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天兵在1917>1657.第1657章

上一章说了纳赛尔的野望,处于各个方面的考虑,他都必须对以色列下手,而且他也不缺乏动手的借口,因为此时以色列和埃及还存在着严重的边界纠纷。

所谓的边界纠纷其实就是西奈半岛的问题,以色列独立战争胜利之后,以色列国防军是一路向西同支持阿拉伯联盟的英军作战,在西奈半岛是连续打了几个胜仗,事实上占领了西奈半岛一大半的地区。

而接下来不管是英国在埃及的垮台还是美国人的接手,都没能让以色列吐出西奈半岛这块肥肉。埃及军队在西奈半岛一线同以色列国防军是处于军事对峙之中,时不时的双方还会发生一些擦枪走火的小摩擦,这几年平均每个月都要死几个人。

而这就给了纳赛尔充足的理由,在他看来收复故土是合理合法的,当然如果能在收复故土之余还能顺手消灭掉以色列那就更好了。所以从上台之初,纳赛尔就是积极整顿军队,雇佣美国军事顾问,并从美国购买和获得了不少军事援助,组建了三个全新的美械装甲师,以及发展了一只还像个样子的空军。

经过了这一番准备之后,纳赛尔觉得时机成熟了,但是他并不敢轻举妄动,因为中东的问题,并不是中东国家说了就能算的,涉及到以色列就会牵扯到苏联,而涉及到埃及也会关系美国。要对以色列动手,他无论如何也是必须征求美国的意见。

不得不说,纳赛尔的运气真的不错,因为此时杜鲁门被猪湾事件搞得焦头烂额,急需一个能够转移视线的大事来解围,纳赛尔就这么送上门来了,应该说让杜鲁门是非常高兴的。

在杜鲁门看来,如果埃及和以色列发生军事冲突,那么世界的焦点就会转移,那时候谁还关心什么猪湾事件,还是看阿拉伯人跟犹太人撕逼比较精彩。而且杜鲁门还觉得就算埃及和以色列开打,也不会引起第三次世界大战,这仅仅是局部冲突,最后只要刹车捏在美国手里,就是进退从容。

带着这样的想法,杜鲁门很快就默认了纳赛尔的行动计划,当然他既没有同意也没有反对,这是必要的政治正确。杜鲁门实在是不想再次重蹈猪湾事件的覆辙了。

结束了对美国的访问,获得了比较乐观的结果让纳赛尔也是信心大增。返回埃及之后,他立刻全面动员准备一举荡平以色列。

让我们再看看以色列的反应。《旧约》上曾经说过,以色列是一片流淌着奶与蜜的土地。但是这话大半是不靠谱的,大概是上帝他老人家忽悠以色列人的。不管是从地理气候还是从政治历史来看,以色列都是一片流淌着鲜血与眼泪的土地。这里的土地并不肥沃,也并不适合耕种,可以说是类似戈壁的不毛之地。而最早的犹太人恐怕农耕技能也不发达,过得是游牧生活,甚至觉得游牧的人比农耕的人地位还要高一点。

这不是瞎掰,一样能从《旧约》中看出端倪,比如著名的该隐与亚伯的故事,该隐就是种地的,而亚伯则是牧羊的,祭祀上帝的时候,老爷子更喜欢吃肉,所以选择了亚伯的小羊羔,而不要该隐的“素菜”。不光是这一例,后来耶稣基督也是牧羊的,从社会学的角度讲,牧羊象征着管理和统治权,是上位者的象征。

当然,这也有点扯远了,从历史研究的角度说,犹太人的祖先随着摩西逃出埃及之后,实际上并没有马上前往以色列这块应许之地,而是在西奈半岛的旷野上流浪了很多年,在那些年犹太人过的就是游牧生活。实际上摩西本人也没有到过应许之地,遵从摩西的指示,率领犹太人抢下应许之地的是摩西的助手约书亚。

不过犹太人抵达应许之地之后,也开始发生了转变,从游牧向农耕定居生活转变,在那段时间里犹太人的种地技能可是攀得很高。只不过罗马人毁掉了这一切,在那之后的两千多年里犹太人都只能颠沛流离,直到二战胜利之后,他们再次抓住机会返回应许之地为止。

犹太人在这方面还是很强的,哪怕是二战他们遭受了极大的困难,几乎是被灭种,可一旦返回巴勒斯坦就爆发出了跟之前阿拉伯人完全不同的战斗力。重新迁入巴勒斯坦的犹太人都是又准备而来,他们刻苦的学习了农业技术和如何在恶劣环境下生存,在巴勒斯坦沿海的沼泽地排水、开荒,在内格夫的沙漠播种、绿化。他们很团结而且分工细致,苦活、脏活轮流干,连管理层也不例外。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勤勤恳恳的将这片不毛之地慢慢的改变。

在这方面,犹太人真心比从穆罕穆德时代就占据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强很多,这一千多年来在阿拉伯人手里巴勒斯坦总是一成不变,除了没完没了的宗.教冲突,真心是谈不上有什么发展。对阿拉伯人来说他们更关心宗.教和传统问题,而不是发展问题。

犹太人深知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道理,在应许之地重新建国的他们并没有放松,毕竟周围这群邻居实在是格格不入。在一边恢复生产的同时,犹太人也没有放松军备建设。这里就必须要提一个人的名字了,他叫做伊盖尔.亚丁,这个人恐怕很多同志都没有听说过,大部分同志听说得更多的是达扬、沙龙,但是这位亚丁也很厉害,而且资历比前面两位老很多。

历史上以色列建国之后,第一次中东战争就爆发了。当年的以色列可不是后来可以吊打阿拉伯联盟的存在。当时刚刚从纳粹恐怖大屠杀下侥幸余


状态提示:1657.第1657章--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