记录下来,随后快速的传递到每一个部队的手中,在这个时候了,他们要做的就是尽可能详细的将战场上的所有事情都传递给下方的任何一个部队,只有这样才能够让他们所有的部队能够在战场上发挥出自己最强大的战斗力。

战场上,如果任何一支部队都能够像是自己的手脚一样被使用起来,那么在任何一个战争之中,这一方的额军队绝对是无比强大的,因为没一支部队都能够发现敌人的部署,找到敌人的弱点,这样的情况下加上独立军庞大的军队就能够不断的寻找敌人的致命缺陷,然后进行猛烈的攻击,将敌人的要害直接一击命中。

同时他们的部队还能够随时随地都能够知道自己所需要面对的敌人是什么样。

这样战争方式,邓阳将其命名为透明的战争,但是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必须尽可能的保证自己一方的制空权,只有完全将整个天空掌控起来,才能够对敌人的行动了如指掌,才能够规避大量的风险,并且完美的配合其他部队的行动。

现在,独立军的两个装甲师正在战场前方做着准备,他们距离米国人的阵地还有最少五公里左右的距离,他们并没有展开进攻,因为他们这只是在做着准备,同时最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将米国人的装甲部队吸引出来。

毕竟应对米国人这样的军队,尤其是在坚固战壕的情况下,直接冲上去简直就是最愚蠢的一种做法,因为不管是米国人还是独立军都拥有众多的反坦克武器,而米国在这一方面尤其是擅长,米国人对于坦克装甲车的反击武器进行了很多的研究,其手中的反坦克火箭筒也能够轻易的摧毁一般的坦克,即便是独立军的坦克都是使用了倾斜装甲,但是依旧有被摧毁的可能,而且可能性很大,在这样的情况坦克只能够用来作为最后突击使用,当然对于敌方的占领也非常需要坦克装甲车的帮助,毕竟对付轻型火力坦克和装甲部队的重要性是非常巨大的。

不过正如同米**队重视独立军的装甲部队一样,独立军也非常重视米国人的装甲部队,虽然这到战壕独立军又把握能够攻克下来,但是攻克之后如果遭遇到米国人的坦克部队冲击,那么也是非常危险的,剿灭一直步兵部队容易,但是想要剿灭一支装甲部队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因为装甲部队只能够通过使用装甲坦克部队进行攻击,除去这种方式别的方法几乎都没有丝毫的作用

所以这是坦克和坦克之间的战争,虽然独立军的坦克在性能上占据着一定的优势,但是很可惜的是,米国人这个时候也学聪明了,他们的坦克构造几乎和独立军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现在这个时候邓阳觉得一旦米国人拿到独立军的武器弹药能够立即投入作战,因为双方的弹药武器口径几乎是一样的,尤其是坦克,米国人的坦克虽然起步不晚,但是在使用独立军的主力坦克和他们的坦克进行对抗试验之后,他们立即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独立军的装甲坦克在装加防御和制造难度上都要比他们米国的好很多,对于现实的米国人来说他们立即丢掉了自己那种带有瑕疵的射击,m4坦克就在这样的情况下直接夭折了,但是邓阳他们都非常的清楚在之后米国人在坦克上面的造诣一定不会比他们差的,本身邓阳都没有想过能够在坦克这种武器上领先米国人多久,米国人之所以在战争初期战斗力不是很强大,那是因为米国人已经长时间的没有接触战争了。

因为太长时间没有接触战争,这才让他们在刚刚作战的时候不管是人员素质还是武器都处于下风,但是作为一个过来,邓阳知道米国人的潜力,用不了多久米国人就能够迎头赶上,甚至有可能达到和他们相差无几的水平。

想一想米国人的地理位置,总有种上天独爱米国人的一种感觉,左右都是大海,南北两个弱小的国家,让米国不需要担心自己的本土受到任何的攻击,也不用担心从两侧遭到任何的战争威胁,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优势地理位置,其他国家都被战火笼罩的时候,他们米国人却能够坐收渔人之利。

也正是这样的方式让邓阳想要更早一点的将米国人拉入战争之中,因为在这个时候邓阳已经完全掌握了在太平洋东岸地区的主导权,同时他们也得到消息,米国人打算让鬼子和独立军火拼,毕竟在米国人的计算之中想要完全摧毁日本人的联合舰队和日本庞大的陆军部队需要很长的时间,付出非常惨重的代价,现在独立军扩张的势头他们已经能够看得清清楚楚了,作为一个潜在的敌人,米国人自然不会帮助独立军去对付看似强大的日本部队,他们想要用日本部队不断的削弱独立军的战斗力。

即便是在海军方面,米国人也在拼命的制造,因为他们已经看到了独立军航母编队那强大到让人目瞪口呆的战斗力,就那么几艘航母,居然出动了大量的轰炸机,直接登录了阿根霆的首都,就那么的几艘航母的舰载机和陆军飞机直接夷平了一座百万级人口的城市,这一切看起


状态提示:第1012章 自寻死路的米国装甲师--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