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1852铁血中华>第125章 入局与出局(十一)

“1857型步枪,枪管由轧辊处理的铸铁钻孔制成,三条膛线,11毫米口径,火帽击发,铅子纸壳子弹,带射击准星,配备钢质套筒刺刀。,配备的附件有通条,野战时浇铸铅质弹头的钢模具,卷子弹纸壳的纸张,以及用来涂抹子弹与纸壳的油脂……”

尹晓峰低声背诵着与越南阮朝交易的步枪买卖中的参数,这让旁边的军官们忍不住露出了笑容。有军官笑道:“这还用背么?”

“这为什么不用背?”负责与阮朝这次军火贸易的带队团长沈心说道。

虽然用了提问的口吻,可军官当然能听出这里头的责备。即便是听不出,沈心脸上责备的表情也不会让人引发误解。

大多数军官登时不吭声了。尹晓峰认真背诵的步枪参数对于军人来说是太过于“常识性”的内容,可这绝非是军官可以嘲笑尹晓峰的理由。当然,也有军官依旧用轻松的语气说道:“这些还用背么?参加一下军训,多打几枪不就知道了?”

沈心被这个回答弄得有点无言以对。他所反对的是军官们对尹晓峰这个外行的嘲笑,可就算是把军官们猛批一通,也改变不了尹晓峰是个外行的事实。想让尹晓峰成为内行,唯一办法就是这名叫做郑仲明所说的办法,对尹晓峰这样的家伙进行军训。不用太久,十天就能把他操练的熟知步枪参数。

沈心立刻有点后悔了。很明显,他处理此事的态度有些过于幼稚。摆明了这是在怄气,而并非是解决问题。如果郑仲明表示出小看尹晓峰的意思,并且明着或者暗着说出这个意思,沈心当然可以立刻以政委的立场来批评。但是郑仲明没有如此表现。那沈心自然就不能对此有任何批评了。可即便是如此,沈心感觉胸中登时生出一股强烈的不快,而这不快很快就变成了恼羞成怒的感觉。

“不迁怒,不贰过。”这是光复会里头对政委们反复教导的事情。别人做事的不妥,并非是自己做更加不妥事情的借口。这是韦泽在政治部会议上反复强调的内容。虽然沈心觉得很是有些恼羞成怒的意思,可他很快想起韦泽说过的话,“生出愤怒的感觉,大部分都是因为感受到了自己的无能。如果一切事情都在掌握之中,都能按照自己的贯彻的理念处理下来,也许会有厌烦的感觉,也许会有疲惫的感觉,或者有些失望的情绪。但是你不会有愤怒。”

沈心此时感到自己恼火的同时,突然想起韦泽的话。他迅速反思了一下自己,立刻就明白了当下的情形。不管郑仲明的话到底是有意还是无意,至少都把现在讨论的内容引向了解决问题的方向去。如果沈心是想解决问题,他就没有任何发怒或者训斥人的理由了。

想到这里,沈心说道:“好!还有一天时间,立刻对尹晓峰同志进行训练的话,能把他练到什么程度?能把他背诵的内容都给练到么?”

看着沈心盯着自己,郑仲明答道:“肯定没办法熟练,不过这些东西都能给他讲道。”

沈心答道:“很好。郑仲明上尉,你负责训练尹晓峰同志。记住,现在是让他亲自接触,而不是让他学着放枪。”

看着郑仲明起身带着尹晓峰开始操作这款“1857型步枪”,光复军军官们大多数都不再说话,也有几个人脸上露出了失望的表情。沈心当政委也有几年,这唯恐天下不乱的愿望落空的时候会露出的失望表情他见过太多。所以在心里面给这几个人记了一笔,沈心就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开始看文件。

不仅仅是尹晓峰在对这次军火交易做着积极的准备,沈心同样也在做准备。谈判的时候需要的是对相关数据非常熟悉,背诵是必须的功课。

尹晓峰其实有过军训的经历,虽然对于步枪构造的了解不多,却也不至于不懂放枪。而且这些数据也是尹晓峰背下来的,他这么反复背诵的原因是他对于此次任务非常在意,生怕自己有丝毫的纰漏。

尹晓峰从来没想过自己有朝一日居然能够混成外交使节,还是负责商业行动的外交使节。当然,尹晓峰一年多前加入了光复会,自然要接受光复会的培训。其中一部分培训就是有关“哲学”内容的培训。

光复会的人员培训讲过“事情的偶然性与必然性”这个哲学命题。尹晓峰活学活用了这个知识来分析自己的好运,他发现自己有过出海经历,懂点外语,虽然是西班牙语而并非法语。另外懂生意,懂和人打交道。更重要的是,他自己选择了主动跟着光复军走。

如果是在满清当权的广东,这些经历对当官毫无助力。可在光复会当政的广东,他们需要这方面的人来办事,所以选中尹晓峰是种必然。至于偶然性的部分,尹晓峰只是偶然与光复会有了接触,所谓的偶然也仅仅是当时完全出于其他目的的选择而已。今天的待遇只能说是命运的安排了。

正因为清楚自己到底是怎么搭上了这条线,尹晓峰对于光复会倒是很有归属感。一个普通人靠自己正当的能耐成为了官员,这在满清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尹晓峰对自己现在拥有的职位很满意。他也很清楚,想保住自己的官位,想有所发展,那就得把光复会交代给自己的差事办好才行。

所以光复军的代表团在1859年9月20日抵达越南阮超首都顺化的时候,尹晓峰在郑仲明的帮助下把清单上所有内容都与实物有了对照。至于清单上的数据,尹晓峰早就熟记在心的。

阮朝的首


状态提示:第125章 入局与出局(十一)--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