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三国之帮爹当军阀>第二八二章 完婚

端午节后,刘和终于迎来了他与蔡琰正式完婚的良辰吉日。

此时的婚礼,比之后世的结婚仪式要简单和无趣许多。在五月初八刘和正式迎娶蔡琰过门之前,按照周礼,刘家已经完成了“三书六礼”之中的“三书”和“五礼”,只剩下最后一礼,也就是“亲迎”了。

“三书”指的是订亲过程中下的聘书(订亲之书)、礼书(礼物清单)、迎亲书(迎娶新娘之书);“六礼”指的是纳采(提亲)、问名(交换双方姓名八字)、纳吉(订婚)、纳征(男方赠送聘礼)、请期(选择婚礼吉日)、亲迎(正式婚礼)。

这最后一个步骤“亲迎”,便是后世人们通常所说的婚礼仪式。

汉朝的婚礼是在黄昏开始,“黄昏娶妇”,“女”与“昏”结合,便为“婚”字。

这天傍晚,刘虞和两位夫人大小欧氏端坐在大厅正中,刘和身穿一身大红的喜服,头戴一顶红色的进贤冠,规规矩矩地来到厅中跪下,然后向刘虞叩拜一番。

刘虞按照礼仪勉励刘和说道:“吾儿今日大婚,为父心中甚喜,愿你谨记为夫之道,使得姻缘美满,早日为我刘氏开枝散叶!”

刘和点头称是,于是“醮子”仪式结束。

刘和来到正门之外,早有慕容平、孙礼、郭嘉、徐岳、杜畿等人等候,近卫营的士兵今天也是身穿干净整齐的军服,一个个喜气洋洋的守在外围。

刘和于是登车,众人随行护卫,浩浩荡荡向着蔡府而来。一顶描龙画凤、装饰精美的红色花轿被安置在后面一辆平板马车之上,惹得道路两旁观礼的百姓一阵好奇。

来到蔡府门前,刘和手中拎着一只大雁,身后跟着几名抬着礼物的近侍,一起走进蔡府正门。大雁象征着婚姻忠诚,因此是汉人操办婚礼时必备之礼。

早已等候在家的蔡邕,接过刘和呈上的“贽礼”。小声问刘和:“除了这只掉毛鸟,还有什么礼物送于老夫?”

“回禀岳父大人,小婿让人为你量身打造一套上等家具,回头便会让人给你送来。”

“你小子也太抠门了吧?一套家具能值几个钱?就这样把老夫养了多年的宝贝女儿领走了?”

“岳父大人如果嫌弃,那我便让人给您送一座金山银山来,那些家具就算了。”

“老夫是那种喜欢黄白之物的人么!家具既然做了,那就速速送来!另外,你得替我搜集天下各地的孤本珍籍,老夫一生除了疼爱琰儿,剩下的就是喜欢藏书!”

“这个小婿一定办到!到时候让岳父您家中藏书十万卷。馨名大汉传!”

“好!这还差不多。赶紧去后院接琰儿过门!”

翁婿两个一番讨价还价之后。刘和终于来到蔡琰的闺房之前。

“琰儿小娘子,夫君来也,速速开门!”

“小姐说了,想进门得先吟诗一首!”丫鬟小瑶的声音在屋里响起。

“我那个去。这个时候让我作诗,这不是坑人么?”刘和一阵头大,赶紧绞尽脑汁地回忆有什么诗词可以应景。

憋了半天,还是太白诗仙再次“出场”,救了刘和一次。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刘和站在蔡琰门口,大声吟诵了这首算不得太过出彩的诗句。

“吱呀”一声。房门打开,一身红色喜服的蔡琰站在了刘和的面前。

刘和于是牵着蔡琰的手,缓步走出蔡府。丫鬟小瑶暂时不陪嫁,留在蔡府照料蔡邕的生活起居。大学士已经嫁出去一个女儿了,这个聪明伶俐平时当女儿一样疼爱的小丫鬟再随蔡琰一起嫁入刘府。那就只剩大学士一人守着大宅院了。

红色的花轿已经摆放在蔡府门口,刘和笑眯眯地伸手掀起轿帘,蔡琰红着脸坐进轿内。

迎亲的队伍于是再次启动,浩浩荡荡返回太傅府。

刘和与蔡琰进到府中,在中院会客大厅门前一起用清水洗过手,完成“沃盥”之后,双双入席。

厅内坐着的是在幽州极有身份的一些客人,大家保持肃静,面前都单独摆放着一份酒食。刘和与蔡琰并肩跪坐,在他们面前的几案上却只摆有一份肉菜。这也是婚礼仪式的一个环节,叫做“同牢”。

刘和与蔡琰举筷夹起一口菜,尝过之后,便用酒漱一次口,如是三次。在第三次用酒漱口时,侍从特别送上了一只连体银杯,这便是“合卺”酒。

刘和与蔡琰同牢共食、合卺饮酒,象征着他们夫妇俩人从此尊卑一体、祸福与共。

这个仪式结束之后,刘和与蔡琰起身向厅中客人作揖致谢,然后离开宴客大厅,进了西院刘和的住处。

西院之内,早就挤满了刘和的手下和亲近侍卫,大家手中捧着各色的栗子、红枣,等刘和与蔡琰进来坐在床榻之上后,大家便一起乐呵呵地向他俩抛撒手中的栗子和红枣,这便是“撒帐”。刘和与蔡琰于是赶紧兜起衣襟来接,接的越多预示婚后子女会越多。

闹腾完了撒帐之后,刘和当众解开蔡琰系住头发的彩带,然后用犀角梳为她梳理一遍头发之后再重新结上。

至此,亲迎之礼算是全部完成。西院内的“亲友团”全部撤出,来到前院开始吃酒,只留刘和与蔡琰在房内做些爱做和该做的事情……

这便是汉末的婚礼,整个过程完全不同于后世那般冗长热闹、喜气洋洋,显得简短而且严肃。

古人认为:先有夫妇之义后有父子之亲


状态提示:第二八二章 完婚--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