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将白>第二百三十四章 好酒配故人

科考的改制并不顺利。x23u

不止是来自于文官阶层的阻力,还有那些老百姓们的不理解,他们根本没有参加考试的念头,家里有点闲钱的话,也是要培养孩子读书,不可能去培养什么匠人。

肃王府没有办法,只能自己出钱,安排各地的学堂免费培训,而且管吃管住,这样那些地方上的穷苦人家,才会愿意把孩子送进次考学堂来,一些无家可归的流浪儿,也会跑到学堂里混口饭吃。

不过一切虽然进行的不太顺利顺利,但是总算都在按着赵显既定下来的方向在走,现在的启国没有了外敌,赵显有大把的时间来慢慢改造这个国家。

变好的速度不用很快,因为改变一个国家,从来都不是一代人的事情,只要方向没有错,一直坚持下去,国家总是会慢慢变好的。

值得一提的是,原本归属齐楚两国的百姓们,被大启编户齐民之后,日子并没有过的很坏,反倒要比从前的日子好上不少,就拿西楚来说,从前的项家王朝,本身的经济是很低迷的,只能靠蜀地的粮米产出以及蜀锦,养活整个国家,导致了他们的赋税颇为严苛,尤其是在战争年代,天元皇帝对外作战,朝廷空虚的时候,多次强行征税,导致了楚地的百姓苦不堪言。

这个时候的赋税,可不止是收钱收粮,每个男丁都是要为国服役的,或者劳役,或者兵役不一而足,按照项云都早些年的打法,不知道强行征调多少楚地男儿死在了兵役之下。

而大启的制度就要好很多,首先启国现在不怎么缺钱,所以赋税收的很低,而且赵显完全没有任何大兴土木的念头,见识多了过了后世的高楼大厦,他对于这个时代的建筑实在是殊无兴趣,因此哪怕大启一统天下,也没有什么需要几万人,甚至几十万人的大工程动工。

楚地虽然暂时是项歧在管,但是收税这类的东西,却是总督严靖在做,项歧新附启国,在这方面自然不敢造次,因此楚地的百姓,日子反倒好了起来。

虽然仍然有些人在叫嚷着要恢复故国,但是时间久了,老百姓们总是会发现哪个国家比较好,便会慢慢接受赵家人的统治了。

真到了那个时候,也到了那位楚王项歧的死期。

在这个国家变得蒸蒸日上的时候,赵显反倒清闲了许多,他一来没有像从前那样,整日把自己关在书房里头,逼着自己处理政事,二来没有了什么敌人能够值得他再呕心沥血的算计布局,因此肃王殿下的日子过得很是轻松。

每日里在家抱抱女儿,偶尔教教自己那个皇帝儿子,兴致来了,就带着家里人到处跑一跑,转一转。

这种日子,才是赵显最想过的生活,对比来说,在隆武年间的赵显,每一天都是苦不堪言的。

在这种情况下,平安帝一年一年的长大,赵显的两个女儿个子也慢慢变高,在这个过程里,肃王府又添了几个郡主还有公子,细数一下,赵显的儿女加在一起,已经超过了七个。

时间来到了平安三年的春天。

肃王府的那辆玄黑色马车,缓缓的从城外驶进临安城,马车里,坐着父子三人。

赵显,赵延宋,还有赵延康。

他们三个是从肃州府回来的,肃王府的宗祠虽然早早的搬进的临安城,但是埋着老肃王还有几个兄长的肃王陵却是仍在肃州府的,每年清明的时候,赵显都会带着几个儿子回去给老肃王上坟,只不过现在只有赵延宋还有赵延康能带出来,其他的儿子年纪都太小了。

马车里,一身便装的少年天子,规规矩矩的坐在自己老爹旁边,不敢淘气。

赵显掀开车帘,看了看车外的连绵阴雨,然后合上车帘,对着外面驾车的赵希说道:“快一些,家里有人等着。”

赵希应了一声,马车的速度慢慢快了起来。

少年天子看了一眼自己的老爹,然后笑着说道:“父亲,是谁在家里等着您呢?”

赵延宋八岁登基,现在是他登基的第四个年头,也就是说,赵显的这个大儿子,今年已经十二岁了。

十二岁的赵延宋,比起从前要懂事了许多,最起码不敢在赵显面前太过放肆了。

赵显眯了眯眼睛,微笑道:“是你义父,还有卫国公林大将军,近日有一批成康年间的蓝火酒出窖,因此喊他们聚一聚,等会你们俩也一起去,给为父倒酒。”

赵延宋嘿嘿笑了一声:“义父倒还好,可是林大将军的身子,怕是喝不了酒喽。”

赵显微微一笑。

“不许胡说,林大将军的身子该好得很呢。”

说话间,马车已经到了肃王府门口,父子三人依次跳下马车,赵显负手走在最前面,兄弟两个人都是垂手跟在他身后。

在肃王府里,没有君臣,只有父子,只要不在皇宫崇政殿里,赵延宋都只能是赵显的儿子。

走过了前院回廊之后,赵显在客厅见到了两位国公,镇国公王霜仍旧一身单薄的白衣,显得很是潇洒,而卫国公林青,却穿着一身厚厚的黑色棉服,两个人见到赵显来了之后,连忙站了起来,对着赵显弯身行礼。

“末将……见过王爷。”

行礼之后,两个人才看到赵显身后的赵延宋,连忙又弯下身子,低头道:“见过陛下,见过世子……”

赵显摆了摆手,示意他们不用多礼。

众人在正堂里坐了下来,本来赵延宋这个晚辈,应该是站着的,不过他身份实在是太特殊,他站


状态提示:第二百三十四章 好酒配故人--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