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天兵在1917>1637.第1637章 被捕

装甲列车被堵在了屋里,而导致他被围堵的原因很简单,说穿了就是一个细节上出了问题——马桶!

对,就是马桶。装甲列车躲在公寓里自然是不敢开灯,不敢喧哗,走路都是垫着脚。但是人不能不上厕所,而上厕所就必须冲马桶,哗哗的流水声暴露了装甲列车,他楼下的另一个军官向维库诺夫一干反叛份子检举了装甲列车。

有时候不得不说老天爷是不长眼的,而群众的眼睛真不一定是雪亮的。就拿装甲列车楼下这名军官来说,他参与了叛乱吗?肯定是没有的,他根本就没有想到维库诺夫一干人会造反。相反他相信了维库诺夫一干人的谎言,以为装甲列车才是坏人。不得不说这真心是个悲剧!

对于绝大部分普通人来说,因为处在地位较低,获知的信息有限,很容易被误导和诱导,你听到的你看到的真的只是某些人希望你听到的和看到的,不一定是真实的。

这话有点说远了,还是言归正传,谈一谈装甲列车的状态。他现在的选择真心是不多,要么“顽抗到底”要么举手投降,真的没有第三种选择,因为这幢公寓周边全是维库诺夫的人,除非是装甲列车变成装甲战机,否则一点戏都没有。

顽抗到底也不是什么好选择,别看装甲列车是战斗英雄,可双拳难敌四手,浑身是铁打得多少钉儿?维库诺夫手下有上百号人马,上百条长枪短炮分分钟就能给装甲列车打成筛子。

要不直接举手投降吧,这个选择暂时能保住性命,可一旦落在维库诺夫一干人手里,恐怕是凶多吉少,能不能看见明天的太阳都难说。

那么装甲列车会怎么选择呢?就在维库诺夫兴致勃勃的准备强攻的时候,这位直接选择投降了。

为什么这么选呢?难道装甲列车真是个胆小鬼?那是不可能的,这位在战场上杀过无数的纳粹怎么可能怕死。之所以直接选择投降,装甲列差的想法是非常简单的,顽抗到底根本就是死路一条,只要他选择顽抗,下面的那些家伙肯定会冲上来将他乱枪打死,根本就不可能留活口。

但是选择投降,暂时还不会死,还能拖延一点儿时间。而现在时间是非常宝贵的,只要他父亲联系上了布柳赫尔元帅,就很有可能阻止这帮人的阴谋。而他们的阴谋一旦破产,装甲列车幸存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

实际上装甲列车的反应让维库诺夫是恨得牙痒痒,因为他们是真心希望装甲列车顽抗的,那样事情就简单了。而一旦装甲列车选择了投降,那事情就真不一定那么好办了。

为什么呢?原因就出在对装甲列车进行的大搜捕上。为了尽快的抓获装甲列车这个不确定因素,马尔科夫和维库诺夫不光是动用的军方的力量,还动用了社会力量。奥伦堡当地政府的警察也出动参与了搜捕,而奥伦堡州********科尼拉诺夫已经知道了这件事,没有他这个********的许可当地的警察也不会参与帮忙。而正是因为科尼拉诺夫知道了,事情就很麻烦。

因为科尼拉诺夫是没有参与马尔科夫和维库诺夫的阴谋的,所以围捕一个两次苏联英雄的大事绝对会引起科尼拉诺夫的重视,在科尼拉诺夫的重视下,马尔科夫和维库诺夫是不能直接给装甲列车弄死的,而是只能按照既定程序走,走审讯—宣判的司法程序。而这就意味着装甲列车至少是暂时没有生命危险的。

事实也是如此,当装甲列车举手投降之后,维库诺夫上尉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被军纪.委带走接受审查,马尔科夫和维库诺夫虽然在奥伦堡军区有很大的影响力,但是这绝不等于他们可以一手遮天,至少在军纪.委那边他们是没有绝对的掌控力的。

“为什么不提前动手?”

维库诺夫大校是怒不可遏,对于这个侄儿他实在是太失望了,一次次的将事情办砸,怎么让装甲列车被军纪.委带走呢!万一某人将所有的事情都抖出来了,那他岂不是药丸?

不过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维库诺夫大校也只能想办法去解决,他赶紧的联系已经奔赴萨马拉的马尔科夫,请这位少将军长帮着在军纪.委想办法。

“蠢货,你是怎么办事的!”马尔科夫那边也是怒不可遏,好好的一件事竟然能办成这个德性,简直就是奇葩,他真心想将维库诺夫提溜到面前喷这货一脸,不过暂时他是做不到了,只能赶紧的给他安插在军纪.委的人打电话:“对,你一定要接下审讯工作,一定不能让那个家伙胡说八道!必要的时候可以直接除掉他,放心事成之后一切都会洗白的!你们放手去做!”

马尔科夫放下电话也是暗暗着急,因为他在萨马拉的行动也不是很顺利,虽然铁道系统的老朋友答应帮忙,但是他绝不会将所有的鸡蛋全都放在一个篮子里,所以他依然在通过其他渠道打探李晓峰的行踪,只不过他的级别实在太低了,别说政.治局常委,就是中.央委员的行踪也不是他能轻易打探到的。所以他在萨马拉有点干着急而使不上劲的感觉。

与此同时,在奥伦堡对装甲列车的第一轮审讯也开始了,负责审讯他的是奥伦堡军区军纪.委的两名副处长。其中为首的那位萨马拉维奇就是马尔科夫的爪牙。

“维克多,你最好放老实一点!老老实实的交代你的一切罪行,否则党和国家是绝不会宽恕你的!”萨马拉维奇一上来就用上了恐吓的手段。

而这样的手段让旁


状态提示:1637.第1637章 被捕--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