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天兵在1917>1605.第1605章 好事和坏事

金秋十月,这是一个艳阳高照的日子,天安门城楼前的广场上一片喜气洋洋,数十万群众正在翘首以盼。上午十点整,随着悠扬的迎宾曲奏响,以太祖为首的t共第一代领导核心走上了城楼,此时气氛达到了第一个高潮。

如果有眼尖的群众就能看到在城楼上黑压压的人群当中,有一个金头发高鼻梁大个子的老外,此公正式我们的主角李晓峰同学。作为苏联政府的特使,他也受邀登上了天安门城楼,而且是作为主宾站在太祖的后侧。

说实话,按照政.治局之前的意见,尤其是按照斯维尔德洛夫的意见,让库利科夫作为特使去祝贺一下就行了,毕竟现在苏联还同刮民政府建立有外交关系,而且暂时还有台湾、东北一系列的问题还没有解决。

但是李晓峰却坚决反对这种意见,他认为对于华夏来说这是一个极其严肃和庄严的时刻,这个新生的国家正式最稚嫩最需要国际支持的时候。如果此时苏联政府旗帜鲜明的站在他们那边,必然能够增强两国的友谊。所以不光要去还要派一个身份很高的人去祝贺。

反正某仙人是毛遂自荐推荐自己前往。经过一番讨论,最后政.治局以压倒性多数通过了某仙人的提议,派遣某仙人作为特使前往祝贺,并随即附送一份贺礼。什么贺礼呢?那就是苏联政府正式同刮民政府断绝外交关系,并承认t共所代表的新华夏的合法性。

太祖对此是非常高兴的,是的,别看新华夏成立了,但是刮民党还没有完全被消灭,李、白的桂系还盘踞在广西、广东和海南,蒋某人虽然没有台湾可以逃跑,但是却逃到了舟山。更关键的是国际社会究竟会怎么看待新华夏还是一个未知数,这个时候如果有一方霸主首先予以承认,那绝对能够很快打开局面。

而苏联的支持就是如此,当李晓峰表示苏联政府不附带任何条件就承认新华夏,而且还立刻同刮民政府断绝外交关系,不承认任何性质上的两个华夏的提法。这样的支持算得上是雪中送炭了。

当然,太祖对此也不是没有疑虑,他很担心苏联这是搞人情交换,本质上还是垂涎台湾。不过李晓峰同他交谈之后第一时间就表示:“台湾问题是华夏的内政问题,苏联政府将坚定的坚持开罗宣言的精神,承认包括台湾在内的南海一切岛屿的主权都属于华夏。在时机成熟之后,红海军将很快将台湾的一切权力归还给新华夏政府,不会谋求任何性质的驻军。”

当太祖问起时机成熟是什么时候时,李晓峰也很直接的表示:“当pla基本解放大陆,有余力在台湾驻军,保卫台湾的时候,红海军就会撤军。苏联政府承诺最迟在1955年之前撤出台湾。”

这个答案让太祖还是比较满意的,之前t共政.治局开会讨论相关问题的时候,认为五十年代中期收回台湾是比较实际的做法。现在苏联方面给出的时间表并没有超出政.治局的预计,这说明俄国人还是守信用的。

当然以太祖那个脾气,有些该说的话也是说到了前面:“安德烈同志,最近一些不好的声音老是冒出来,有关于东北问题的,也有台湾问题的,还有关于新疆问题的……这些问题都是华夏的内政问题,但是偏偏有一些外国势力老是准备绕过华夏人民同一些卑鄙的卖国贼做交易,企图借此要挟我们,对此我们华夏共产党和华夏人民是坚决反对的,也是会坚决斗争到底的,我们华夏共产党和华夏人民从来都不缺乏保家卫国的决心,我们同日本人斗争了十四年,也不怕跟新的侵略者再斗争十四年……”

李晓峰自然是知道太祖指的是什么,实话,他真心是看不起小斯的这些手段。现在的形势已经很明了了,t共的胜利是大势所趋。历史告诉我们凡是逆势而动的都会被历史的车轮无情的碾碎。更何况盛世才这种不上路的小虾米,当年那个新疆王都一度站不住脚,如果不是苏联出兵支持,三马都能吊打那货。t共比三马高出至少两个档次,

指望靠这么一个货要挟t共,这不是脑残么。

反正在李晓峰看来斯维尔德洛夫根本就是神经有问题,刚才太祖的意思是多明确,无非是说如果苏联准备干涉华夏内政准备分裂华夏,那t共绝不会坐以待毙,绝对会以死相搏。这绝对不是什么嘴炮,而是实实在在的决心。忽视这种决心就会像之前的南斯拉夫问题撞一个头破血流。

李晓峰觉得斯维尔德洛夫真心越混越回去了,之前南斯拉夫的烂摊子就没有汲取一点经验教训吗?如果现在又把太祖逼成了第二个铁托,将华夏变成一个更难缠的南斯拉夫,这不是将朋友逼成敌人,不是亲者痛仇者快吗?

南斯拉夫跟李晓峰关系不深,铁托跟李晓峰更是不对路,所以斯维尔德洛夫要作死,他也懒得拦着。正好借此让那些跟斯维尔德洛夫一样被冲昏了头脑的家伙清醒清醒。但是华夏则不一样,从一开始李晓峰就认为这是自己人,也是自己必须要办好的事儿。不能由着斯维尔德洛夫的性子瞎折腾,只要是小斯敢在这个事情上乱伸手,拿他就会坚定的做一个砍手党!

这一次政.治局之所以能这么干脆的否定斯维尔德洛夫的意见,李晓峰是下了相当大的力气的。跟华夏建交,修复斯维尔德洛夫胡搞瞎搞带来的那一点点不快,并加深两国的关系,真正的变成同志加兄弟,这就是李晓峰此行的使命。

所以他很快回答道


状态提示:1605.第1605章 好事和坏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