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东吴崛起>第四十五章 攻城利器

几乎一眨眼的功夫,十几天的时间便飞逝而去。本来,孙权还一直在感叹,江东这地方就是好啊,连冬天都不用过。可就是前几天的时候,一直恩泽大地的太阳忽然被浓厚的乌云遮住了。这才几天的时间,孙权的身上就已经裹上了一层棉衣。而且,孙权还没有一点曾经在北方生活了二十几年的觉悟。孙权那脖子就像是受了惊吓的小鸡一样,紧紧的缩在棉衣里,生怕灌进去些许冷风。

而与孙权恰恰相反的是,在吴郡城外,一群汉子却只穿着薄薄的一层衣服,挥汗如雨的忙碌着。他们就是不久前刚刚招募而来的木匠,而他们聚集在这里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尽快完成方悦历尽千辛万苦带回来的霹雳车。

一场战争,其中包含着平原野战、攻城战、守城战、进攻战、防御战等多种形式。而不论哪种形式,最重要的就是士兵。而且,经过几千年的战争的发展,针对某种形式的战争也是发展出了各种各样的战争利器。

攻坚战,最不可少的就是步兵。用骑兵攻坚也可以,禁的住消耗,打就是了。可这种情况只要不是被逼到了无路可走的时候,几乎也是没有人会选择。因此,攻坚战其实主要就是步兵的战斗。

而步兵所需要面对的就是动辄几丈高的城墙。士兵们又不会武侠小说里的轻功,踢踢脚噌噌噌的就能飞上城墙。所以,士兵攻城的时候是需要器械帮助的。而这个攻城的器械,主要就分为了三大类,撞城车、攻城车和投石车。

霹雳车其实就是最简单的投石车。

曹操的霹雳车简化之后就是一个支架上面架上一个勺子。勺子头那部分长,勺子把那部分短还接上一根绳子,绳子的方向是朝着勺子头的。使用的时候,勺子里放上石弹,然后一队士兵猛地用力拉绳子,勺子头飞起来的同时,石弹就因为惯性被甩出去了。

虽然这种投石车的攻击距离非常短,还不如弓箭手射的远。可根据太史慈的描述,在刚刚结束的官渡之战中,曹操就是用着霹雳车,毁掉了袁绍一座又一座的箭楼。而孙权,作为一个拥有者两千年后记忆的穿越者。虽然对于投石车没有多深的研究,可还是知道那么一点的。而孙权记忆中最深刻的就是在那个勺子把下面挂着的那庞大的负重。

曹操的霹雳车使用的时候,用人力拽绳子虽然巨大的离心力可以将石弹甩出去。不过用人力施加的力量真的只是有限。而孙权提出的改进,是把绳子拴在勺子的那一端。使用的时候,用力将垂直的发射杆拉到水平的位置,然后松开绳子的束缚。庞大、沉重的负重会在一瞬间下落。这个力道可是要比用人力来拉大的多了。

可是具体会不会大、能大多少,孙权也没点谱,只能先打造几架,测试各种数据。

所以,此时在吴郡城外建造的投石车是分为两种的。一种就是曹操的霹雳车的复制,另一种就是经过孙权提出的增加负重改良的投石车。

而在这个营地里,被打造的并不只是投石车,还有攻城车。

攻城车,最终的目的就是把攻城的士兵送上城墙。而攻城车在孙权的记忆里也是分为很多种的。首先便是云梯。此云梯非彼云梯。

很多人以为,云梯就像是电视里看的那样,战鼓一想,嗨呀嗨呀的士兵就扛着加长的梯子往城墙冲。到了近前把梯子竖起来就开始往上爬。这种梯子,用在高度不超过一丈半也就是三米高的城墙上时,还有可能用。一旦超过四米,根本不用守城的士兵去推,就单单是爬梯子士兵的震动,就足以将这个梯子震离城墙。

真正的云梯是什么?其实应该叫云梯车。整个云梯车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就是最下面的车体,它不仅需要轮子被推到城墙的附近,还得支撑的了上面的第二部分及第三部分还有向上攀爬的士兵。所以,这个第一部分是得需要非常坚固的。

第二部分,就是攻城梯的下半截。一般来说,这梯子的宽度最少得容纳两个士兵同时往上冲,而且在攀爬的时候必须要有牢固的稳定性。不能说士兵一边爬着一边还得扶着一旁的栏杆。

至于第三部分,其实就是第二部分的延伸。假如城墙有六丈高,直接打造六丈高的梯子是不太现实的。所以,就可以分成两截。平时的时候两截折叠着,用的时候拉起来就是了。

只不过,这个第三部分的最前面在两侧主要支架上还有两根巨大的铁钩。这是为了勾住城墙,起到不让守城的士兵推倒的作用。

这种云梯车,可以说已经很复杂了。而且还沉重无比。所以,孙权根据前世看到的某部电影,提出了改进。

梯子还是折叠的,只不过最下面的地盘,却换成长满了尖刺的刺轮。使用的时候,将刺轮狠狠的扎在地上,然后其余的与云梯车一样。

这样一来,云梯的重量减轻了不少,一般最多十五名士兵就能扛着满战场跑。而这个云梯的缺点也是非常明显的。由于重量的减轻、主支撑杆的便细和地盘的不牢固,只适用于城墙低于三丈以下的城墙。

而在这个时候,三丈高的城墙除了大城之外还是很少存在的。所以,其使用率还是比较高的。

不过,到底这架云梯的实用性有多高,还得需要等打造出来再加以改进。

不过,孙权还知道一种攻城的利器。那才是攻城战中守城一方的噩梦。

那就是攻城楼。称为楼,其实


状态提示:第四十五章 攻城利器--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