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大唐驸范>040 二次规划
农闲时分,蓝田此刻‘大兴土木’正当时。工地上堆放的各式木料、砖、石比比皆是;热情干活的人们随处可见,有人在测绘数据、有人在地基打桩、有人在砌墙、立柱大家各司其职,有条不紊的忙碌着,好一副热火朝天的开工场景。

胡涛转首四顾,不一会儿便发现了宇文薪的身影,嘱咐了米妮留在外围静候,自己迈步向着宇文薪而去。

“宇文大哥,别来无恙啊!”胡涛亲切的打着招呼。

“哟!天佑兄弟来了!好久不见啊!”宇文薪热情的回道。

“宇文大哥,近日来工程可曾顺利?”胡涛问道。

“诸事尚可!特别是你设计的‘千斤吊’(简易滑轮组),啧啧太厉害了!为兄本以为你要求以砖石建房,搬运吊装会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那想到你顺手就给解决了。佩服!佩服!只是为兄还是难以理解,你为何非要以砖石建房?”宇文薪回道。

中国人的思维里,对木头有一种特殊的情感。五行中,金木水火土只有木是有机物,只有木是有生命力的;它向阳,温馨,和谐,所以古代建筑、家具多以木质结构为主。同时这也跟思维习惯有关,因为中国人的思维偏向中庸,和谐,感性。

从地理的角度讲,中华文明源自黄河流域的平原。平原之上,岩石资源不丰,而木材资源则相对充足(尤其是考虑到当时黄河流域的气候条件)。因此,先辈们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选择了最适合自己的建筑材料,并将这种选择倾向一代代传承了下去。

可胡涛毕竟带有后世的择居标准,习惯偏向于居住建筑结构坚固和实用性;于是解释道:“砖石建房,坚固耐用,不忌虫、不忌火,而且也不会像用木料有这样、那样的逾制问题(中国封建时代对不同身份人的住宅,在大小、高度、和木料使用上有着明确的要求,就好比现代的建筑规范一样),多好啊!况且,咱们这儿离着骊山又近,采石取料也是方便的很。宇文大哥你常说,想要超越祖上,成为新的一代宗师么。何不就以此来个打破常规,标新立异,让世人来评判优劣。”

“好!好你个胡天佑,说得好!不破不立,世人裁判。”宇文薪击节叫好道。

“兄长谬赞了!其实今日小弟来见宇文大哥,还有一事相询。”胡涛继续说道。

“何事?天佑但说无妨。”

“不知宇文大哥会建桥否?”

宇文薪轻皱眉头,想了想反问道:“天佑的意思,想在浐河和灞河上建桥,更好的联系各区?(农业区、商贸区、工业区)”

“正是如此,不知是否可行?”

“说来惭愧,为兄未及专研建桥之术。不过浐河上已有一座小桥,而浐河河面尚且不宽,为兄依葫芦画瓢仿建之,亦不难已;但灞河河面太宽,最窄处也接近二十丈(50米左右),为兄力有不逮,若无顶级建桥大师主持架设,怕是只能建渡口过河了。”宇文薪不好意思的解释道。

“宇文大哥可识得建桥大师?”胡涛急切问道。

“为兄儿时听祖父(宇文恺)说过,河北道赵州有人设计建造了一座单孔石拱桥,跨距达十多丈,甚是奇巧,堪称桥梁之最,祖父推崇备至。唉!时隔多年,为兄也不记得设计建造为何人了。那座桥好像叫”宇文薪答道。

“‘赵州桥’!”胡涛大声惊叹道。

“对!赵州桥!”宇文薪肯定道。

(本章完)


状态提示:040 二次规划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