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计,育人为本。在领地的军事训练、农业耕作逐渐进入正轨后,政良开始琢磨起领地的教育问题来了。准确地来说,应该是儿童教育的问题。
为何只是儿童的教育?目前领地的首要任务是应对山贼的威胁以及保证温饱,这就决定了领地的青壮基本已经没有空余时间进行教育了。另外,青壮已经有了成形的思想,政良再自大也不可能自大到能够短时间内改变这些人的思想。所以教育的对象就只好是思想还在萌芽当中的儿童了。
儿童,是领地未来的主力,政良决定先从这些儿童身上着手,给他们灌输一些必要的忠君爱族思想。按照政良原来的想法是打算仿照后世分成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进行教导的,后来仔细想了想,这种想法似乎不符合目前领地的状况了,首先是他不可能整天看着这些小孩,其次这些小孩一下子能够学这么多东西吗?所以最终教学只包括基本的文字教育以及爱族教育。
首先是文字教育,虽然来到这里已经九天,但政良还是不太习惯讲ri语,而且他打算形成领地的duli文化,因此他决定在领地内推行后世的简体汉语文字。花了将近两夜的时间,政良根据后世的知识整理出来一份汉语拼音表(当然是使用背包中的水笔以及笔记本填写的),然后再花费一个晚上重复抄写了数份。至于简体汉字,政良可没有学过什么千字文的,最后就只好整理出一千多字的三字经,同样也是抄写数份。教学场地方面就选在自己小屋前面的一块空地,教学的黑板只能找来几块木板拼凑起来,然后找人涂上白灰(在野高山下有数个石灰岩洞,原来村子的领民已经会使用石灰泥制作简易白灰了),再用黑炭头作笔,每次用完后,刮掉白灰,然后重新涂上风干。一共制作了3块黑板,准备轮流使用。
。跟小孩子直接谈热爱领地、热爱罗氏族这些话题,是会让他们很难理解的,所以政良拿来后世的一些歌曲曲。目的是从小就给这些领地未来的主力灌输领主高于一切,自己是罗氏一族,热爱罗氏族的思想。
最后,是八到十四岁的男孩子的晨练。将领地中八到十四岁的男孩集中,然后按照军事训练要求进行晨跑。晨跑完毕后进行队形队列的训练。
经过一ri的准备,于是,从政良来到这个地方的第10ri开始,领地的儿童教育的正式开始了。
每ri早上七点,领地中八到十四岁的男孩一共十四人准时集合,然后绕着教学空地外围跑4圈(大概800米)。跑步完毕后,进行站军姿以及队形队列训练(主要是左右走以及齐步走)。政良将他们分成两组(七人一组),分别由一个十四岁的男孩作为队长带领进行训练,这样做的目的是增加他们之间的竞争,加快学习的进度。
上午八时三十分左右队形队列训练完毕,这个时候领地中的其它六岁以上的儿童也陆续到达了。所有的儿童一共35人(男孩子22人,女孩子12人),他们开始分别用ri语以及:
白se鹰旗迎风飘扬
胜利歌声多么嘹亮
歌唱我们亲爱的领地
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白se鹰旗迎风飘扬
胜利歌声多么嘹亮
歌唱我们亲爱的领地
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越过高山
越过平原
跨过奔腾的长河
宽广美丽的土地是我们亲爱的领地
领地人民站起来了
我们团结友爱坚强如钢
......
逐渐,每ri清晨的歌声成为了领地特有的风景。
唱罢了。政良首先用小白灰板为下面的小听众讲一遍或者数遍,然后将早就准备好的数页拼音表以及汉子表发下去,小听众们以四到五人为一组按照拼音表以及汉子表在下面进行练习。由于现在领地一穷二白,目前是没有凳子以及桌子的,更是没有练字用的纸张。为了增加学习的效果,政良让人用树木做了数十个简易小木桩作为凳子。至于纸张,这个时代一般的民众是用不起纸的,甚至很多人一辈子也没看过纸,所以只能是以大地为桌子以及纸张,小树枝为笔,在地面上写写画画了。
而在这个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首先就是领民们的不理解。一般的家庭,十二、十三岁的孩子就已经算是家中的主要劳动力了,现在领主大人说要他们的孩子参加以前听都没听过的“学堂”,一开始所有的人都是很不愿意的。但迫于领主大人的“yin威”,他们也只好将家中满足要求条件的孩子送到“学堂”里去了。针对这个问题,政良宣布了一些政策。
政策一,考虑到领地实际情况,政良将教学时间定在每天上午,下午则是ziyou时间。这样,领民们就减少很多怨言了,毕竟上午他们大多也是要参加领地集体劳作的,小孩子参加学习也不是不可以。政策二,政良宣布,每月表现最好的两个孩子可以获得1斗杂粮的奖励。这样的奖励,对于现在的领民们而言的确是很有吸引力了。所以,领民们逐渐减弱了对自己孩子参加学堂的抵触,有的甚至还变得很积极地支持起领主这项教学政策来,暗地里督促孩子勤奋学习。当然这项政策不可避免地招致了东乡平次的再一次抱怨。虽然最终赞同了领主的政策,但看着他离开时的样子,估计在其心理面还是在痛心疾首地大喊着,“败家的领主啊......”
解决了领民们的困难,马上又遇到了另一个难题。