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宋时归>第三卷 补天裂 第四十九章 破军星动(二)

汾河河谷之中,一队人马正不疾不徐的向南而行。

此时北地,春光正盛,虽则河东之地山黑而林稀,然则河谷之中野草繁茂,野花点点,汾河水流溅起碎琼乱玉,仍然别有一番景象。

河谷两岸,到处都有村庄聚落,此刻正是田间劳作的高峰时候,到处都看到农人身影,在辛苦的伺弄庄稼。然则往常田边村妇送饭,儿郎嬉戏的热闹景象,却再不见。这些劳作农人,在田间还不时北望,似乎在担心着什么。

石岭关外,正有大队女真军马,正在做叩关之势!

河东之地,从唐末至宋初,就是战场。多少强藩在这里混战,五代之中几代君王,都崛起至此。而宋立之后,与后汉更是缠战十余年,打得河东几乎变成了一片白地。而与辽人之间缠战,持续时间更长。澶渊之后,边界烽烟渐熄,原来在河东缘边设立的密密麻麻的军寨堡垒关隘,也多废弛,可是这一次无数胡虏压来,原来关外大量百姓如云如雨的仓皇涌来,却让这些战乱记忆,一下就回到河东百姓心中!

这一队人马经过,很是吓了那些在田间劳作的百姓一跳,后来看到这支军马打着神武常胜军旗号,这才放下心来。

河东边地,武风素悍,虽然比不得燕地云内那些迭经丧乱的汉儿。可是比中原腹地也强胜不少了。这支打着神武常胜军军号的人马,自北面掩护着大批内迁难民退来,就据守关隘。整治防务,也不甚扰民。甲胄精良,兵刃锐利,约束森严。且满是煞气,一看就是强兵模样。有这么一支军马坐镇,这才让他们没有举家逃难,而是还在坚持着田间劳作。

不比富室纷纷南下而走。寄于看似更安全的太原府左近安置。寻常百姓,不劳作便是不得食。抛家弃业,泰半唯有辗转死于沟壑。他们辛勤劳作,缴纳贡赋,繁衍生息。只求上位之人,能在外敌入侵的时候能给他们一个最为基本的安全保证。而在两宋之交,上位之人,已然堕落得连这一点都做不到。又是这些百姓,持戈而起与胡虏战,染得汉家江山一片血红,可最后还是宗泽三声渡河而亡,河朔河东义军被上位者遣散!

这一队人马,拥着一名未曾披甲,裹着一领敝旧披风的长大汉子。正是新鲜出炉的保大军节度留后。河东经略使,兼领神武常胜军的韩世忠了。

这一路行来,正是巡视沿着汾河河谷布设的神武常胜军防线,还有诸多军寨的修备情况,另外还要视察一下云内难民安置迁徙的情形。

这一路行来,情形还算是不错,神武常胜军是燕王萧言的起家人马,新建上四军中号称第一。现下心气正是最高的时候,如何能让其他军马比了下去。就是韩世忠也觉得节度留后不大够味,想得一个节度使耍耍。督促既严。奔走往来不停。神武常胜军上下被催促得发疯也似的整备防线。从北到南,以石岭关,细腰寨,窟谷寨为核心的三道防御体系。将汾河河谷这条通路遮挡得死死的。韩世忠自有信心,女真鞑子要是这样一路硬啃过来。等打到太原,估计得明年去了,且不知道最后还能剩下多少人马。燕王带领大军,走着打也把这支女真西路军全部收拾干净了。

虽然防御体系还算是满意,女真西路军撒开正面,只是在河东缘边防御体系之前巡梭试探,一时不得叩关而入。可此刻韩世忠脸上,也只是喜忧参半的表情,说起话来,也是心事重重的模样,没有以前那副语声响亮,仿佛天下事都不放在心上的爽利气度。

心中所喜,一则就是从云内到河东这场后退作战进行得顺利,将女真鞑子西路大军挡在了河东缘边之外。二则就是自家名位扶摇直上,燕王将神武常胜军老底子交给自家,可见信重。将来只要燕王不倒,他们这批新鲜的军功勋贵,不难成为世家。

而心中所忧,则是此次战事,眼看就要波及半个北中国。这是绝大关口,也不知道燕王能不能迈过这一步去!

女真东路军那边燕王自有安排,那里不是自家的战区。韩世忠也不操那个心。单论河东这里战事,自家据守的宁化军方面,还有岳飞据守的滹沱河谷那一线,韩世忠都放心得下。可就是紧紧相邻的岢岚军方向,韩世忠却总有隐忧。

在蔡京短暂用事的时候,对河东也有小动作,做了人事安排。原来供职中枢,官位至徽猷阁待制的折家后人,才兼文武的折彦质迁为龙图阁直学士,河东路安抚副使,出镇府州方面。就是要统合丰府鄜等处的折家兵马,为威胁萧言掌控的大半个河东的侧背计。当时萧言正要引蛇出洞,就装着对这件事情没有看见,而折彦质就顺利出镇。

现今河东,有吴敏这个安抚使,负责转运粮草,安抚后方,接济韩世忠岳飞两支大军。有韩世忠这个河东经略使,主要掌握河东路军事,应对女真西路军。还有个河东路安抚副使折彦质,统合折家军及西军一部,背后依托陕西,自成体系。

所谓折家军,就是从五代一脉传承下来,真正算得上大宋藩镇的丰府鄜一带的军马。出身异族,不过已然完全汉化。早期大宋要利用他们对抗北汉,对抗辽国。后来又要利用他们北对辽人西京道,西抗西夏左厢神勇军司,不时还要西渡黄河,去配合西军在横山进行的战役。

正因为这独特而重要的地位,折家世世代代统御这河东一角之土,自养军马,自辟僚属。折家数代,为大宋战死子弟不知道


状态提示:第三卷 补天裂 第四十九章 破军星动(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