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崇祯有把枪>第三百十二章 改土归流

缅甸平定,安南重新回归大明统治之下后,崇祯皇帝的下一个目标便指向勐顿顺罕,勐顿顺罕又称阿萨姆王国,是印度莫卧儿王朝与缅甸东吁王朝之间的小国,人口不过一百多万,信奉印度教与佛教,虽然国力孱弱,然而和他的几个邻居们一样都是好勇斗狠。

勐顿顺罕与东吁王朝及印度王朝,皆是世代死敌,三国长期混战,最近二十年,阿萨姆频繁遭受莫卧儿大军侵略,缅甸人也经常乘火打劫。明军南下攻打东吁王朝时,缅甸东北的军队被全部抽调回国内,与明军决战,这便给勐顿顺罕人以可乘之机,他们竭力向东扩张地盘,在短短两月时间内,便攻占了十几座城池,疆域也扩大了好几倍。直到其前锋与大明军队接触,被明军一战灭掉两千余人,元气大伤。

朱由检对这样一个小国,本来不打算赶尽杀绝,留着勐顿顺罕,能在东南亚乃至南亚大陆上做出个样板工程,那就是对于弃暗投明者,天朝上国不会赶尽杀绝,相反还会予以重赏。

勐顿顺罕王国如此穷兵黩武,丝毫不在东吁王朝之下,让崇祯皇帝颇有些动怒,他准备大兵压境,一举将其扫灭,不过张国维、李定国等人劝说皇上,暂停兵戈,不如乘安南大胜,西南局势一片大好,将崇祯初年没来得及进行的改土归流继续推行下去,从而彻底解决西南动乱隐患。

朱由检知道他们想对贵州的土司老爷们动手了。

这的确是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这些土司老爷们权力极大,除了不能登基称帝,他们几乎和自己这个紫禁城中的真龙天子完全一样,嚣张跋扈,不在东林楚党之下。本朝自宣德年间便曾对西南土司进行打压,改派流官,然而也取得了部分成效,然而终于因为鞭长莫及,在王朝衰落之时,这些土司老爷们不断掀起叛乱,明中以后,西南尤其贵州一带,较大规模的叛乱不下五次,一直都是让朝廷头痛的所在。

所谓攘外必先安内,诚如张国维他们所说,现在不必急着对什么勐顿顺罕阿萨姆小国兴兵,而是要先行解决这些肘腋之患。

“诸位说的有理,醉美贵州,别有洞天,此地民风彪悍,可堪大用,将来殖民澳洲以及南亚,他们都是很好的兵源,贵州不可弃,若是诸位不提醒,朕差点就忘了这些土司老爷们了,“

据朱由检所知,改土归流是从明朝就开始的,康熙初年已大体完成。

改土归流,简单的说,就是把当地世袭的酋长(各种土司),变成由朝廷派驻的官员,不再世袭。

明洪武十四年,明军进入贵州。出于稳定大局的考虑,朱元璋没有动当地一些土皇帝的奶酪,设了很多羁縻性质的宣慰司。比如,有播州宣慰司(杨氏)、思州宣慰司、思南宣慰司,以及贵州宣慰司,后改名水西宣慰司。

其中,最强的就是水西宣慰司,也就是水西安氏土司,在贵州四大宣慰司中居首。水西宣慰司陇赞-蔼翠,名气不大,但他的妻子大名鼎鼎,就是奢香夫人。

水西安氏土司内部的家族组织形式非常森严。最顶层的是“十二宗亲”,然后从“十二宗亲”,根据亲属关系的远近,再分封“四十八目”,再从“四十八目”分封“一百二十祃裔”,再分出“一千二百奕续”。

这种层层分封,有点类似汉武帝时的推恩令。

这样的分封,对水西安氏土司有利的是,巩固了安氏地盘的稳定。对朝廷不利则的是,这种世袭程度过于成熟,水氏安氏土司成了水泼不进的铁板一块,朝廷的诏令在这里成为废纸。

水西安氏土司与明朝同步发展,到了万历年间,水西安氏土司势力非常强大,经常和朝廷作对。熹宗天启元年,永宁宣慰使奢崇明率兵在重庆杀死很多明朝官员,拉起反叛大旗。水西宣慰使安邦彦站在奢崇明一边,自称罗甸大王。十万水西土兵进攻贵阳,差点掀翻贵阳城。

从天启二年(1622年)开始,安邦彦和明朝对抗了7年。崇祯二年(1629年),兵部尚书朱燮元率大军反攻,杀掉安邦彦。

水西安氏土司受到重大打击,整体实力一落千丈。明朝早就想在贵州实行改土归流,想拿水西开刀,可感觉时机还不成熟。崇祯帝的意思是再等等,崇祯十年(1637年),时任水西宣慰使的安位去世。因为安位太年轻,没有后人可以继承其位。崇祯帝看到了废除水西安氏土司的希望,对大臣说应该利用这个机会,废土司,设郡县。

崇祯帝的设想是好的。不过当时明朝外有满清,内有李(自成)、张(献忠),每天到处灭火,根本无暇顾及西南。

现在,时机到了。

朱由检对自己战力充满信心,他现在拥有大明一十三省的财政赋税,直接控制着全球最精锐的五万中卫军,间接控制的军队数量超过十万,而且都是一等一的强军,拥有这样恐怖的实力,这便是他自信的资本。“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平日里这些个土司老爷觉得天高皇帝远,处处与朝廷作对,自行其是,俨然国中之国,现在,朕御驾亲征,收复安南,距离土司不过一步之遥,天不高了,皇帝也不远了,看这些土司还有什么话说,”

崇祯情绪激动,他知道,几十年前,那个让辽东乃至整个大明陷入惊恐的努尔哈赤,最开始也算是建州的土司,就是这样一个土司,最后将大明拖到山穷水尽。

所以,无论任何时候,忧患意识都是不能少的。


状态提示:第三百十二章 改土归流--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