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大明督师>第516章 拜见孙承忠

大会一直开到天亮,这时候有小太监急匆匆跑来传旨:“驻军抚宁,都督天下勤王军马的孙阁部孙承忠进城了,请吕汉强与孙阁部商谈与建奴决战事宜。”

吕汉强一听,不由得皱眉,崇祯还是操切,还是没听明白自己的想法和用兵方略,这次明旨催促他与孙阁部商讨与建奴决战,这就等于在大庭广众之下,将自己逼近绝路。

圣旨到了,酒宴就结束了,吕汉强叫上许杰,随着小太监坐上家里赶来的三叔的马车,急匆匆赶奔孙阁部的驻地。马车里一路上,两个人分析了现在的形势之后,许杰想了很久,然后低声对吕汉强道:“督师大人,现在摆在你面前的只有一条路,那就是按照皇上的意思与建奴决战,否则袁崇焕的下场就是您的下场。”

吕汉强愁眉不展的低声道:“这个我知道,只是现在该如何决战,这是难题,我们寻建奴决战,如果建奴呼啸来去,我们将前功尽弃,因此,战争的主动权,其实不在我们手中,再者,皇上不放那个信使走,便等于牵制住了皇太极的脚步,皇太极就一直认为城下之盟依旧有希望,如此一来,京城的围就更难解了。”

许杰想了一会,“呆会您独自去见孙阁部,在下却有一个计策,虽然不怎么周密,却可以让皇太极主动寻我们决战。”

吕汉强闻听,眼前不由一亮:“先生想到了什么妙计?”

“钓鱼。”许杰眼睛窜着火苗道。

孙阁部也是连夜进京,递牌子之后就被崇祯连夜召见,这才急匆匆出宫赶到自己的驻地。

孙承忠,天启老师,少师兼太子太师、挂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兼任兵部尚书统带天下勤王军马。

原先崇祯启用他的时候,命守京城,转而改变主意让他守通州,孙承忠带领二十七骑冲进通州与保定巡抚解经传、御史方大任、总兵杨国栋固守。头年,也就是崇祯二年祖大寿见袁崇焕下狱,吓的带着关宁铁骑逃回山海关,孙承忠以曾经是辽东经略的身份,赶奔山海关堵截,劝说祖大寿回军,然后督师辽东各军,驻扎抚宁。

这次周廷儒与崇祯召对,说出谣言之事,崇祯就连夜下旨让孙承忠和吕汉强一起进京,一个路远,一个路近,结果吕汉强先到,孙承忠后来。

在孙承忠的驻地,还没脱掉朝服的他听说吕汉强求见,二话不说,直接迎出门外,就在门廊里,两个慕名已久的人的手,紧紧的拉在了一起相互打量。

吕汉强上下打量孙承忠,这不过是一个老人,今年都六十七岁了,一头白在寒风里飞扬,干瘪的脸庞,枯槁没有血色,佝偻着身子竟然让那朝服显得空荡,干枯的双手冰冷冰冷的,还有冷汗湿滑,这哪里如历史记载年少威猛的样子?吕汉强知道,这都是几经沉浮,为这大明耗干了骨肉心血所致。尤其自己最看重的袁崇焕,竟然给自己做了这样卖国的事情,彻底的打垮了他。

吕汉强的慕名已久是依据历史,历史上对孙承忠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甚至后世的一些哗众取宠的砖家,板砖飞舞,硬是将大明灭亡按在他的脑袋上,但吕汉强对这些个砖家嗤之以鼻,做好做坏是能力问题,做与不做是本心问题,提拔重用,并且推荐了袁崇焕,难道是他的错吗?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礼贤下士时,说的不就是这个吗?奸佞小人与虚伪君子,谁能真正说的清?

只看这与年轻时截然相反的老人,难道就不能说明他对这个大明的忠心实干吗?

孙承忠对吕汉强慕名已久的原因,是他亲眼看到吕汉强的许多政绩,不管是什么,做出的都是那么完美,那么的有魄力,在他的眼里,自己老了,后辈里便是这吕汉强了。

两人相视良久,还是吕汉强抽回了双手,恭恭敬敬的给孙承忠一揖到地:“后生晚进,小子吕汉强见过孙阁部。”

吕汉强恭敬的态度立刻让孙承忠老怀大块,在他认为,这个兴风作浪的小家伙,跋扈不一定,但定是一个飞扬跳脱的家伙,却不想如此谦恭如此沉稳。

哈哈大笑再次拉住吕汉强的手:“室外寒冷,赶紧进去说话。”

“老公祖(明朝下级对上级的称谓)请。”

“汉强请。”

言罢两人再次一笑,双双入内,但孙承忠留意,吕汉强与自己并肩时候,总是错着自己半步,这就是谦恭,从心里出的谦恭。

屋子不大,地中间放着一个不大的炭火盆,跟随孙承忠来的连个亲兵都冻得鼻子尖红。这时候,跟着吕汉强来的三叔和留在老宅里的常随小六子,就在许杰的指挥下,在外面的车上搬下了一箩筐上好的焦炭码放在火盆里,屋子里立刻便温暖如春。

孙阁部一见不由羡慕:“这就是你鼓捣出来的焦炭?”

“是。”

“据说这东西金贵,在南方,一石要八两银子,还时常有价无市,真的为北方灾民赚回了大把的银子。”

“可惜这东西暂时还只能我平6生产,如果大面积推广,将会造福天下的。”吕汉强不无惋惜的道。

孙承忠纳闷的道:“你愿意献出配方,那为何却不能大面积推广?”

“还不是因人而政?许多人是不愿意见到我的好的。”吕汉强苦笑着解释。

孙承忠若有所思的点点头,也就不再说什么了。

简单的寒暄一阵之后,孙承忠将两个亲兵打出去,看住门户,吕汉强也让许杰三叔和小六子离开,开始谈及机密。


状态提示:第516章 拜见孙承忠--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