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天兵在1917>965.第965章 海战(5)

多年以后连苏霍伊自己回忆起当时的情况时,也有些莫名其妙,他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会脑子发热,毕竟他驾驶的不过是一架既没有鱼雷也没有航空炸弹的双座侦察机,根本无法对海面上的巨无霸们造成任何杀伤。

甚至不客气地说,苏霍伊的行为更像是作死,光杆一架飞机能干啥,难道学神风?

实际上恐怕连神风都没办法学,神风们驾驶的座驾多少还是全金属半硬壳的结构,一般也会在飞机上装大几百公斤炸药,而且飞机速度快动能大,撞上了效果还是不错的。

可苏霍伊现在驾驶的不过是一架木头飞机,不到两百公里的速度能有多少动能呢?

当然,猥琐的小胡子也没打算送死,这货还是很惜命的,他就算脑子有些发热,但最多也就是驾机俯冲扫射而已。

当时的场面大概是这样的,一群雄狮正在捕猎,而一只渺小的蚊子却试图阻止比它大几万倍的敌人。这样的努力不说是徒劳,但确实没有什么太大的效果。

苏霍伊的驾驶技术很高,沿着女王号的船头,他一线扫射了过去,7.62毫米的机枪弹打在甲板上叮当乱响,除了几个不拿走运的水手被流弹击伤之外,女王号连毛都没伤着。

但是苏霍伊却不放弃,一遍遍的俯冲扫射,不断地骚扰女王号,他要用自己的双手帮助战场上的战友。而这样的努力怎么看都像是向风车发起挑战的唐吉坷德。

伊丽莎白女王号受到了骚扰,她仅有的四门高炮不断地向苏霍伊射击,讲心里话这才叫做无用功,没有无线电近炸引信、没有雷达、没有统一的自动化火控设备,这个年代高炮的效率不是一般的低下,尤其是在高炮数量还相当少的时候,这样的攻击行动更像是做样子。

一发发炮弹被扔上天空,除了空气它们什么也碰不着,最后在重力的作用下又落了回来,绝大部分掉入了海里,但是还有一小部分落得就不那么是地方了。

虎号正在全心全意向敌舰齐射的时候,一枚76毫米炮弹不偏不倚地落在了他的主桅上,虽然没有造成太大的伤害,可是却摧毁了她主桅上的射击指挥仪,顿时虎号的枪炮长就抓瞎了,不得已只能暂停射击,开始抢修射击指挥仪。

因为苏霍伊的“胡闹”战场上的情况从8打4变成了7打4,对俄国人来说似乎好了一点儿,但实际上好得相当有限。毕竟虎号不是这场战斗的主力,他的缺阵对战斗没有致命的影响。简而言之,俄国人还是在被吊打!

确实是被吊打,在虎号停止炮击后的十五分钟里,俄国人剩下的四艘战舰平均下来每舰至少挨了三枚炮弹!请注意,这三枚炮弹不包括副炮取得战果,完全只计算主炮。还要注意的是,随着虎号停止炮击,战场上剩下的英国战舰主炮口径都是381毫米的!

不要说薄皮的甘古特级,就说相对而言比较坚固的德制战舰,德国货挨上三发381毫米穿甲弹也都是真心够呛。比如毛奇号,三发炮弹密集地击中了她船头附近,在二号炮塔附近开了一个二十多平方米的大口子,甚至有一发击穿了德国人引以为傲的“穹甲”掉进了弹药库,如果不是炮长下令紧急注水,估计毛奇也上天,哦,不对,是下海了。

几分钟的时间里毛奇号就向左倾斜了大约10度,幸亏舰长赶紧下令向右舷注水,不然很有可能毛奇号已经侧翻倾覆了。当然,比较让人敬佩的是,毛奇号受到重创之后并没有退出战场,而是咬牙继续坚持。它留在战场上多少能帮着吸引一点儿炮弹,而它如果跑路的话,估计后面的两艘甘古特级一艘都保不住了!

中弹最多的还不是毛奇,中弹最多的是毛奇号前面的塞德里茨号,既一号炮塔被开了天窗之后,另一发炮弹也准确的命中了二号炮塔,这发炮弹被主炮的炮盾挡了一下之后,继续斜着向下打洞,抵达炮塔和舰体结合部位时心不甘情不愿地爆炸了。

这次爆炸除了在甲板上掀开了一个窟窿之外,彻底将二号炮塔的座圈炸得变形了,也就是说二号炮塔被卡死了,丧失了全部的战斗力!

对于塞德里茨号来说,这已经算是最好的结果了,总比炮弹一路穿透甲板冲进弹药库里爆炸来得强吧?

当然,除了这发炮弹的伤害最大之外,剩下的四发命中塞德里茨号的炮弹也让这艘不沉战舰有些够呛,其中一发击毁了船首的锚仓,还有两发命中了船尾,最后一发被后主炮的炮盾弹开之后掉在了甲板上爆炸,留下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坑洞。

不过哪怕塞德利茨号伤得很重,但也和毛奇号一样在咬牙坚持,她仅存的六门主炮直到战斗结束的前一分钟都在不断地还击,一度击中了厌战号两弹。

德制战巡的情况很糟,那俄制战舰就只能说是个悲剧了,塞瓦斯托波尔被命中三弹,其中一弹命中司令塔,将包括该舰舰长在内的三十余名军官和士兵炸成了碎肉片,第二弹稍微好一点,很幸运的只是击中了她的后烟囱,在烟囱上穿了两个窟窿之后,落入了另一边的大海,至于第三弹则掀翻了塞瓦斯托波尔的后主炮。

你没有看错,就是掀翻了这座后主炮,这枚炮弹轻松的钻入炮塔之后,用一声响亮的咆哮终结了这座炮塔内的上百名官兵,的亏炮塔里存放的炮弹和******不算太多,引发的殉爆没有波及到下面的弹药库,否则,塞瓦斯托波尔当场就得交代了。

波尔塔瓦号受伤最轻


状态提示:965.第965章 海战(5)--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