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诩闻言,不知为何突然觉得身边的气温突然下降了好几度,再瞄到刘协那怨妇般的眼神,一时间全身不由自主的寒毛颤栗。
不禁让贾诩怀疑刘协有龙阳之好,顿时脸色有些苍白。
其实也不怪贾诩心生误会,因为在春秋战国和秦汉时代,龙阳之好不但不犯禁,反而是一种“雅癖”。
而且西汉的十个皇帝几乎每个皇帝都有个把“龙阳君”作为宠幸的对象,或者有这些倾向。
比如说汉高祖刘邦就很好这口,与心爱的籍孺同起同卧。
汉武帝宠幸韩嫣、李延年。
汉哀帝还与董贤产生了历史上最著名的典故之一:断袖之癖。
董贤美丽自喜,哀帝悦其仪貌而幸之。——《汉书.佞幸传.董贤》
一次,董贤白天压着哀帝的衣袖安睡,帝欲起而不欲惊贤,便将自己的衣袖割断,可见恩爱之深。
......等等等。
如此种种举不胜举。
贾诩不由弱弱问道:“臣本无名之辈,为何让陛下如此挂念?”
刘协闻言一愣,脑筋一转,就知道贾诩误会了些什么,尴尬的咳嗽两声,解释道:“咳咳...文和,今日朕邀你入宫不是因为一些莫名的理由,而是想与你畅谈国家大事。”
贾诩闻言心中不由暗自松了一口气,稽首谦虚道:“臣有何能,不敢妄自与陛下您谈论国家大事。”
贾诩如此模样不由让刘协眉头轻皱,这货就这点恶心,什么都藏拙。
佯怒道:“你再敢推辞,朕就下令将你的狗头砍下来!”
贾诩闻言一惊,八尺身材佝偻下来,脸上威严俊美的神色立马变成市侩小人一般,谄媚道:“陛下莫生气,微臣刚才只不过是说两句笑话,讨陛下欢心罢了。”
而后又将自己胸脯拍的砰砰作响,保证道:“陛下你尽管问,臣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笑话?那恐怕有些冷。
至于贾诩变脸速度之快,刘协早已习以为常,只要抓住他贪生怕死的脉门,他就永远蹦跶不起来。
“文和你跟朕说说,什么时候杀董卓最好?。”
说完,刘协饶有意味的看着贾诩,看他怎么回答。
贾诩闻言先是一惊,但又很快归于平淡,他想这小皇帝既然这么问,肯定早已胸有成竹,自己何必再妄加言论。
于是恭敬道:“陛下心中早已决定,何必再多此一举,戏弄微臣。”
刘协不予置否,缓缓将自己的计划一一道出。
“朕认为杀董卓应在天下英雄讨伐他之时,到时杀董卓收其部下......”
......(省略万字。)
一炷香后,贾诩抹掉脑门的冷汗,心中不再小瞧这年仅八岁的小皇帝,并且有些汗颜,自己在八岁时还在地上玩泥巴,人与人之间就是不能比较,一比较就心塞。
刘协说完后,喝口水润润嗓子,忽然问道:“文和你觉得朕的计划还有什么要完善的地方吗?”
贾诩闻言没有立刻回答,反而露出苦笑,稽首道:“臣拜见主公!”
因为他知道自己不小心上了贼船,既然刘协敢把这么隐秘的事告诉他,那就代表着如果他现在不表态,出门迎接他的就是吕布的砍头刀。
刘协见此微微一笑,和聪明人打交道就是舒服,装出一副礼贤下士的样子,连忙扶起贾诩,责怪道:“文和,你这是作甚!”
贾诩心中一翻白眼,嘴上却道:“臣被陛下的谋略所征服,甘愿奉陛下为主公,做陛下的家臣。”
刘协听着心中一阵腻歪,但还是装作非常高兴的样子,拉住贾诩的双手道:“朕得文和,不亚于高祖得子房也!”
贾诩闻言也是低头称谢。
两人一阵“君臣融洽,其乐融融”之后,终究还是回归到了正题。
只见贾诩抚须道:“陛下计划非常完善,就是怕出现变数,臣有一个防备之策。”
刘协闻言恭敬道:“还请文和完善此计。”
因为刘协从未觉得他的智慧可以比肩古代谋士,该听从的还是要听从。
贾诩很满意刘协的态度,一字一句的说道:“陛下莫不是忘了皇甫嵩将军。”
此话声音不大,却在刘协脑海中如惊雷炸响,要不是有贾诩提醒,他竟然将如此重要的一个人给忘了。
皇甫嵩字义真,是东汉末年的名将,为人仁爱谨慎,尽忠职守,有谋略,有胆识。
他在任期间,上表陈辞、劝谏或有所补益,一共五百多次,每次都亲手书写,而且毁掉草稿,一点也不宣露于外。
在军旅中,他温恤士卒,甚得众情。每次部队停顿、宿营,他都要等到营幔修立妥当,才回自己的军帐。
将士们全部吃完饭后,他才吃饭。
部下吏士有接受贿赂的,皇甫嵩并不显责,而是再赐给他钱物,吏士惭愧,有的竟至于自杀。皇甫嵩还折节下士,门无留客,当时人称扬他,纷纷归附。
而且为祸天下的黄巾之乱,就是由皇甫嵩、卢植、朱儁三人联手平定的。
皇甫嵩一路横推,破波才,败彭脱,屠卜已,杀张梁,戮张宝,最后将十万黄巾俘虏筑成京观,一战震怖天下。
百姓作歌曰:“天下大乱兮市为墟,母不保子兮妻失夫,赖得皇甫兮复安居。”
由此可见皇甫嵩的作战能力和在人民大众中的名望。
如果刘协没记错的话,而此时皇甫嵩正领兵三万驻扎在扶风郡。
思及至此,刘协急忙回到书桌旁,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