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之前邓尼金对亚历山大洛维奇的看法就是——傻乎乎地二世祖。为什么这么说呢?按照亚历山大洛维奇自己的说法,他跟那些失去了财产的贵族地主不一样,他“逃到”罗马尼亚的时候,带走了相当的财富,小日子其实过得还不错。他返回俄国资助白军,更重要的是为了理想,是为了恢复俄国的秩序。
在邓尼金看来,这无疑是相当蠢的,如果他是亚历山大洛维奇,最正确的做法就是在国外安居乐业,乘着还有钱,赶紧置办一份产业,做一个无忧无虑的富家翁吧!
邓尼金为什么会这么认为呢?原因很简单,亚历山大洛维奇来的时候,高尔察克已经失败,他这里也是朝不保夕,虽然雪中送炭让人感动,但是将全部的赌注都投进去就太傻了。一旦白军输了个底朝天,那根本连翻本的机会都没有,甚至小命都得搭进去。
退一步说,就算白军侥幸度过一劫,那也不意味着形势会马上好转,哪怕是邓尼金自己,最乐观的估计,想要反败为胜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会非常曲折!
而白军的这些军官,之所以现在还欢迎、还表示对亚历山大洛维奇的尊重,那是因为他出了钱,是他用钱买来了尊严。而随着内战的长期化严峻化,这点儿用金钱买来的尊严很快就会被挥霍一空。到时候,失去了利用价值的傻小子直接就可以丢在一边了!
可以想象,那时的亚历山大洛维奇将会多么落魄,将会多么可怜。这个天真的傻瓜将被上一堂最残酷的社会实践课,从而明白什么叫人心险恶!
这是之前邓尼金对亚历山大洛维奇的判断,但是今天,他不得不修正这个印象了,因为他发觉,这个傻小子似乎并不傻,从他刚才的发言能够看出,这小子很有政治智慧和语言技巧,而且相当的野心勃勃!
这样一个不安分的家伙,恐怕不是为了理想,不是为了恢复俄国的什么秩序而来的。他恐怕所图非小!
邓尼金不得不修正对亚历山大洛维奇的印象,不过让他疑惑的是,如果某人有足够的政治智慧,那么对于当前的形势,他应该做更清醒的判断才是啊?怎么会支持弗兰格尔呢?
这个问题让邓尼金有些困扰,不过他很快也找到了他认可的答案——没错,他邓尼金现在是总司令不假,但正因为他是总司令,亚历山大洛维奇投靠他政治利益反而不太大。
因为邓尼金已经是老大了,他的阵营不缺少像亚历山大洛维奇一样的新来者。不管怎么说邓尼金都必须照顾他的老朋友,这么一来,亚历山大洛维奇就很难出头了。
而弗兰格尔不一样,他是“弱势群体”,为了巩固和壮大必然“求贤若渴”,投到他那边地位更高,将来获利更大!
邓尼金分析得有道理吗?应该说还像那么回事儿,不过他分析的出发点一开始就是错的,后面推导出的结论自然是谬也千里。亚历山大洛维奇都不是白军的人,根本不会向着白军,这些所谓的分析不是浪费脑细胞是什么?
亚历山大洛维奇为弗兰格尔说话,站在弗兰格尔一边,原因相当简单。这是他的任务,他兢兢业业按照某仙人的要求激化邓尼金和弗兰格尔之间的矛盾,分化和瓦解白军,为西南方面军歼灭他们创造更好的客观条件。
这也是没办法,谁让西南方面军内部也是问题多多,托派和列宁派谁也不会服谁,指望他们上下一心搞定邓尼金几乎不可能。于是李晓峰也只能想办法在白军当中制造矛盾,设法分化和瓦解他们。这样一样大家都有内部问题,大家也都回到了同一条起跑线上,多公平啊!
而且从长远看,弗兰格尔必然会取代邓尼金,提前在敌人内部设下伏子,总比临时抱佛脚强吧?如果亚历山大洛维奇能够获得弗兰格尔的赏识和信任,今后消灭这个魔鬼也更加容易。
当然,亚历山大洛维奇如今之所以不遗余力的帮弗兰格尔,还有更重要的原因。以米罗诺夫那厮的脾气,让他主动吃后悔药吃回头草几乎是不可能的。当年,他也是被俘之后,做了一系列的思想工作才重新回到红军的队列。
而现在,李晓峰没办法做他的思想工作,因为他叛变的根本原因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根筋的他绝不会认为自己有错,而李晓峰现在也不可能攻击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光因为他是铁杆列宁派,更因为这么弄是作死。
在这种情况下,想要挽救米罗诺夫,让他弃暗投明,就必须另想办法了。李晓峰能想到的办法就是离间计,让白军主动的抛弃他。一旦他被抛弃,走投无路之下,只要递过去一根橄榄枝,他必然会马上接受。而这将省掉一大堆麻烦!
李晓峰怕麻烦,邓尼金一样也怕麻烦,而现在亚历山大洛维奇就让他觉得非常地麻烦,他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精神回答对方的质疑:“我自然是更加信任众位!”
不过他才开了一个头,亚历山大洛维奇就抢在了前面:“抱歉,总司令阁下,我看不到您所谓的信任!如果您真的信任我们,为什么不听一下我们的意见,为什么不对米罗诺夫这个****采取必要的措施呢?”
他看了气地指责道:“您没有采取任何有效的手段,就放任这个极其可疑的家伙在我们的营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