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网上的中国球迷陷入争吵的时候,高军再次在禁区前沿觅得机会突施冷箭,比起之前的两次,这一次的精度更高,可惜却刚好打在门柱上弹了出来,还是没能进网。但就在两万多主场球迷松了一口气的时候,一个高大的身影突然出现在禁区内,迎着反弹出来的足球就是一脚,只见足球“嗖”地一声,就再次贴着草皮飞速滚向了球门。由于科特布斯队的门将刚刚倒地扑救,还没来得及起身,因此德累斯顿这次的补射十分轻松地打进了无人防守的空门,比分也由此变成了2:3!
“马克,射得好啊!”,距离最近的告林第一个冲过去抱住了刚刚出场就立下大功的马克.瓦格菲尔德,随后高军等队友也都陆续冲过来一起庆祝这个至关重要的进球,场边的德累斯顿主教练斯塔诺更是狠狠地挥了挥自己的右拳,大叫一声后才从那种极度亢奋的情绪中恢复了过来,他一边拍手肯定了场上球员们的表现,一边示意大家不要为了庆祝浪费太多时间,毕竟现在德累斯顿还落后一球呢!
“德累斯顿的这个进球令本场比赛又有了悬念,他们顽强不屈的精神令人钦佩,看来并不仅仅是主队科特布斯作风顽强,客队德累斯顿也一样不差。虽然这场比赛因为场地状况的限制,技战术水平不是很高,但是双方球员展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和比赛过程的一波三折,依然足以令这场比赛成为德乙联赛历史上的一次经典之战......”,德甲电视二台的解说员马塞尔.莱夫毫不吝惜地给那个进球、乃至于本场比赛送上了自己的高度评价。
而这次直播节目的主持人贝拉.雷茨则对德累斯顿制造了这个进球的两个球员赞誉有加,“高军在本场比赛中的远射虽然还未直接破门,但每一脚的质量都相当高,这次进球也至少有一半功劳得记到他的头上。而德累斯顿的马克.瓦格菲尔德作为一个后腰,居然前插到了禁区内补射建功,很明显科特布斯的后防线对此有些缺乏准备。这一进球充分反映出了马克.瓦格菲尔德超强的进攻意识和精湛的射术,也不枉主教练斯塔诺以一下子用掉两个换人名额的代价派他上场......”
至于央视的两位解说,他们在为德累斯顿缩小比分差距大感兴奋的同时,却更多地关注高军在本场比赛中与平时大不相同的怪异之处,段宣首先奇怪道,“高军今天的表现很奇怪啊,以前从来没见他在一场比赛中有过这么多次的远射......”
“我想一是今天的场地状况特殊,不利于传切配合的开展,远射却更容易制造出威胁,二是高军的远射能力比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令他有这个自信在比赛中频繁起脚远射。”,嘉宾陶纬这样回答道。
段宣听后点了点头,“确实如此呢,高军今天的远射虽然没能破门,但脚脚都有威胁,比他以前的远射明显厉害多了......”
“不过,远射终究是一种相对低效的进攻方式,我想高军频繁远射的目的,应该并不仅仅是赌一赌运气而已。”,陶纬并不完全确定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而网上的球迷们可管不了这么多,他们只要知道高军又立功了,而德累斯顿看到了翻盘的曙光,就已经足够高兴了。而之前遭到质疑的换人,也由于其立竿见影的效果而受到了球迷的肯定。不过,在中国球迷们纷纷注意到高军远射能力的明显进步后,一个老掉牙的问题“高军到底该在国足踢什么位置”又被人提了出来,然后再次引起了颇为激烈的讨论......
将比方差距缩小到只剩一球后,德累斯顿迪纳摩队士气大振,而马克.瓦格菲尔德则更是逐渐展现出了远比之前那次补射更大的价值,他积极而又恰当的跑位和准确可靠的传球有效地串联了德累斯顿的前后场,令球队的中路进攻大有起色,不再像之前的比赛那样过于依赖边路,这在本场比赛的特殊情况下,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边路进攻的主要方式无非是两种,一是抄的队友喂球,二是带球内切射门,但在场地状况极差的情况下,这两种进攻方式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先说边路传中,主要有三种常见方式,一是地滚球传中,其中以所谓的“倒三角传中”最为经典,但在经过了半场“糟蹋”而变得愈发像菜地的球场上,地滚球的路线出现不规则变化的可能性很大,因此失误率自然就不会低;二是高球传中,这抄的球员有较强的身高弹跳力量来卡位和制空,但是德累斯顿的前场并没有这样的“空霸”;三是半高球提前抄球员主要依靠瞬间爆发力和更好的预判能力高速前插,抢在对方的防守球员之前抢点攻门(一般不必起跳,也不都是头球。),这本来是德累斯顿前场球员比较擅长的,奈何今天脚下又软又滑(这一点随着草皮逐渐收干、到了现在这个时候已经有了明显好转。)、还坑洼不平(这个问题则越来越是严重。),速度很难提得起来,再加上对方一直在后场屯扎重兵,不易找到前插抢点的机会,因此实战中同样效果不佳......
至于边路内切射门,情况也好不了多少,边路球员的内切一般都是比较依赖速度的,脚下磕磕绊绊、必须时时留心的时候,难度自然大增。而当科特布斯开始坚决地实施密集防守、减小了德累斯顿边路内切的空间后,那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与之相比,中路的传球距离更短,处理球时的选择更多,受到场地状况干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