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天兵在1917>1555.第1555章 种蘑菇
为核巡航导弹准备的发射架足以容纳上百吨的t2导弹。按照军.委的安排,接下来对日本进行的核打击将用得到这种导弹。

当然,政.治局内部对第一次实战使用核武器,究竟是用战略轰炸机还是t2导弹还是有争论的。主流意见是为了保险起见,扔第一个蘑菇的时候还是用传统的轰炸机为妙,t2毕竟是不太保险不够可靠。

所以很快,另十架专门改装的图-3轰炸机也飞抵了符拉迪沃斯托克,之所以要改装这么多架,其实也是为了保险,最终轰炸的时候只会用到其中飞机状态最好而且飞行技术最好的那个机组。

说实话,这十架图-3也是苏联当时唯一能用于核打击的机组了,不光是飞机经过了特别改造,加装了部分防辐射防护装置,机组成员最近一年以来也是只进行一项工作,那就是没完没了的模拟投弹训练。再说说这些机组成员,几乎每一个都至少获得过列宁勋章,在为国战争中都是执行过无数次轰炸任务的英雄。而且每个飞行员都经历了无数次政治审.查,只有最可靠的飞行员才能获得这一项荣誉。

是的,在苏联方面看来给日本种蘑菇就是一种荣誉,只有最优秀的飞行员才能获得这一荣誉。就在整个自由世界陷入狂欢的时候,在重重黑暗之中,运载着原子弹的图-3轰炸机飞上了天空。

大约在三个小时之后,该机抵达了东京上空,此时是早上6点。整个东京还处于黎明前的沉睡期,小鬼子们并不知道,在睡梦中他们就要下地狱了。

苏联第一颗用于实战的原子弹被投下了,在大约500米的高度化为了一个耀眼的火球,随着一声惊雷,本来就已经被美军的战略轰炸弄得遍体凌伤的东京终于走完了最后一程。

根据苏联空军测绘机的测量,这枚原子弹的爆炸威力在三万吨左右,猛烈的爆炸导致在短短一分钟内就有十万人死亡,包括日本天皇的皇居在内的大量建筑被摧毁,整个东京化作了人间地狱。

第一批观测到这次爆炸的除了苏联空军之外,美国空军也在第一时间就察觉到了这次爆炸。大量执行夜间轰炸任务返航的美国轰炸机飞行员表示,东京方向出现了第二个太阳,剧烈的爆炸声两百公里外都能听见。

而这次爆炸也立刻引起了美国太平洋战区司令部的注意,得知消息之后,立刻派遣侦察机前往查探究竟。

当然,此时美国人还没有完全意识到发生了什么,甚至有不少乐观的扬基以为这是本国对日本进行了第二次核打击,都在乐呵呵的看笑话。只有太平洋战区司令部的将军们才知道,美国确实有对日本进行第二次核打击的相关计划,但是并没有执行,这一次大爆炸并不是他们的手笔。

正在睡觉的杜鲁门被第一时间叫醒了,尼米兹和麦克阿瑟同时给他发来了加急电报,声称东京疑似遭到了原子弹攻击。

刚刚当上总统的杜鲁门此时还沉醉在幸福当中,以为以前都会向好的方面发展。所以得知这一消息时惊呆了,因为如今有能力对日本进行核打击的理论上应该只有他们自己才对,但是罗斯福很清楚他还没有下令进行第二次核打击呢。那这个疑似核爆是怎么回事?是谁干的?

其实嫌疑人一点儿也不多,最可疑的只有苏联和英国,只有这两个国家具备这样的实力,尤其是苏联,值得高度怀疑。但是杜鲁门真心是不愿意相信苏联也拥有了核武器,因为一旦肯定了这一点,昨天他们的狂欢就变成了彻彻底底的国际笑话,至于什么示威和威胁,那更是可笑之极。

“有了具体结果再通知我!”

多年以来的政治斗争经验告诉杜鲁门,此时他必须更加的谨慎,在不能肯定结果之前,最好什么表示都不要做,那只会让他陷入被动。

杜鲁门呆呆的坐在办公桌后面,有一搭没一搭的看着各种文件,但是熟悉总统的人都知道,此时的他是多么的心不在焉,你没见文件都拿倒了么。

过了几个小时,大概是莫斯科时间早上八点多一点的时候,国务卿斯戴迪纽斯匆匆的闯进了白宫,慌慌张张地对杜鲁门说道:“总统先生,刚刚收到的消息。塔斯社正在向全世界宣布他们对日本东京进行了核打击!”

咔嚓一声,杜鲁门掰断了手中的铅笔,可见他对这个消息是多么的惊讶。虽然他还有万分之一的侥幸心理期盼俄国人这是撒谎,但是国际政治的常识又告诉他,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斯戴迪纽斯后来回忆:“总统愣了很久,实际上我们都被这个消息震惊了,苏联的核武器来得太突然了,让我们毫无准备。在昨天我们还在欢庆只有美国掌握了这种只有上帝才能拥有的终极力量,但是一觉醒来,我们却发现上帝原来有两个……不过总统在沉默之后爆发,他下达了一系列的命令,要求尼米兹立刻去确定这次爆炸的性质,命令多诺万加强情报工作,看能不能搞到一点蛛丝马迹,最后他就是默默地祈祷,希望上帝保佑美国。”

丘吉尔的反应就不多说了,李尔文又一次长叹了一口气,实际上早在美国人成功的时候,她就有所怀疑,以她对某人的了解,在核武器这种重大问题上,某人一定会高度重视,而高度重视的结果自然是不可能比美国人更晚掌握这种武器。她觉得根本不用做任何证实就能知道苏联没有撒谎。现在的情况对大英帝国实在是太不利了!

三巨头中的两大巨头都


状态提示:1555.第1555章 种蘑菇--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